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均匀的双头大炒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006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均匀的双头大炒炉,涉及大炒炉领域,包括支撑底块,所述支撑底块的底面均匀对接有支撑立杆,所述支撑立杆的底端固定套接有防滑块,所述支撑底块的一侧边对称卡接有旋钮体,所述支撑底块的顶面水平开设有顶槽道,所述顶槽道的内侧底面对称螺栓连接有支撑环,所述支撑底块的顶面垂直向上焊接有后背板,所述后背板的一侧边水平开设有翻转卡槽,所述翻转卡槽的内侧边水平卡接有翻转龙头,所述支撑底块的底面均匀开设有底螺孔,所述支撑立杆的顶端固定插接有连接螺杆,在采用了弧形灶头结构使得可以满足锅体的底面包裹式加热,让其受热更加的均匀高效,且在一体化结构下使得操作起来更加的便捷高效。化结构下使得操作起来更加的便捷高效。化结构下使得操作起来更加的便捷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均匀的双头大炒炉


[0001]本技术涉及大炒炉
,具体是一种加热均匀的双头大炒炉。

技术介绍

[0002]炒炉是节能高效的一项工具。可替代完成传统炉具的煎、炒、炸、煮、蒸、炖、焖、扒等各类烹调功能,特别适合燃料供应以及安全条件受限制的场合。
[0003]对于现在的大炒炉在进行使用时,由于灶头设计的就是平直状态,而锅体的底部由于是弧形结构,使得在进行加热式,火焰的高度不同造成了锅底的受热程度不同,使得锅体的受热不够均匀,让内部的炒制的效率无法得到提高,无法满足现在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均匀的双头大炒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对于现在的大炒炉在进行使用时,由于灶头设计的就是平直状态,而锅体的底部由于是弧形结构,使得在进行加热式,火焰的高度不同造成了锅底的受热程度不同,使得锅体的受热不够均匀,让内部的炒制的效率无法得到提高,无法满足现在的需求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加热均匀的双头大炒炉,包括支撑底块,所述支撑底块的底面均匀对接有支撑立杆,所述支撑立杆的底端固定套接有防滑块,所述支撑底块的一侧边对称卡接有旋钮体,所述支撑底块的顶面水平开设有顶槽道,所述顶槽道的内侧底面对称螺栓连接有支撑环,所述支撑底块的顶面垂直向上焊接有后背板,所述后背板的一侧边水平开设有翻转卡槽,所述翻转卡槽的内侧边水平卡接有翻转龙头,所述支撑底块的底面均匀开设有底螺孔,所述支撑立杆的顶端固定插接有连接螺杆,所述顶槽道的内侧顶面对称开设有贯穿孔,所述支撑底块的内侧边水平固定设置有处理底盒,所述处理底盒的侧边水平插接有接气管道,所述支撑底块的内侧边对称螺栓连接有控制盒体,所述后背板的一侧边插接有接水管道,所述处理底盒的内侧边螺栓连接有主灶体,所述主灶体的顶面焊接有弧形灶头,所述弧形灶头的顶面均匀设置有火焰头。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立杆的个数为四根,且四根支撑立杆相互之间平行排布设置,四根支撑立杆的顶端均一一对应对接设置在底螺孔的底开口端位置,防滑块采用硬质橡胶材料制作设置,且一一对应固定套接设置在支撑立杆的底端位置。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旋钮体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旋钮体的一端均一一对应与控制盒体的内部连接设置,顶槽道水平开设在支撑底块的顶面中心位置,支撑环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支撑环均一一对应水平固定设置在贯穿孔的顶开口端边缘位置。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后背板的底端固定设置在支撑底块的顶面一侧边中心位置,翻转卡槽水平呈贯穿式开设在后背板的一侧边靠近顶端位置,且两
端水平贯穿后背板的两侧边延伸至外侧呈开口状设置,翻转龙头的一端与接水管道的一端相互之间保持通接设置。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螺孔均一一对应开设在支撑底块的底面靠近四边角位置,且连接螺杆的顶端均一一对应插接设置在底螺孔的内侧边螺纹固定连接设置,贯穿孔呈贯穿式对称开设在顶槽道的中线靠近两端位置,处理底盒的顶面均一一对应水平设置在贯穿孔的底开口端位置,接气管道的一端水平贯穿处理底盒的侧壁延伸至内部,且延伸端与主灶体的内部相互之间通接设置。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弧形灶头的顶面呈锅底的弧形形状设置,且弧形灶头的内部与主灶体的内部相互之间保持通接设置,火焰头的个数为多个。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通过将锅放置到支撑环的顶面位置,同时将气管连接设置在接气管道的一端,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设置在接水管道的一端,对翻转龙头进行拨动后使得在翻转卡槽的内侧边翻转作用,让其可以翻转到任意角度满足出水需要,锅体放置到支撑环上后对旋钮体转动后使得控制盒体对主灶体进行点火操作,让气体通过弧形灶头最终在火焰头向上喷出处理,由于设计了弧形灶头的弧形结构使得火焰头可以围绕在锅底的弧形结构进行均匀包裹性的加热操作,使得受热更加的均匀高效,在采用了弧形灶头结构使得可以满足锅体的底面包裹式加热,让其受热更加的均匀高效,且在一体化结构下使得操作起来更加的便捷高效。
附图说明
[001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5]图1为一种加热均匀的双头大炒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一种加热均匀的双头大炒炉的支撑底块侧视剖面连接细节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一种加热均匀的双头大炒炉的后背板侧视剖面连接细节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一种加热均匀的双头大炒炉的处理底盒侧视剖面连接细节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支撑底块;2、支撑立杆;3、防滑块;4、旋钮体;5、顶槽道;6、支撑环;7、后背板;8、翻转卡槽;9、翻转龙头;10、底螺孔;11、连接螺杆;12、贯穿孔;13、处理底盒;14、接气管道;15、控制盒体;16、接水管道;17、主灶体;18、弧形灶头;19、火焰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加热均匀的双头大炒炉,包括支撑底块1,支撑底块1的底面均匀对接有支撑立杆2,支撑立杆2的底端固定套接有防滑块3,支撑立杆2的个数为四根,且四根支撑立杆2相互之间平行排布设置,四根支撑立杆2的顶端均一一对应对接设置在底螺孔10的底开口端位置,防滑块3采用硬质橡胶材料制作设置,且一一对应固定套接设置在支撑立杆2的底端位置,支撑底块1的一侧边对称卡接有旋钮体4,支撑底块1的顶面水平开设有顶槽道5,顶槽道5的内侧底面对称螺栓连接有支撑环6,旋钮体4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旋钮体4的一端均一一对应与控制盒体15的内部连接设置,顶槽道5水平开设在支撑底块1的顶面中心位置,支撑环6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支撑环6均一一对应水平固
定设置在贯穿孔12的顶开口端边缘位置,支撑底块1的顶面垂直向上焊接有后背板7,后背板7的一侧边水平开设有翻转卡槽8,翻转卡槽8的内侧边水平卡接有翻转龙头9,后背板7的底端固定设置在支撑底块1的顶面一侧边中心位置,翻转卡槽8水平呈贯穿式开设在后背板7的一侧边靠近顶端位置,且两端水平贯穿后背板7的两侧边延伸至外侧呈开口状设置,翻转龙头9的一端与接水管道16的一端相互之间保持通接设置;
[0021]请参阅图2

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加热均匀的双头大炒炉,其中支撑底块1的底面均匀开设有底螺孔10,支撑立杆2的顶端固定插接有连接螺杆11,顶槽道5的内侧顶面对称开设有贯穿孔12,支撑底块1的内侧边水平固定设置有处理底盒13,处理底盒13的侧边水平插接有接气管道14,支撑底块1的内侧边对称螺栓连接有控制盒体15,后背板7的一侧边插接有接水管道16,处理底盒13的内侧边螺栓连接有主灶体17,底螺孔10均一一对应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均匀的双头大炒炉,包括支撑底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块(1)的底面均匀对接有支撑立杆(2),所述支撑立杆(2)的底端固定套接有防滑块(3),所述支撑底块(1)的一侧边对称卡接有旋钮体(4),所述支撑底块(1)的顶面水平开设有顶槽道(5),所述顶槽道(5)的内侧底面对称螺栓连接有支撑环(6),所述支撑底块(1)的顶面垂直向上焊接有后背板(7),所述后背板(7)的一侧边水平开设有翻转卡槽(8),所述翻转卡槽(8)的内侧边水平卡接有翻转龙头(9),所述支撑底块(1)的底面均匀开设有底螺孔(10),所述支撑立杆(2)的顶端固定插接有连接螺杆(11),所述顶槽道(5)的内侧顶面对称开设有贯穿孔(12),所述支撑底块(1)的内侧边水平固定设置有处理底盒(13),所述处理底盒(13)的侧边水平插接有接气管道(14),所述支撑底块(1)的内侧边对称螺栓连接有控制盒体(15),所述后背板(7)的一侧边插接有接水管道(16),所述处理底盒(13)的内侧边螺栓连接有主灶体(17),所述主灶体(17)的顶面焊接有弧形灶头(18),所述弧形灶头(18)的顶面均匀设置有火焰头(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均匀的双头大炒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杆(2)的个数为四根,且四根支撑立杆(2)相互之间平行排布设置,四根支撑立杆(2)的顶端均一一对应对接设置在底螺孔(10)的底开口端位置,防滑块(3)采用硬质橡胶材料制作设置,且一一对应固定套接设置在支撑立杆(2)的底端位置。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远贵王长波王东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佳顺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