【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变速杆辅助踏板
[0001]本技术涉及辅助踏板
,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托车变速杆辅助踏板。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变速形式分为两种,一种为无极变速,一种为换档变速,而换档变速主要通过操作变速杆来完成。
[0003]现有的摩托车变速杆踏板分为两种,一种是单一踏板结构,加档的时候脚底板向下踩踏板,退档的时候则用脚背上勾踏板,该结构在路况复杂并且加减档频繁的情况下,操作非常费力,并且容易引起脚酸胀;另一种是C型踏板结构,包括前置踏板和后置踏板,加档的时候脚尖下压前置脚踏,退档的时候脚后跟下压后置脚踏,但是现有的C型踏板,其前后脚踏间距为固定式,且间距往往较大,对于脚小的人而言,操作非常吃力,同时现有的C型踏板,其前置脚踏很小,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摩托车变速杆辅助踏板。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变速杆辅助踏板,包括变速杆、辅助板、夹板和双向丝杆。变速杆上设置连接块,变速杆的一端设置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变速杆辅助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杆(1)、辅助板(5)、夹板(9)和双向丝杆(12);变速杆(1)上设置连接块(2),变速杆(1)的一端设置退档杆(3),变速杆(1)的另一端设置加档压板(4);辅助板(5)设置在加档压板(4)上,辅助板(5)的尺寸大于加档压板(4)的尺寸;辅助板(5)上设置开口向下的滑槽(6),滑槽(6)内对称并滑动设置两个活动板(8);夹板(9)对称设置在活动板(8)上,夹板(9)上设置U型槽(10),两侧夹板(9)上的U型槽(10)开口相对,且两侧夹板(9)分别位于加档压板(4)的两侧,加档压板(4)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侧U型槽(10)内并与其阻尼滑动连接;双向丝杆(12)设置在滑槽(6)内并与辅助板(5)转动连接,双向丝杆(12)与两侧活动板(8)相互垂直并贯穿两侧活动板(8),且两侧活动板(8)分别与双向丝杆(12)的对应端螺纹连接,双向丝杆(12)的一端内部设置与其滑动连接的销轴(13),销轴(13)的外端连接旋钮(14),辅助板(5)的侧面设置齿槽(501),旋钮(14)插入齿槽(501)内并与其沿竖直方向啮合连接,且旋钮(14)与齿槽(501)沿水平方向阻尼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原江,奉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原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