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1217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属于连接器领域,一种线端连接器,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并向外穿出壳体的PCB板、与PCB板电连接并向外穿出壳体的线缆,还包括插接体,插接体设置于壳体一侧,且与PCB板相对设置,插接体靠近PCB板的一侧具有至少一个与板端连接器配合,以使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对接时防止斜插的第一防斜插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通过第一防斜插部的设置,可以实现导向和防斜插的作用。可以实现导向和防斜插的作用。可以实现导向和防斜插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连接器组件主要包括线缆连接器和与线缆连接器相配对的板端连接器,线缆连接器主要包括塑胶主体、导电端子组及线缆等,塑胶主体上设置有锁扣;板端连接器主要包括一绝缘主体、导电端子组及包覆在绝缘主体外的金属壳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线缆连接器通常是通过手动对准插入到对配的板端连接器中,由于没有相应的导向结构,线缆连接器在插接时容易出现斜插及误插等现象,即便顺利组装完成,组装后的连接器组件的保持力也不高,连接器整体可靠性不佳,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通过第一防斜插部的设置,可以实现导向和防斜插的作用。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线端连接器,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并向外穿出壳体的PCB板、与PCB板电连接并向外穿出壳体的线缆,还包括插接体,插接体设置于壳体一侧,且与PCB板相对设置,插接体靠近PCB板的一侧具有至少一个与板端连接器配合,以使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对接时防止斜插的第一防斜插部。
[0006]优选地,第一防斜插部为凸块和/或凹槽。
[0007]优选地,插接体包括第一插接部、以及第二插接部,壳体的一侧具有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PCB板位于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之间,第一防斜插部设置于第一插接部和/或第二插接部。
[0008]优选地,第一防斜插部为一个,设置于插接体的中部。
[0009]优选地,第一防斜插部共两个,分别设置于插接体长度方向的两侧。
[0010]优选地,两个第一防斜插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9.00

22.00mm。
[0011]优选地,第一防斜插部为三个以上,且沿插接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0012]优选地,第一防斜插部的截面呈矩形、三角形、梯形或弧形。
[0013]优选地,第一防斜插部的深度为3.50

8.00mm,第一防斜插部的厚度为0.20mm

1.50mm,第一防斜插部的宽度为0.30

15.50mm。
[0014]优选地,还包括预紧条,预紧条设置于第一插接部和/或第二插接部长度方向的端壁。
[0015]优选地,壳体的一侧具有导向槽,导向槽位于第一插接部的外侧。
[0016]优选地,第二插接部的外侧壁设置有锁扣件,锁扣件的外侧壁设置有与板端连接器卡接的卡钩。
[0017]优选地,还包括拉带,壳体上开设有通孔,拉带的一端穿过通孔与锁扣件相连。
[0018]优选地,锁扣件包括按压部、连接臂及固定部,的连接臂弯折,连接臂的两端分别与按压部及固定部连接形成U型结构,的按压部上设置有若干卡钩,固定部上设置有若干与壳体上的卡块配合的第一卡孔,按压部远离连接臂的一端具有向外弯折的拉部,按压部和拉部上均具有用于拉带穿过的拉孔。
[0019]优选地,按压部与固定部表面平行设置,或呈一倾斜角度设置。
[0020]优选地,壳体包括相互卡接配合的第一壳和第二壳,插接体设置于第二壳远离第一壳的一侧,导向槽设置于第二壳。
[002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线缆连接器和板端连接器,线缆连接器为上述的线缆连接器。
[0022]优选地,板端连接器包括外壳和插接端,插接端设置于外壳内,PCB板与插接端插接配合,插接端上具有与第一防斜插部配合的第二防斜插部。
[0023]优选地,第二防斜插部为凸块和/或凹槽,当第一防斜插部为凸块时,第二防斜插部为凹槽,当第一防斜插部为凹槽时,第二防斜插部为凸块,当第一防斜插部包括凸块和凹槽时,与为凸块的第一防斜插部配合的第二防斜插部为凹槽,与为凹槽的第一防斜插部配合的第二防斜插部为凸块。
[0024]优选地,第二防斜插部设置于插接端的至少一侧壁。
[0025]优选地,外壳与插接端之间具有供插接体插入的插接区。
[0026]优选地,壳体的一侧具有导向槽,外壳的至少一侧壁均具有向外突出的突出部,导向槽与突出部相适配。
[0027]优选地,外壳的至少一侧壁均具有第二卡孔,插接体的外侧壁设置有锁扣件,锁扣件的外侧壁设置有与板端连接器卡接的卡钩。
[002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9]1、通过第一防斜插部和板端连接器的第二防斜插部配合,能够有效防止线缆连接器的斜插和误插;并且起到导向作用,提高线缆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的连接稳定性;大大提高组装后的连接器组件的保持力和可靠性,提高使用寿命。
[0030]2、通过在插接体端部设置预紧条,使得板端连接器与第二插接部的间隙减小,可以消除机械噪音及晃动,进一步提高可靠性,通过施加预紧,可以减少相对外部负载的变形量,从而增加刚度。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线端连接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线端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线端连接器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连接器组件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连接器组件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7]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板端连接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8]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线端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9]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线端连接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40]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板端连接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41]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四板端连接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42]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五线端连接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43]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五板端连接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44]附图中的标记为:1

PCB板,2

线缆,3

插接体,4

第一防斜插部,31

第一插接部,32

第二插接部,5

预紧条,6

导向槽,7

锁扣件,8

卡钩,9

板端连接器,91

外壳,92

插接端,93

第二防斜插部,94

插接区,95

突出部,96

第二卡孔,10

壳体,101

第一壳,10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端连接器,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并向外穿出壳体的PCB板、与所述PCB板电连接并向外穿出壳体的线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接体;所述插接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一侧,且与所述PCB板相对设置;所述插接体靠近所述PCB板的一侧具有至少一个与板端连接器配合,以使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对接时防止斜插的第一防斜插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斜插部为凸块和/或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体包括第一插接部、以及第二插接部;所述壳体的一侧具有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所述PCB板位于所述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之间;所述第一防斜插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或第二插接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斜插部为一个,设置于所述插接体的中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斜插部共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插接体长度方向的两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防斜插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9.00

22.00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斜插部为三个以上,且沿所述插接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斜插部的截面呈矩形、三角形、梯形或弧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斜插部的深度为3.50

8.00mm;所述第一防斜插部的厚度为0.20mm

1.50mm;所述第一防斜插部的宽度为0.30

15.5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初陈伟顺张春刚刘振兴熊海涛李杭
申请(专利权)人:安费诺电子装配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