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笼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9520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笼吊具,属于吊具领域,包括横梁,横梁的底部设有固定机构,设置的固定机构配合上横梁的使用,当需要对钢筋笼进行吊装时,开启气缸通过输出端向下推动横板,使横板底面的连接杆下移持续插入到通孔内,并向下推动底部的连接板,连接板在凹槽中下移时,调节杆上下端两侧的第二转动杆将在连接板和夹爪上开设的第二转动孔内转动,且对称的调节杆之间形成的夹角度数将逐渐增大,以此让横梁底面两侧的对称的夹爪作出相反转动操作并张开,然后将横梁移动至钢筋笼的上方并使钢筋笼置于对称的夹爪之间后,让气缸输出端作出回拉操作,使得对称的夹爪作出相对转动操作并闭合,以此将钢筋笼快速夹持固定在夹爪之间。间。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笼吊具


[0001]本技术涉及吊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筋笼吊具。

技术介绍

[0002]钢筋笼主要起的作用跟柱子纵向钢筋的受力是同理,主要起抗拉作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但是抗拉强度很低。对桩身混凝土起到约束的作用,使之能承受一定的轴向拉力。
[0003]吊具是指起重机械中吊取重物的装置。吊取成件物品最常用的吊具是吊钩、吊带,其他还有吊环、起重吸盘、夹钳和货叉等。被广泛应用于起重吊装行业中。
[0004]在现有技术中,钢筋笼在经过捆扎成型后需要施工进行使用时,通常需要将钢筋笼固定在吊具上,并通过吊具将钢筋笼吊装至施工位置上,但是,传统的钢筋笼在进行吊装时大多采用锁链或绑带等方式捆绑在吊具上并起吊,为确保安全性不仅对捆绑的要求较高,且对捆绑的材料也要求较高,导致在吊装钢筋笼的时候需要施工人员耗费大量的时间对钢筋笼进行固定,并在固定后需反复对固定节点进行检查,从而不仅操作起来比较麻烦,且降低了钢筋笼在施工时的工作效率,易出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笼吊具,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钢筋笼吊具,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底部设有固定机构,且固定机构包括机构壳体、气缸、横板、连接杆、连接板、调节杆和夹爪,所述机构壳体固定连接在横梁的顶面,且气缸固定连接在机构壳体的顶面,所述横板固定连接在气缸的输出端上,且横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底面,所述夹爪通过顶端两侧的第一转动杆活动连接在横梁的底面两侧内,且调节杆通过上下端两侧的第二转动杆活动连接在夹爪和连接板之间。
[0008]优选的,所述横梁的底面以横向阵列的方式开设有若干个凹槽,且凹槽的槽内壁两侧分别开设有一组对称的第一转动孔,所述横梁的顶面还开设有与凹槽相互连通的通孔。
[0009]优选的,所述机构壳体固定安装在横梁的顶面上,且机构壳体的顶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吊耳。
[0010]优选的,所述气缸固定安装在机构壳体的底面中心部位上,且气缸的输出端底面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连接杆,且连接杆穿插安装在通孔内。
[0011]优选的,所述夹爪呈现弧状,且夹爪的顶端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活动安装在第一转动孔内,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在连接杆的底端并位于凹槽内,且连接板的前后两端和夹爪的顶端分别开设有凹口,所述凹口的槽内壁两侧分别开设
有第二转动孔。
[0012]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上下两端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杆,且双下端两侧的第二转动杆分别活动安装在连接板和夹爪上开设的第二转动孔内。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中,设置的固定机构配合上横梁的使用,当需要对钢筋笼进行吊装时,开启气缸通过输出端向下推动横板,使横板底面的连接杆下移持续插入到通孔内,并向下推动底部的连接板,连接板在凹槽中下移时,调节杆上下端两侧的第二转动杆将在连接板和夹爪上开设的第二转动孔内转动,且对称的调节杆之间形成的夹角度数将逐渐增大,以此让横梁底面两侧的对称的夹爪作出相反转动操作并张开,然后将横梁移动至钢筋笼的上方并使钢筋笼置于对称的夹爪之间后,让气缸输出端作出回拉操作,使得对称的夹爪作出相对转动操作并闭合,以此将钢筋笼快速夹持固定在夹爪之间,从而无需施工人员通过锁链或绑带等方式对钢筋笼进行固定,以达到对钢筋笼快速固定在吊具上后进行吊装的目的,不仅操作简便快捷,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并降低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横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图3的A处结构拆分示意图。
[0019]图中:1、横梁;2、固定机构;3、凹槽;4、第一转动孔;5、通孔;6、机构壳体;7、吊耳;8、气缸;9、横板;10、连接杆;11、夹爪;12、第一转动杆;13、凹口;14、第二转动孔;15、调节杆;16、第二转动杆;17、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1]如图1

图4所示,一种钢筋笼吊具,包括横梁1,横梁1的底部设有固定机构2,且固定机构2包括机构壳体6、气缸8、横板9、连接杆10、连接板17、调节杆15和夹爪11,机构壳体6固定连接在横梁1的顶面,且气缸8固定连接在机构壳体6的顶面,横板9固定连接在气缸8的输出端上,且横板9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连接杆10,连接板17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0的底面,夹爪11通过顶端两侧的第一转动杆12活动连接在横梁1的底面两侧内,且调节杆15通过上下端两侧的第二转动杆16活动连接在夹爪11和连接板17之间。
[0022]如图1

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通过固定机构2方便在对钢筋笼吊装时快速进行固定,横梁1的底面以横向阵列的方式开设有若干个凹槽3,且凹槽3的槽内壁两侧分别开设有一组对称的第一转动孔4,横梁1的顶面还开设有与凹槽3相互连通的通孔5,机构壳体6固定安装在横梁1的顶面上,且机构壳体6的顶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吊耳7,气缸8固定安装在机构壳体6的底面中心部位上,且气缸8的输出端底面固定安装有横板9,横板9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连接杆10,且连接杆10穿插安装在通孔5内,夹爪11呈现弧状,且夹爪11的顶端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杆12,第一转动杆12活动安装在第一转动孔4
内,连接板17固定安装在连接杆10的底端并位于凹槽3内,且连接板17的前后两端和夹爪11的顶端分别开设有凹口13,凹口13的槽内壁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转动孔14,调节杆15的上下两端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杆16,且双下端两侧的第二转动杆16分别活动安装在连接板17和夹爪11上开设的第二转动孔14内;
[0023]固定机构2的具体使用原理如下:首先,通过机构壳体6顶面两侧的吊耳7将整个装置安装在起吊设备上,开启安装在机构壳体6的气缸8,气缸8的输出端将向下作出推进操作,并推动位于机构壳体6中的横板9向下移动,且横板9底面安装的连接杆10将插入到横梁1顶面所开设的通孔5中,而连接杆10在插入到通孔5中的过程将向下方推动位于横梁1底面开设的凹槽3中的连接板17,而连接板17在凹槽3的槽内向下方移动的过程中,活动安装在连接板17和夹爪11之间的调节杆15上下端两侧的第二转动杆16将在夹爪11顶端和连接板17前后端两侧开设的凹口13的槽内壁两侧所开设的第二转动孔14内转动,且对称的调节杆15之间形成的夹角度数将逐渐变大,并在此过程中来将对称的夹爪11向两侧方向撑开,且夹爪11在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笼吊具,包括横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的底部设有固定机构(2),且固定机构(2)包括机构壳体(6)、气缸(8)、横板(9)、连接杆(10)、连接板(17)、调节杆(15)和夹爪(11),所述机构壳体(6)固定连接在横梁(1)的顶面,且气缸(8)固定连接在机构壳体(6)的顶面,所述横板(9)固定连接在气缸(8)的输出端上,且横板(9)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板(17)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0)的底面,所述夹爪(11)通过顶端两侧的第一转动杆(12)活动连接在横梁(1)的底面两侧内,且调节杆(15)通过上下端两侧的第二转动杆(16)活动连接在夹爪(11)和连接板(17)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笼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的底面以横向阵列的方式开设有若干个凹槽(3),且凹槽(3)的槽内壁两侧分别开设有一组对称的第一转动孔(4),所述横梁(1)的顶面还开设有与凹槽(3)相互连通的通孔(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筋笼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壳体(6)固定安装在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华军杨斌任华军赵久阳黄国锋柴伟吴刚刘洋蒋开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