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贯流式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9818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贯流式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节能器、冷却器,所述节能器内顶部设有进烟室一,所述进烟室一连接烟道,所述节能器底部设有出烟室一,所述进烟室一与出烟室一之间设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腔与进烟室一连接处设有连接板一,所述换热腔与出烟室一连接处设有连接板二,所述换热腔内设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顶部与进烟室一贯通,且与连接板一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管底部与出烟室一贯通,且与连接板二固定连接。所述节能器右侧设有冷凝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锅炉燃烧产生的余热。对烟气进行了降温,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贯流式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锅炉
,特别涉及一种贯流式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它是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或其他热能将工质水或其他流体加热到一定参数的设备。
[0003] 锅炉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热能供应设备 。电力、机械、冶金、化工、纺织、造纸、食品等行业 , 以及工业和民用采暖都需要锅炉供给大量的热能 。
[0004]锅炉在燃烧中,会产生大量高温烟气,现有技术多将烟气直接进行排空,不仅污染空气,且浪费了大量热量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贯流式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节能器、冷凝器,所述节能器内顶部设有进烟室一,所述进烟室一连接烟道,所述节能器底部设有出烟室一,所述进烟室一与出烟室一之间设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腔与进烟室一连接处设有连接板一,所述换热腔与出烟室一连接处设有连接板二,所述换热腔内设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顶部与进烟室一贯通,且与连接板一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管底部与出烟室一贯通,且与连接板二固定连接。
[0007]所述节能器右侧设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内自底部至顶部依次设有进烟室二、冷凝腔、出烟室二,所述进烟室二与出烟室一连通;所述进烟室二与冷凝腔连接处设有固定板一,所述冷凝腔与出烟室二连接处设有固定板二,所述冷凝腔内设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顶部与固定板二固定连接,且与出烟室二贯通,所述冷凝管底部与固定板一固定连接,且与进烟室二贯通。
[0008]所述冷凝腔上部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接换热腔。
[0009]所述冷凝器右侧下部设有冷水进口,所述冷水进口处设有进水阀,所述换热腔底部连接水泵的进水端。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烟室二顶部设有出烟口,所述冷凝器右侧上部设有冷凝器出水口,所述冷凝器出水口处设有冷凝器出水阀。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贯流式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在工作时,使用锅炉燃烧产生的余热烟气对冷水进行两次预加热,充分利用了锅炉燃烧产生的余热。预热后的水在锅炉内升温非常快,10 至 15 秒即可产生蒸汽,该余热回收装置的使用大大缩短了锅炉内产生蒸汽的时间。对烟气进行了降温,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3]图1是本技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5]一种贯流式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节能器1、冷凝器2,所述节能器1内顶部设有进烟室一101,所述进烟室一101连接烟道3,所述节能器1底部设有出烟室一102,所述进烟室一101与出烟室一102之间设有换热腔4,所述换热腔4与进烟室一101连接处设有连接板一5,所述换热腔4与出烟室一102连接处设有连接板二6,所述换热腔4内设有散热管7,所述散热管7顶部与进烟室一101贯通,且与连接板一5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管7底部与出烟室一102贯通,且与连接板二6固定连接。
[0016]所述节能器1右侧设有冷凝器2,所述冷凝器2内自底部至顶部依次设有进烟室二201、冷凝腔8、出烟室二202,所述进烟室二201与出烟室一102连通;所述进烟室二201与冷凝腔8连接处设有固定板一9,所述冷凝腔8与出烟室二202连接处设有固定板二10,所述冷凝腔8内设有冷凝管11,所述冷凝管11顶部与固定板二10固定连接,且与出烟室二202贯通,所述冷凝管11底部与固定板一9固定连接,且与进烟室二201贯通。
[0017]所述冷凝腔8上部设有出水管12,所述出水管12连接换热腔4。在冷凝腔8预热后的水经出水管12流入换热腔4进行二次预热。
[0018]所述冷凝器2右侧下部设有冷水进口13,所述冷水进口13处设有进水阀14,所述换热腔4底部连接水泵15的进水端。
[0019]进一步地,所述出烟室二202顶部设有出烟口16,所述冷凝器2右侧上部设有冷凝器出水口17,所述冷凝器出水口17处设有冷凝器出水阀18。
[0020]当冷凝腔8内液位过高时,打开冷凝器出水阀18排出适量液体。
[0021]该贯流式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在工作时,锅炉内火焰燃烧产生的烟气经烟道3进入节能器1的进烟室一101内,并由进烟室一101进入各个散热管7内,由于进烟室一101内不断涌入烟气,烟气在散热管7内边散热边向下流动,进入出烟室一102,并由出烟室一102进入与之连通的进烟室二201,随后从进烟室二201进入冷凝管11内,在冷凝管11内散热后进入出烟室二202,后经两次散热的低氮烟气从出烟口16排出。
[0022]冷水从冷水进口13供入冷凝腔8内,在冷凝腔8内与冷凝管11内的烟气换热后流入节能器1的换热腔4内,与散热管7内的烟气进行二次换热。
[0023] 经过两次预加热后水经水泵15泵入锅炉内,预热后的水在锅炉内升温非常快,10 至 15 秒即可产生蒸汽。
[0024]该余热回收装置的使用大大缩短了锅炉内产生蒸汽的时间,充分利用了锅炉燃烧产生的余热。
[0025]该过程还对烟气进行了降温,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
[0026]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只是作为一个范例,本技术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案例,对本技术进行的等同修改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贯流式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节能器(1)、冷凝器(2),所述节能器(1)内顶部设有进烟室一(101),所述进烟室一(101)连接烟道(3),所述节能器(1)底部设有出烟室一(102),所述进烟室一(101)与出烟室一(102)之间设有换热腔(4),所述换热腔(4)与进烟室一(101)连接处设有连接板一(5),所述换热腔(4)与出烟室一(102)连接处设有连接板二(6),所述换热腔(4)内设有散热管(7),所述散热管(7)顶部与进烟室一(101)贯通,且与连接板一(5)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管(7)底部与出烟室一(102)贯通,且与连接板二(6)固定连接;所述节能器(1)右侧设有冷凝器(2),所述冷凝器(2)内自底部至顶部依次设有进烟室二(201)、冷凝腔(8)、出烟室二(202),所述进烟室二(201)与出烟室一(102)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来军任凤贵姜建平姜来宗姜来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西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