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前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8796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包括前副车架、引导构件、地板以及电池,前副车架布置于车辆的前部舱室的下部分,所述前副车架配置为支撑一个或更多个前部部件,引导构件附接到前围板的下部分,所述前围板划分出前部舱室和乘客舱室,所述引导构件包括朝向车辆底部向下倾斜的倾斜壁,地板连接到前围板,电池布置在所述地板下方,其中,所述引导构件位于所述电池的前面。前面。前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前部结构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享有2021年12月13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

2021

0178005号的权益,该申请在此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前部结构。

技术介绍

[0004]通常,车辆包括车身和底盘。底盘是安装发动机、动力总成、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以及悬架系统的框架。车身包括主车身、外部车身以及内部车身。
[0005]底盘包括主车架和副车架。副车架包括布置在车身的前部分下方的前副车架以及布置在车身的后部分下方的后副车架。前副车架可以支撑前部部件(发动机、变速器、电机、变速箱等),并且可以用于促进载荷的传递,同时确保车辆的结构刚度。需要安装前副车架以确保车辆的基本性能,例如耐撞性,噪声、振动和不平顺性(noise vibration and harshness,NVH)以及行驶和操纵性能(ride and handling,R&H)。
[0006]车辆可以包括由前围板划分的前部舱室和乘客舱室,并且前部部件可以布置于前部舱室。
[0007]电动车辆可以包括布置在地板下方的电池,电机、变速箱等可以布置于前部舱室。
[0008]新一代电动车辆往往会增加乘客舱室的空间,以实现自动驾驶和创新的用户体验,相应地,前部舱室的空间可能会相对减少。
[0009]当前部舱室的空间减小时,在正面碰撞中用于吸收冲击能量的空间可能也会减小。因此,在正面碰撞期间,前副车架和前部舱室可能会直接与电池的前端相撞,有可能会由于电池损坏而导致火灾危险。
[0010]本背景部分中描述的上述信息是为了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构思的背景而提供的,并且可以包括不被认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技术构思。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具体实施方案涉及一种这样的车辆前部结构,该车辆前部结构配置为将在正面碰撞中产生的冲击能量转换为动能。
[001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完整地保持由现有技术所实现的优点。
[001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其配置为将在正面碰撞中产生的冲击能量转换为动能,从而使车辆的前部舱室中用于吸收冲击能量的空间最小化。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车辆前部结构可以包括前副车架、引导构件、地板以及电池,所述前副车架布置于车辆的前部舱室的下部分,并且支撑至少一个前部部件,所述引导构件附接到前围板的下部分,通过所述前围板划分出所述前部舱室和乘客舱室,所述引导
构件包括朝向车辆底部向下倾斜的倾斜壁,地板连接到前围板,电池布置在所述地板下方。所述引导构件可以位于所述电池的前面。
[0015]由于具有倾斜壁的引导构件位于电池的前面,因此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期间,前副车架和前部部件可以沿着引导构件的倾斜壁朝向车辆底部移动,并因此可以防止前副车架和前部部件与电池的前端相撞。
[0016]所述引导构件可以直接附接到所述电池的前端。
[0017]由于引导构件直接附接到电池的前端,因此引导构件可以更安全地保护电池的前端免受外部冲击/碰撞。
[0018]车辆前部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附接到所述前围板的下部分的安装支架,所述引导构件可以通过紧固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
[0019]由于引导构件通过安装支架安装于前围板的下部分,因此引导构件可以牢固地支撑于车身的前围板。
[0020]所述引导构件连同所述前副车架的后安装件可以通过第一螺栓结合到所述安装支架。
[0021]由于引导构件连同前副车架的后安装件结合到安装支架,因此引导构件和前副车架的后安装件可以牢固地支撑于车身的前围板。
[0022]所述引导构件可以具有上空腔,所述前副车架的后安装件容纳于所述上空腔。
[0023]由于前副车架的后安装件容纳于引导构件的上空腔,因此引导构件和前副车架的后安装件可以更稳定地安装于安装支架。
[0024]所述引导构件的中央部分连同所述前副车架的后安装件可以通过第一螺栓结合到所述安装支架,并且引导构件的每个边缘可以通过第二螺栓结合到安装支架。
[0025]因此,前副车架的后安装件可以通过引导构件结合到安装支架,使得可以提高前副车架的后部安装刚度,引导构件可以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结合到安装支架,使得可以提高引导构件的安装刚度。
[0026]所述引导构件可以沿车辆的横向方向延伸,并且引导构件在车辆的横向方向上可以具有相同的截面。
[0027]引导构件可以是通过挤出工艺制造的挤出产品。由于引导构件是通过挤出工艺制造的,因此可以降低其制造成本并且可以提高其质量。
[0028]所述电池可以具有设置在其前部分的高压连接器,并且两个引导构件可以对称地布置在所述高压连接器的两侧。
[0029]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的情况下,两个引导构件可以更安全地保护电池的高压连接器,并且前副车架和前部部件可以沿着两个引导构件的倾斜壁以平衡方式移动。特别地,前副车架和前部部件可以避免与电池的高压连接器相撞。
[0030]所述引导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顶壁、前壁、后倾斜壁以及后壁,所述前壁从顶壁的前端延伸,所述后倾斜壁从顶壁的后端倾斜地延伸,所述后壁从后倾斜壁延伸,所述倾斜壁可以从前壁的底端倾斜地延伸到后壁的底端。
[0031]所述引导构件可以包括限定于其中的内部空腔,并且所述引导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内部空腔的多个内肋。
[0032]多个内肋可以在所述引导构件的高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每个内肋可以在车
辆的纵向方向上延伸。
[0033]所述引导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朝向所述前围板突出的突出部。
[0034]所述突出部可以包括设置于其中的内肋、以及由所述内肋划分的多个空腔。
[0035]因此,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的情况下,传递到引导构件的载荷可以在电池之前传递到前围横向下构件。因此,引导构件的位置可以通过突出部适当地调整以抵抗冲击载荷。特别地,可以防止引导构件逆时针转动并且由于冲击载荷而变形。即,当冲击载荷施加到引导构件时,引导构件的位置可以由突出部稳定地保持。
[003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案,车辆前部结构可以包括:一对前纵梁、前横梁、前副车架以及引导构件,其中,前横梁连接所述一对前纵梁,前副车架布置在所述前横梁下方并且支撑前部部件,引导构件附接到前围板的下部分,通过所述前围板划分出前部舱室和乘客舱室,并且所述引导构件包括朝向车辆底部向下倾斜的倾斜壁。所述前横梁可以邻近所述前部部件的上部分,并且前横梁可以设置为高于前部部件的重心。
[0037]前横梁可以与前部部件的重心间隔开预定距离。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期间,由于冲击能量可以传递到前横梁,因此前横梁可能会与前部部件的上部分相撞。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期间,当前横梁与前部部件的上部分相撞时,由前横梁引起的反作用力可以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包括:前副车架,其布置于车辆的前部舱室的下部分,所述前副车架配置为支撑一个或更多个前部部件;引导构件,其附接到前围板的下部分,所述前围板划分出前部舱室和乘客舱室,所述引导构件包括朝向车辆底部向下倾斜的倾斜壁;地板,其连接到前围板;以及电池,其布置在所述地板下方,其中,所述引导构件位于所述电池的前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所述引导构件直接附接到所述电池的前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进一步包括附接到所述前围板的下部分的安装支架,其中,所述引导构件通过紧固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所述引导构件连同所述前副车架的后安装件通过第一螺栓结合到所述安装支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所述引导构件具有上空腔,所述前副车架的后安装件容纳于所述上空腔。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所述引导构件的中央部分连同所述前副车架的后安装件通过第一螺栓结合到所述安装支架;所述引导构件的每个边缘通过第二螺栓结合到安装支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所述引导构件沿车辆的横向方向延伸;所述引导构件在车辆的横向方向上具有相同的截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所述电池具有设置在前部分的高压连接器;两个引导构件对称地布置在所述高压连接器的两侧。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所述引导构件进一步包括顶壁、前壁、后倾斜壁以及后壁,所述前壁从顶壁的前端延伸,所述后倾斜壁从顶壁的后端倾斜地延伸,所述后壁从后倾斜壁延伸;所述倾斜壁从前壁的底端倾斜地延伸到后壁的底端。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所述引导构件包括:限定于所述引导构件中的内部空腔;以及设置于所述内部空腔的多个内肋。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多个内肋在所述引导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智雄
申请(专利权)人:起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