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MRAM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半导体结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MRAM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磁性随机存储器(MRAM)具有读写速度快,功耗低、高密度以及可与CMOS工艺集成等特点,是极具潜力的新型存储器。磁性隧道结(MTJ)是MRAM芯片的核心单元,其主要由磁性自由层,绝缘层和磁性参考层组成,一个MTJ称之为一个位元。磁性自由层可以通过磁场或者自旋极化电流改变状态,磁性自由层与参考层的相对关系(平行态/反平行态)决定了位元的电阻高低,从而存储“0”或者“1”信息。
[0003]现有的MRAM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该结构包括阵列区、逻辑区以及dummy区,磁性隧道结集成在后端工艺的两层金属层Mx与Mx+1连线之间。阵列区主要包括多个层叠的底部金属线Mx、底部通孔BV、底部电极BE、磁性隧道结MTJ、顶部电极TE、顶部通孔TV和顶部金属线Mx+1。而逻辑区无底部通孔BV,由TV直接连接Mx与Mx+1。因此,逻辑区通孔高度为MRAM阵列中顶部通孔高度的至少两倍。例如,传统的MRAM位元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RAM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包括衬底以及位于所述衬底上的介质层;阵列区,位于所述介质层中,所述阵列区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阵列器件,所述阵列器件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金属线、第一MTJ、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金属线;逻辑区,位于所述介质层中且位于所述阵列区的外围,所述逻辑区包括多个互连结构,所述互连结构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三金属线、第二MTJ、第二通孔以及第四金属线,其中,所述阵列器件与所述互连结构同时形成,所述第二MTJ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预定阈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RAM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区还包括多个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线与所述第一MTJ之间,所述逻辑区还包括多个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层位于所述第三金属线与所述第二MTJ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RAM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线的靠近所述第一MTJ的表面为第一表面,所述第一缓冲层的靠近所述第一金属线的表面为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表面的面积;所述第三金属线的靠近所述第二MTJ的表面为第三表面,所述第二缓冲层的靠近所述第三金属线的表面为第四表面,所述第四表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三表面的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RAM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TJ的靠近所述第一金属线的表面为第五表面,所述第一金属线的靠近所述第一MTJ的表面为第一表面,所述第五表面大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MTJ的靠近所述第三金属线的表面为第六表面,所述第三金属线的靠近所述第二MTJ的表面为第三表面,所述第六表面大于所述第三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RAM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区还包括多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MTJ的远离所述第一金属线的表面上,所述逻辑区还包括多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二MTJ的远离所述第三金属线的表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RAM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MRAM器件还包括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位于所述第一MTJ以及所述第一通孔之间,所述保护结构还位于所述第二MTJ以及所述第二通孔之间,且所述保护结构覆盖各所述第一MTJ的裸露表面以及各所述第二MTJ的裸露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MRAM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MRAM器件还包括刻蚀停止结构,所述刻蚀停止结构位于所述保护结构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所述刻蚀停止结构还位于所述保护结构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MRAM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区还包括多个虚拟器件,所述虚拟器件包括叠置的第五金属线以及第三MTJ,所述虚拟器件还包括第六金属线,所述第六金属线位于所述第三MTJ的远离所述第五金属线的一侧。9.一种MRAM器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基底,所述基底包括衬底以及位于所述衬底的裸露表面上的第一介质子层,所述第一介质子层包括多个第一金属线以及多个第三金属线;在所述第一金属线的裸露表面上形成第一MTJ,且在所述第三金属线的裸露表面上形成第二MTJ,所述第二MTJ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预定阈值;在形成有所述第一MTJ以及所述第二MTJ的所述基底的裸露表面上形成第二介质子层;至少在所述第二介质子层中形成多个第一通孔、多个第二金属线、多个第二通孔以及
多个第四金属线,所述第二金属线位于所述第一MTJ的远离所述第一金属线的一侧,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金属线与所述第一MTJ之间,所述第四金属线位于所述第二MTJ的远离所述第三金属线的一侧,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四金属线与所述第二MTJ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金属线的裸露表面上形成第一MTJ,且在所述第三金属线的裸露表面上形成第二MTJ,包括:在所述基底的裸露表面上依次形成预备缓冲层、MTJ堆叠层以及第一掩膜层;以所述第一掩膜层为掩膜,依次刻蚀所述MTJ堆叠层以及所述预备缓冲层,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世坤,王跃锦,郑泽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驰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