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具及顶杆制备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夹具
,尤其涉及夹具及顶杆制备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方形顶杆为模具中产品顶出机构,需在保证产品注塑后正常脱模的同时保证产品美观。
[0003]目前,通常采用成型磨加工方形顶杆,来保证方形顶杆高度的加工精度。现有成型磨夹具能装夹多件方形顶杆,但装夹繁琐,每件方形顶杆都要用对应的螺钉固定,导致装夹时间过长,降低方形顶杆的加工效率,不利于方形顶杆的批量化生产;而且成型磨夹具只能对横截面积相同的方形顶杆进行装夹,降低了夹具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具及顶杆制备系统,在减少螺钉的使用数量的情况下,不仅能够一次性装夹多个顶杆,而且适用于装夹不同横截面积的顶杆。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夹具,包括:治具座,所述治具座的相对两端设有底座和活动基准台,所述活动基准台能够相对所述治具座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底座朝向所述活动基准台的一侧设置有限位面;定位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治具座(1),所述治具座(1)的相对两端设有底座(2)和活动基准台(3),所述活动基准台(3)能够相对所述治具座(1)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底座(2)朝向所述活动基准台(3)的一侧设置有限位面(21);定位台(4),安装于所述活动基准台(3)上,所述定位台(4)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槽(41);夹紧组件(5),包括压紧框(51)和推块(52),所述压紧框(51)内设有能够沿第二方向滑动的夹紧滑块(53),所述夹紧滑块(53)朝向所述定位台(4)的一侧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棱边(531),所述推块(52)通过第一紧固件(7)与所述定位台(4)连接使所述第一定位棱边(531)与所述定位槽(41)的槽壁(411)形成容纳区域,所述第一紧固件(7)用于调整所述第一定位棱边(531)与所述定位槽(41)的槽壁(411)的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滑块(53)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夹紧滑块(53)与所述压紧框(51)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件(54),所述第一弹性件(54)用于使两个所述夹紧滑块(53)相互靠近,所述推块(52)与两个所述夹紧滑块(53)抵接,所述推块(52)用于推动所述夹紧滑块(53)朝向所述定位台(4)移动及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框(51)的内壁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凸起部(511),所述夹紧滑块(53)上设有第一导向滑槽(533),所述第一导向凸起部(511)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滑槽(533)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还包括若干个压头(6),所述压头(6)设置于所述压紧框(51)朝向所述定位台(4)的一侧且能够相对所述压紧框(51)伸出或缩回,每个所述容纳区域对应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压头(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5)还包括第二弹性件(55)和盖板框(56),所述压紧框(51)上开设有相连通的一字孔(512)和圆形孔(513),所述盖板框(56)安装于所述压紧框(51)上并封堵所述圆形孔(513),所述压头(6)的一字段(61)穿设于所述一字孔(512)内,所述压头(6)的圆柱段(62)穿设于所述圆形孔(513)内,所述第二弹性件(55)压设于所述圆柱段(62)和所述盖板框(56)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52)与所述定位台(4)相对的一端穿过所述盖板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生,卓建业,吴朋余,任思猛,林守认,喻艳梅,刘玉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