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镜治疗辅助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1219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3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内镜治疗辅助牵引装置,包括钳夹部、推进部及操作部,其中推进部包括导管、钢丝组件及牵引线,导管管身靠近钳夹部的一端分别设置第一贯穿孔及第二贯穿孔;钢丝组件的一端与钳夹部的夹片组件可分离连接,牵引线的一端与钳夹部的套筒连接;操作部包括底座、连接环、推拉组件及旋转组件,底座形成有内腔且沿轴向设置开窗,连接环将底座与导管连接;推拉组件与钢丝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推拉组件可沿开窗前后移动;旋转组件与牵引线的另一端连接,并以可绕底座中心轴旋转的方式与底座连接,旋转组件旋转时带动牵引线伸缩移动。旋转组件旋转时带动牵引线伸缩移动。旋转组件旋转时带动牵引线伸缩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镜治疗辅助牵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内镜治疗辅助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发展,内镜治疗手术切除病灶面积越来越大,介入深度由消化管内腔表面到突破消化管壁,而对于大面积病灶完整切除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困难:大面积病灶组织从消化管壁分离出来过程中,由于需要进行分离的目标组织受到重力或组织弹性会覆盖在切口上,造成内镜治疗手术的空间与视野受限,导致治疗手术进展困难与时间延长;因此内镜操作者需要实施体外牵引,抬升覆盖在切口上的组织以辅助治疗操作。
[0003]现有的内镜治疗辅助牵引装置,大多由组织夹装置(操作部、推进部,钳夹部)与牵引线构成。组织夹装置经由内镜的器械通道进入,其中钳夹部从内镜的前端伸出,牵引线在内镜外,牵引线一端绑扎在组织夹装置的钳夹部上,通过内镜将组织夹装置与牵引线一起送至体内。操作内镜的移动方向引导组织夹装置及牵引线接近目标组织,操作组织夹装置引导钳夹部夹持目标组织,随后释放组织夹装置的钳夹部,牵引线随钳夹部固定在目标组织位置,组织夹装置的其余部分退出体内。操作者持握牵引线一端在体外提拉牵引,使得钳夹部夹持的组织向体外方向抬升。
[0004]上述现有的内镜治疗辅助牵引装置,需要先将组织夹装置从内镜的器械通道穿入直至从器械通道的端口伸出,随后将牵引线绑扎在钳夹部,安装步骤繁琐。此外,由于现有装置为从体外牵引连接体内组织,两点连线的牵拉使用效果仅有一个牵引方向,无法满足临床实际牵引需求。钳夹方向的调整,也仅能通过操作内镜的调整方向引导接近目标组织,然后实施释放钳夹部,调整方向较为不便。因此,现有装置无法满足临床实际需求,急需一种改进的内镜治疗辅助牵引装置,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内镜治疗辅助牵引装置,可方便调整目标组织的牵拉方向。
[0006]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内镜治疗辅助牵引装置,包括钳夹部、推进部及操作部,其中钳夹部包括夹片组件及套筒,套筒形成有内腔,夹片组件可沿套筒内腔移动;推进部包括导管、钢丝组件及牵引线,导管的管身靠近钳夹部的一端分别设置第一贯穿孔及第二贯穿孔;钢丝组件的一端与钳夹部的夹片组件可分离连接,钢丝组件的另一端在导管内腔延伸设置;牵引线的一端与钳夹部的套筒连接,牵引线的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一贯穿孔及第二贯穿孔后在导管内腔延伸设置;操作部包括底座、连接环、推拉组件及旋转组件,底座形成有内腔且沿轴向设置开窗,连接环将底座与导管连接;推拉组件与钢丝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推拉组件可沿开窗前后移动,钢丝组件随之移动并带动钳夹部的夹片组件对组织的释放或夹闭;旋转组件与牵引线的另一端连接,并以可绕底座中心轴旋转的方式与底座连接,旋转组件旋转时带动牵
引线伸缩移动,从而牵引推进部的导管卷曲或伸长以调整所述钳夹部朝向。
[0008]优选地,沿底座的径向方向设置安装座,安装座设置牵引线孔道及连接孔道,牵引线孔道可供牵引线穿过,连接孔道与旋转组件可旋转连接。
[0009]优选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操作环及连接栓,旋转操作环通过连接栓与安装座连接。
[0010]优选地,推拉组件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推拉操作环及中梁,推拉操作环分别固定在中梁的两端,中梁设置有中间通道及锁栓,中间通道可供底座穿过,锁栓可插入底座的开窗,锁栓与钢丝组件的另一端连接。
[0011]优选地,钳夹部还包括卡勾,卡勾与套筒连接,可将内镜治疗辅助牵引装置安装在内镜的前端位置。
[0012]优选地,卡勾包括垂直部及从垂直部的一端延伸设置的弯折部,垂直部与套筒连接,弯折部沿套筒外壁自由延伸。
[0013]优选地,夹片组件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夹片、连接臂及卡接扣,连接臂为对称弯曲外张的弹性片,连接臂的两端分别与对称设置的夹片连接;卡接扣设置在连接臂的底部,且一端开口,卡接扣与钢丝组件的一端可分离连接。
[0014]优选地,从套筒内腔底壁沿套筒的径向设置螺栓座,套筒内腔的左腔壁及右腔壁对称设置一对凸台;套筒内腔靠近导管的一端设置牵引线连接点,套筒通过牵引线连接点与牵引线连接。
[0015]优选地,牵引线为牙线。
[0016]本技术提供的内镜治疗辅助牵引装置,配合设置推拉组件及旋转组件,以推拉组件带动钢丝组件前后移动从而带动钳夹部的夹片组件对组织的释放或夹闭;以旋转组件贯穿导管管身的牵引线进行伸缩移动,实现对组织牵拉方向的调整。如此构造的内镜治疗辅助牵引装置,通过牵引线卷曲带动钳夹部调整牵拉方向,实现在无需调整内镜的方向的情形下即可调整目标组织的牵拉方向。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内镜治疗辅助牵引装置可方便安置在内窥镜外,可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外置安装可与单器械通道的内窥镜配合使用,适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内镜治疗辅助牵引装置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内镜治疗辅助牵引装置的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钳夹部的径向剖面视图,左图中夹闭组件处于释放状态,右图中夹闭组件处于夹闭状态。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内镜治疗辅助牵引装置的导管弯曲操作状态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内镜治疗辅助牵引装置的钳夹部分离状态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内镜治疗辅助牵引装置的临床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技术的总体专利技术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技术的一种限制。
[0025]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002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内镜治疗辅助牵引装置,包括钳夹部、推进部及操作部,其中钳夹部包括夹片组件及套筒,套筒形成有内腔,夹片组件可沿套筒内腔移动;推进部包括导管、钢丝组件及牵引线,导管的管身靠近钳夹部的一端分别设置第一贯穿孔及第二贯穿孔;钢丝组件的一端与钳夹部的夹片组件可分离连接,钢丝组件的另一端在导管内腔延伸设置;牵引线的一端与钳夹部的套筒连接,牵引线的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一贯穿孔及第二贯穿孔后在导管内腔延伸设置;操作部包括底座、连接环、推拉组件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治疗辅助牵引装置,包括钳夹部、推进部及操作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夹部包括夹片组件及套筒,所述套筒形成有内腔,所述夹片组件可沿所述套筒内腔移动;所述推进部包括导管、钢丝组件及牵引线,所述导管的管身靠近所述钳夹部的一端分别设置第一贯穿孔及第二贯穿孔;所述钢丝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钳夹部的夹片组件可分离连接,所述钢丝组件的另一端在所述导管内腔延伸设置;所述牵引线的一端与所述钳夹部的套筒连接,所述牵引线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贯穿孔及第二贯穿孔后在所述导管内腔延伸设置;所述操作部包括底座、连接环、推拉组件及旋转组件,所述底座形成有内腔且沿轴向设置开窗,所述连接环将所述底座与所述导管连接;所述推拉组件与所述钢丝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推拉组件可沿所述开窗前后移动,所述钢丝组件随之移动并带动所述钳夹部的夹片组件对组织的释放或夹闭;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牵引线的另一端连接,并以可绕所述底座中心轴旋转的方式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旋转组件旋转时带动所述牵引线伸缩移动,从而牵引所述推进部的导管卷曲或伸长以调整所述钳夹部朝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治疗辅助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底座的径向设置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牵引线孔道及连接孔道,所述牵引线孔道可供所述牵引线穿过,所述连接孔道与所述旋转组件可旋转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镜治疗辅助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操作环及连接栓,所述旋转操作环通过所述连接栓与所述安装座连接。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练晶晶吴晓晨陈涛徐美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