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取料的发泡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9711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取料的发泡模具,包括底座,底座上端固定安装有机架,机架两侧对称设置,底座上端设有模具组件,模具组件位于机架的内侧,模具组件下端设有顶料组件,顶料组件下端设有脱模组件,脱模组件两侧设有驱动组件。有益效果在于:滑动块滑动到半槽底部时不再滑动,第二滑动板通过丝杠带动连接板同步向上移动,当齿轮移动到齿条的高度时,齿条带动齿轮转动,使得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转动,使得丝杠转动,带动连接板与第二滑动板间距缩小,使得第二连接块带动顶料板相对活动板向上移动,使得顶料板将发泡材料顶起,使发泡材料与活动板脱离,避免发泡材料与顶料板或活动板粘连,方便工作人员下料。方便工作人员下料。方便工作人员下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取料的发泡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发泡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取料的发泡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发泡成型的模具就是塑料发泡模具,将发泡性树脂直接填入模具内,使其受热熔融,形成气液饱和溶液,通过成核作用,形成大量微小泡核,泡核增长,制成泡沫塑件,模头具有流线型流道表面,两半型模身设计,模头解体、清理简单易行,手动微调弹性模唇或可移动式上模唇设计,以适合挤出板材的不同厚度要求,垂直或斜45
°
阻流棒设计,以适应不同黏度的熔融料流得到均匀分布,模身采用优质模具钢或进口合金钢,以延长模具的寿命,如公告号为CN212241848U的一种便于取料的发泡材料压合模具,设置有移动板、支撑杆、移动块、弹簧、推块和推杆,当需要将压合后的材料取出时,推动两侧的推杆,通过推块推动支撑杆,从而使得移动板向上移动,即可通过移动板将腔体内部的材料推出,方便工作人员拿取,使得取出操作简单便捷,设置有固定板、限位杆、固定块、螺纹杆和转动杆,当需要将腔体固定在底座上时,首先将固定板与限位杆对齐卡合,即可通过限位杆对固定板限位固定,再拧动转动杆带动两侧的固定块移动至固定槽内部,从而可以将底座与腔体之间固定连接,使得腔体在安装固定时可以快速对齐,但是压和后的材料取出时,材料底部与移动板存在粘连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处理,降低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取料的发泡模具。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一种便于取料的发泡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固定安装有机架,所述机架两侧对称设置,所述底座上端设有模具组件,所述模具组件位于所述机架的内侧,所述模具组件下端设有顶料组件,所述顶料组件下端设有脱模组件,所述脱模组件两侧设有用于带动所述脱模组件进行工作的驱动组件。
[0006]优选地,所述模具组件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内侧,所述导向杆垂直设置,所述导向杆上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上端与所述机架之间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滑动板下端固定安装有上模具,所述底座上端固定安装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位于所述上模具下方,所述下模具内侧设置有活动板。
[0007]优选地,所述顶料组件包括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二滑动板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杆上,且位于所述下模具下端,所述第二滑动板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滑动板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上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板上侧,所述第二滑动板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贯穿所述下模具,并与所述活动板下端固定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脱模组件包括顶料板,所述顶料板设在所述活动板上端,初始状态下所述顶料板上表面与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平齐,所述顶料板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块,
所述第二连接块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侧通过螺纹安装有丝杠,所述第二滑动板两侧设置有半槽,所述半槽内侧滑动安装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沿上下方向滑动,所述丝杠与所述滑动块转动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蜗轮,所述蜗轮固定安装在所述丝杠上端,所述滑动块一侧转动安装有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所述蜗杆上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机架内侧固定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用于与所述齿轮啮合。
[0010]优选地,所述下模具内侧设有台阶用于对所述活动板下端进行限位。
[0011]有益效果在于:连接杆通过固定块带动第二滑动板向上移动,使得第一连接块带动活动板向上移动,滑动块相对于第二滑动板向下滑动,连接板与第二滑动板间距加大,使得第二连接块带动顶料板相对于活动板向下滑动一端距离,使得顶料板与发泡材料脱离,滑动块滑动到半槽底部时不再滑动,第二滑动板通过丝杠带动连接板同步向上移动,当齿轮移动到齿条的高度时,齿条带动齿轮转动,使得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转动,使得丝杠转动,带动连接板与第二滑动板间距缩小,使得第二连接块带动顶料板相对活动板向上移动,使得顶料板将发泡材料顶起,使发泡材料与活动板脱离,避免发泡材料与顶料板或活动板粘连,方便工作人员下料。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便于取料的发泡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便于取料的发泡模具的模具组件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便于取料的发泡模具的顶料组件和脱模组件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便于取料的发泡模具的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17]101、底座;102、机架;200、模具组件;201、导向杆;202、第一滑动板;203、电动伸缩杆;204、上模具;205、下模具;206、活动板;300、顶料组件;301、第二滑动板;302、固定块;303、连接杆;304、限位块;305、第一连接块;400、脱模组件;401、顶料板;402、第二连接块;403、连接板;404、丝杠;405、滑动块;500、驱动组件;501、蜗轮;502、蜗杆;503、齿轮;504、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

图4所示,一种便于取料的发泡模具,包括底座101,底座101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机架102,机架102两侧对称设置,底座101上端设有模具组件200,模具组件200位于机架102的内侧,模具组件200下端设有顶料组件300,顶料组件300下端设有脱模组件400,脱模组件400两侧设有用于带动脱模组件400进行工作的驱动组件500,通过顶料组件300将加工后的发泡材料顶起,通过驱动组件500驱动脱模组件400使发泡材料脱离模具。
[0020]优选地,模具组件200包括导向杆201,导向杆201固定安装在机架102内侧,导向杆201垂直设置,导向杆201上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动板202,第一滑动板202上端与机架10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203,第一滑动板202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上模具204,
底座101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下模具205,下模具205位于上模具204下方,下模具205内侧设置有活动板206,调节电动伸缩杆203带动第一滑动板202下降,使上模具204和下模具205合并,对材料加工成型,加工完成后,调节电动伸缩杆203,使第一滑动板202带动上模具204向上移动。
[0021]优选地,顶料组件300包括第二滑动板301,第二滑动板301滑动安装在导向杆201上,且位于下模具205下端,第二滑动板301两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块302,固定块302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连接杆303,连接杆303与第一滑动板202滑动连接,连接杆303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限位块304,限位块3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取料的发泡模具,包括底座(101),所述底座(101)上端固定安装有机架(102),所述机架(102)两侧对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1)上端设有模具组件(200),所述模具组件(200)位于所述机架(102)的内侧,所述模具组件(200)下端设有顶料组件(300),所述顶料组件(300)下端设有脱模组件(400),所述脱模组件(400)两侧设有用于带动所述脱模组件(400)进行工作的驱动组件(500);所述模具组件(200)包括导向杆(201),所述导向杆(201)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102)内侧,所述导向杆(201)垂直设置,所述导向杆(201)上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动板(202),所述第一滑动板(202)上端与所述机架(102)之间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203),所述第一滑动板(202)下端固定安装有上模具(204),所述底座(101)上端固定安装有下模具(205),所述下模具(205)位于所述上模具(204)下方,所述下模具(205)内侧设置有活动板(206);所述顶料组件(300)包括第二滑动板(301),所述第二滑动板(301)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杆(201)上,且位于所述下模具(205)下端,所述第二滑动板(301)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302),所述固定块(302)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303),所述连接杆(303)与所述第一滑动板(202)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303)上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304),所述限位块(304)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板(20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宝栋王凤娇李平刘元静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佳成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