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卫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206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环卫车,所公开的环卫车包括罐体和滤筒仓,罐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罐体分隔为第一仓和第二仓,第一仓位于第二仓的上方,滤筒仓内设置有滤筒和导流板,导流板位于滤筒的下方,导流板相对罐体的底壁倾斜设置,相对设置的两个导流板形成灰斗,灰斗连接第二仓,环卫车具有干扫风道和湿扫风道,干扫风道和湿扫风道分别与第一仓相连,干扫风道和湿扫风道之间设置有干湿切换装置,滤筒仓设于干扫风道,滤筒仓的进风口位于滤筒与导流板之间;上述方案中,当环卫车处于干扫模式时,干燥的气流在风机作用下经进风口进入滤筒仓内,并将导流板上堆积的灰尘吹向积灰仓内,能够避免灰尘在导流板上堆积,使滤筒仓内的灰尘易于排出。排出。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卫车


[0001]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环卫车。

技术介绍

[0002]干湿两用环卫车,具有干扫模式和湿扫模式,具有满足阴雨晴日的全天候工作能力。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干湿两用环卫车,在进行干扫作业后,滤筒仓内灰尘沉积在滤筒仓的底部,即使在倾倒积灰的过程中,沉积的灰尘也不易被排出,从而导致滤筒仓内积灰越来越多,严重影响环卫车的干扫清洁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公开一种环卫车,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环卫车的滤筒仓内的积灰难以排出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环卫车,包括:
[0006]罐体,所述罐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罐体分隔为第一仓和第二仓,所述第一仓位于所述第二仓的上方;
[0007]滤筒仓,所述滤筒仓内设置有滤筒和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滤筒的下方,所述导流板相对所述罐体的底壁倾斜设置,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导流板形成灰斗,所述灰斗连接所述第二仓;
[0008]所述环卫车具有干扫风道和湿扫风道,所述干扫风道和所述湿扫风道分别与所述第一仓相连,干扫风道和湿扫风道之间设置有干湿切换装置,所述滤筒仓设于所述干扫风道,所述滤筒仓的进风口位于所述滤筒与所述导流板之间。
[0009]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1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环卫车,滤筒仓底部设置有倾斜的导流板,从滤筒掉落的灰尘可顺着导流板滑落至集灰仓内,与此同时,环卫车在干扫作业时,干燥的气流在风机作用下经进风口进入滤筒仓内,能将导流板上堆积的灰尘吹向第二仓内,能够避免灰尘在导流板上堆积附着,从而使滤筒仓内的灰尘易于排出。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环卫车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3]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环卫车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4]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5]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环卫车的剖视图;
[0016]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环卫车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8]图7是图6中C

C向的剖视图;
[0019]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环卫车的俯视图;
[0020]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干湿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1]图10是图9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干湿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3]图中:
[0024]100

罐体,110

隔板,120

第一仓,130

第二仓,140

排灰通道,150

排灰口,160

垃圾出口;200

滤筒仓,210

滤筒,220

导流板;300

水箱;400

第一门体;500

第二门体;600

第一驱动机构;700

第一密封垫;800

干湿切换装置,810

支架,820

第三门体,821

第一轴,830

第四门体,840

第二驱动机构,841

第一驱动件,842

第一曲柄,8421

轴部,8422

柄部,850

滚轮,860

安装架,870

锁紧件,880

第三密封垫,890

第四密封垫;900

第五门体;1000

第三驱动机构,1010

第二驱动件,1020

第二曲柄;1100

吸风管;1200

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6]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27]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11,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环卫车进行详细地说明。
[0028]参照图1~图1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环卫车,所公开的环卫车包括罐体100和滤筒仓200。
[0029]其中,罐体100为环卫车的基础构件,能够储存环卫车清扫的垃圾。具体地,环卫车还包括与罐体100连接的吸风管1100,吸风管1100的第一端位于罐体100外,吸风管1100的第二端位于罐体100内,在环卫车的风机的作用下,吸风管1100可将外部环境存在的垃圾吸入罐体100内,以进行收集。
[003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罐体100内设置有隔板110,隔板110将罐体100分隔为第一仓120和第二仓130,其中,第一仓120位于第二仓130的上方,吸风管的第一端位于第一仓120内,第一仓120用于收集尺寸较大的垃圾,例如树枝、树叶和垃圾袋等,而第二仓130用于收集灰尘。也就是说,本文中,第一仓120用于收集体积较大的垃圾,第二仓130用于收集体积
较小的灰尘。
[003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环卫车具有干扫风道和湿扫风道,干扫风道和湿扫风道分别与第一仓120相连,干扫风道和湿扫风道之间设置有干湿切换装置,干湿切换装置可对环卫车的清扫模式进行切换,在干扫模式下,干扫风道导通,在湿扫模式下,湿扫风道导通。第一仓120设置有滤网1200,滤网1200位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卫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00),所述罐体(100)内设置有隔板(110),所述隔板(110)将所述罐体(100)分隔为第一仓(120)和第二仓(130),所述第一仓(120)位于所述第二仓(130)的上方;滤筒仓(200),所述滤筒仓(200)内设置有滤筒(210)和导流板(220),所述导流板(220)位于所述滤筒(210)的下方,所述导流板(220)相对所述罐体(100)的底壁倾斜设置,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导流板(220)形成灰斗,所述灰斗连接所述第二仓(130);所述环卫车具有干扫风道和湿扫风道,所述干扫风道和所述湿扫风道分别与所述第一仓(120)相连,所述干扫风道和所述湿扫风道之间设置有干湿切换装置(800),所述滤筒仓(200)设于所述干扫风道,所述滤筒仓(200)的进风口(230)位于所述滤筒(210)与所述导流板(22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仓(130)内设置有水箱(300),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水箱(300)在所述第二仓(130)的底部形成排灰通道(140),所述排灰通道(14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排灰通道(140)的第一端与所述灰斗相连,所述排灰通道(14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仓(130)的排灰口(15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灰口(150)设置有第一门体(400),所述第一门体(400)与所述罐体(100)转动相连,所述第一门体(400)的转动轴垂直于竖直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仓(120)具有垃圾出口(160),所述垃圾出口(160)设置有第二门体(500),所述第二门体(500)连接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600),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00)可驱动所述第二门体(500)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所述第二门体(500)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门体(500)与所述第一门体(400)相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体(500)在朝向所述第一门体(4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垫(700),所述第一密封垫(700)具有第一密封区域和第二密封区域,在所述第二门体(500)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垃圾出口(160)位于第一密封区域内,所述排灰口(150)位于第二密封区域内。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环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灰口(150)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通车旭阳毕文浩修同泽李恩杰
申请(专利权)人:杰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