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深度的水塘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0729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深度的水塘净化装置,属于水塘净化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净化装置内的自然水草冬季容易冻坏,冻坏自然水草不及时清理暴露在水面会降低观赏性的问题。包括至少一个净化单元,当净化单元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相邻两个净化单元之间通过连杆连接,净化单元包括上端开口的净化箱,开口处设有人工水草生长网,净化箱内用于放置人工水草,外壁上设有环形囊,环形囊设有注气口和注水口。人工水草可从上方的人工水草生长网外露于水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且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还可以通过调整环形囊的充气量使冬季净化装置沉入冰冻层以下,不影响水塘冬季的观赏性,且回暖季节可重新将净化装置升起并重复利用。复利用。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深度的水塘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塘净化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于调节深度的水塘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草是水域生物圈的重要一环,不仅可以为水生动物提供饲料、栖息、隐蔽、繁殖场所,还是水质环境的控制者,通过水草吸收水域中过多的营养元素,在避免水质富营养化,避免蓝藻等有害生物的大发生等方面,有重要功能;一些水域水体比较深,或者养殖水域不适合在水底种植水草,或者底质状况复杂,或者底质为石头等硬质底,使得水草不能生长,水域环境营养元素不能及时被吸收,往往会造成暴发蓝藻等有害藻类,水质环境难以控制。
[0003]为了可以使水塘具有观赏性,可选用浮于水面生存的水草种类,但现有的载有自然水草的水质净化装置在冬季时尤其是北方冬季容易冻坏,而冻坏的水草不及时清理暴露在水面会降低观赏性,如现有专利一种水质净化装置(申请号:CN202122557369.0),包括用于净化水体的水草、用于培育硝化细菌的硝化细菌附着体以及用于容纳水草和硝化细菌附着体的载体,载体设置为透水结构。通过硝化细菌附着体增加了载体的负重,使载体能够顺利沉入河道底部,可抑制藻类的生长,使水体变得清澈洁净。虽然可以对水塘的水质净化,但由于死后的水草会暴露于水面,水面冰冻后导致观赏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0005]为了解决现有人工浮岛净化装置内的自然水草冬季容易冻坏,且冻坏的自然水草不及时清理暴露在水面会降低观赏性的问题。
[0006]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深度的水塘净化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净化单元,当净化单元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相邻两个净化单元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净化单元包括上端开口的净化箱,所述净化箱的上端开口处设有人工水草生长网且人工水草的枝叶可从人工水草生长网内生长出,所述净化箱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渗透孔,所述净化箱内用于放置人工水草,所述净化箱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囊,所述环形囊设有注气口和注水口。
[0008]进一步地,所述注气口和注水口均设置在净化箱的上端面上,所述注气口与净化箱侧壁内的注气管连通,所述注气管与环形囊连通;所述注水口与净化箱侧壁内的注水管连通,所述注水管与环形囊连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净化箱的中部位置可拆卸的设有人工水草固定网。
[0010]进一步地,所述净化箱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凸台,所述人工水草固定网卡接在环形凸台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净化箱的底部下端面设有底部拉环槽且底部拉环槽内铰接有底部
拉环,所述底部拉环槽的形状与底部拉环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底部拉环可收纳于底部拉环槽内,所述底部拉环用于连接配重块。
[0012]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拉环与配重块通过配重线连接,所述配重线的长度为水塘内水的深度的1.5倍

2倍。
[0013]进一步地,所述净化箱的箱体为塑料箱体。
[0014]进一步地,所述人工水草生长网的孔的直径小于人工水草固定网的孔的直径。
[0015]进一步地,所述净化装置包括中心处的净化单元和以中心处的净化单元辐射设置的若干个净化单元,相邻两个净化单元通过可拆卸的连杆连接,所述连杆的两端均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可套接在净化箱的外壁上,且位于环形囊的上方。
[001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术一种便于调节深度的水塘净化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净化单元,相邻两个净化单元之间通过连杆连接,净化单元包括上端开口的净化箱,开口处设有人工水草生长网,底部设有若干个渗透孔,净化箱内用于放置人工水草,净化箱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囊,环形囊设有注气口和注水口;
[0018]将人工水草放入净化箱内,且通过注气口将环形囊内充满气体,将净化单元放置在水塘内,此时的净化装置能够浮于水面上,人工水草可从上方的人工水草生长网外露于水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且人工水草可分解氮、磷等元素,从而抑制水体中藻类的滋生,达到水体净化的效果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还可以通过调整环形囊的充其量进而调整净化装置的深度,用以调整人工水草浮于水面的数量,便于人工修剪,进而提高观赏性;
[0019]当冬季冰冻期到来之前时,可将环形囊内的气体排出,通过注水口将水或其他比水重的液体填充至环形囊内,使得净化单元下沉至净化箱的上端面低于冰冻层,底层的人工水草上附着的微生物可继续发挥降解污染物的作用;当冰雪融化后可将净化装置重新充气并使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便于调节深度的水塘净化装置的立体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便于调节深度的水塘净化装置的俯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净化单元的立体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净化单元的侧视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净化单元的剖视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净化单元;2、配重线;3、连杆;4、配重块;101、净化箱;102、人工水草生长网;103、注气口;104、注水口;105、环形囊;106、底部拉环;107、注气管;108、注水管;109、人工水草固定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说明的是,各实施例中的术语名词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方位的词语,只是为了简化描述基于说明书附图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所指的元件和装置等必须按照说明书中特定的方位和限定的操作及方法、构造进
行操作,该类方位名词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9]具体实施方案一: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深度的水塘净化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净化单元1,当净化单元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相邻两个净化单元1之间通过连杆3连接,所述净化单元1包括上端开口的净化箱101,所述净化箱101的上端开口处设有人工水草生长网102,所述净化箱101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渗透孔,所述净化箱101内用于放置人工水草且人工水草的人工枝叶可从人工水草生长网102内露出至水面,所述净化箱101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囊105,所述环形囊105设有注气口103和注水口104,用于对环形气囊进行注气或注水。
[0030]将人工水草放入净化箱101内,且通过注气口103将环形囊105内充满气体,将净化单元1放置在水塘内,此时的净化装置能够浮于水面上,人工水草可从上方的人工水草生长网102外露于水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且人工水草抑制水体中藻类的滋生,达到水体净化的效果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还可以通过调整环形囊105的充其量进而调整净化装置的深度,用以调整人工水草浮于水面的数量,便于人工修剪,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深度的水塘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净化单元(1),当净化单元(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相邻两个净化单元(1)之间通过连杆(3)连接,所述净化单元(1)包括上端开口的净化箱(101),所述净化箱(101)的上端开口处设有人工水草生长网(102)且人工水草的枝叶可从人工水草生长网(102)内生长出,所述净化箱(101)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渗透孔,所述净化箱(101)内用于放置人工水草,所述净化箱(101)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囊(105),所述环形囊(105)设有注气口(103)和注水口(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深度的水塘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气口(103)和注水口(104)均设置在净化箱(101)的上端面上,所述注气口(103)与净化箱(101)侧壁内的注气管(107)连通,所述注气管(107)与环形囊(105)连通;所述注水口(104)与净化箱(101)侧壁内的注水管(108)连通,所述注水管(108)与环形囊(105)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深度的水塘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101)的中部位置可拆卸的设有人工水草固定网(10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深度的水塘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101)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凸台,所述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宪银江智灵刘明鑫刘振雷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依水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