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涤纶套带隧道血液透析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0367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涤纶套带隧道血液透析导管,包括导管主体,导管主体外周紧密连接有涤纶套;导管主体内设有并行且独立的动脉管腔、静脉管腔,动脉管腔与静脉管腔横截面相同,导管主体的尖端所述静脉管腔长于所述动脉管腔,延续呈阶梯状,动脉管腔的前端设有动脉开口,动脉开口呈斜切半弧形;静脉管腔的前端设有静脉开口,静脉开口呈倾斜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导管,动脉管腔与静脉管腔在长度方向上呈阶梯状,可降低透析血液再循环率,动脉开口呈斜切半弧形增大开口面积,从而增加导管血液引入流量,减少血流阻力;静脉开口与动脉开口的位置排布使得导管即使在血管贴壁情况下使用,其对血流量的引入、流出影响较小,更能满足临床需要。需要。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涤纶套带隧道血液透析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带涤纶套带隧道血液透析导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透析龄的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人群逐年增多,其中有相当多数量的患者是以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cuff导管)作为长期透析通路的,这类患者往往因为外周血管资源耗竭等原因而不得不使用导管透析。随着cuff导管留置时间延长,越来越多的患者因为感染、血栓、导管纤维蛋白鞘、中心静脉狭窄甚至闭塞等严重并发症需要再次更换导管。但长期的导管留置使得患者的中心静脉或多或少存在病变,而中心静脉狭窄、右心房血栓等原因会使得置管腔有效容积减少,而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导管无法满足再置管时的复杂血管条件,使得更换的导管常常难以满意效果。
[0003]目前临床上使用的cuff导管根据导管尖端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尖端分叉导管:导管功能障碍发生率高、需要较大的空间位置,许多患者心房容积有限。2.双螺旋对称开口型导管:因导管两端分布在导管主体的外周背向两侧,当导管贴壁时,有一侧管腔开口受影响从而导致血流不通畅,并且导管尖端容易出现血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涤纶套带隧道血液透析导管,对导管的尖端进行改良,增加血流通畅性。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带涤纶套带隧道血液透析导管,包括导管主体,所述导管主体外周紧密连接有涤纶套;所述导管主体内设有并行且独立的动脉管腔、静脉管腔,所述动脉管腔与静脉管腔横截面相同,所述导管主体的尖端所述静脉管腔长于所述动脉管腔,延续呈阶梯状,所述动脉管腔的前端设有动脉开口,动脉开口呈斜切半弧形;所述静脉管腔的前端设有静脉开口,静脉开口呈倾斜状。
[0007]进一步地,所述静脉开口的斜切方向与导管主体的轴向呈70~85
°
夹角。
[0008]进一步地,所述动脉管腔靠近动脉开口一侧的外壁上设有与动脉管腔连通的引入侧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引入侧孔为方形、椭圆形或者跑道型。
[0010]进一步地,所述引入侧孔的长轴方向与导管主体的轴向相同。
[0011]进一步地,所述静脉管腔超出动脉管腔的一段外周壁上设有与静脉管腔连通的流出侧孔。
[0012]优选的,所述流出侧孔呈圆形。
[0013]进一步地,所述导管主体采用14.5Fr/Ch的不透射线的聚氨酯材料制成。
[0014]进一步地,所述导管主体后端与连接座连接,连接座内对为双腔通道,连接座的另
一端与外延管相连;连接座外周设有固定翼,固定翼上开设有连接孔。
[0015]进一步地,所述外延管的头端设有螺旋连接头,外延管上设有截止夹。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
[0017]本技术的导管,动脉管腔与静脉管腔在长度方向上呈阶梯状,可降低透析血液再循环率,动脉开口呈斜切半弧形增大开口面积,从而增加导管血液引入流量,减少血流阻力,更大程度上满足临床透析导管血流量需求;静脉开口与导管主体呈微倾斜状(倾斜角度较小,方便插入血管),动脉开口位于导管一侧,使得导管即使在血管贴壁情况下使用,其对血流量的引入、流出影响较小,更能满足临床需要。
[0018]进一步地,引入侧孔和流出侧孔使得血液抽吸分布更加均匀,不易形成血栓;实际应用中,静脉开口与动脉开口距离可剪裁,使得导管尖端更能符合患者具体体内管腔情况。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中虚线框区域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3是图2的正视图。
[0023]附图标记:1

导管主体,2

涤纶套,3

连接座,4

外延管,5

螺旋接头,6

截止夹,11

动脉管腔,12

静脉管腔,13

动脉开口,14

静脉开口,15

引入侧孔,16

流出侧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1

3所示,一种带涤纶套带隧道血液透析导管,包括导管主体1,所述导管主体1外周紧密连接有涤纶套2;所述导管主体1内设有并行且独立的动脉管腔11、静脉管腔12,所述动脉管腔11与静脉管腔12横截面相同,所述导管主体1的尖端所述静脉管腔12长于所述动脉管腔11,延续呈阶梯状,静脉管腔超出动脉管腔的一段向尖端延伸为圆形,所述动脉管腔11的前端设有动脉开口13,动脉开口13呈斜切半弧形;所述静脉管腔12的前端设有静脉开口14,静脉开口14呈倾斜状。
[0026]优选的,所述静脉开口14的斜切方向与导管主体1的轴向呈70~85
°
夹角,倾斜角度较小,一方面方便导管主体尖端插入血管,另一方面保证血液流出不受血管贴壁影响。
[0027]进一步地,所述动脉管腔11靠近动脉开口13一侧的外壁上设有与动脉管腔11连通
的引入侧孔15,所述引入侧孔可以为方形、椭圆形或者跑道型,优选的,所述引入侧孔15的长轴方向与导管主体1的轴向相同。所述静脉管腔12超出动脉管腔11的一段外周壁上设有与静脉管腔12连通的流出侧孔16,优选的,所述流出侧孔16呈圆形。通过设置引入侧孔15和流出侧孔16,使得血液抽吸分布更加均匀,降低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0028]优选的,所述导管主体1采用14.5Fr/Ch的不透射线的聚氨酯材料制成。所述导管主体1外周位于静脉开口14至动脉开口13中间区域部分标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的精度为0.5cm,方便在使用过程中对导管尖端进行剪裁,以更符合具体患者的心脏结构。
[0029]进一步地,所述导管主体1后端与连接座3连接,连接座3内为双腔通道,连接座3的另一端与外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涤纶套带隧道血液透析导管,包括导管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主体(1)外周紧密连接有涤纶套(2);所述导管主体(1)内设有并行且独立的动脉管腔(11)、静脉管腔(12),所述动脉管腔(11)与静脉管腔(12)横截面相同,所述导管主体(1)的尖端所述静脉管腔(12)长于所述动脉管腔(11),延续呈阶梯状,所述动脉管腔(11)的前端设有动脉开口(13),动脉开口(13)呈斜切半弧形;所述静脉管腔(12)的前端设有静脉开口(14),静脉开口(14)呈倾斜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涤纶套带隧道血液透析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脉开口(14)的斜切方向与导管主体(1)的轴向呈70~85
°
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涤纶套带隧道血液透析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脉管腔(11)靠近动脉开口(13)一侧的外壁上设有与动脉管腔(11)连通的引入侧孔(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涤纶套带隧道血液透析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入侧孔为方形、椭圆形或者跑道型。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天蕾赵秋艳金骊珠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