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高含水有机肥的卧式转筒造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8796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适用于高含水有机肥的卧式转筒造粒机,机座上设有动力传动系统带动的旋转筒体,特征是,旋转筒体采用同轴心设置的内旋转筒体与外旋转筒体构成的双旋转筒体;其中内旋转筒体由直筒部分和截锥形部分连接构成,截锥形部分远离直筒部分的一端直径逐渐缩小,构成末端;直筒部分远离截锥形部分的一端为进料端;进料端的进料口处设有进料溜槽和第一推料螺旋;内旋转筒体截锥形部分的末端设有通向外旋转筒体的导拽螺旋;外旋转筒体内设有与第一推料螺旋工作方向相反的第二推料螺旋;外旋转筒体的另一端设有卸料箱。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适用于有机肥料的生产,也适用于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和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生产;而且动力消耗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含水有机肥的卧式转筒造粒机,用于有机废弃 物—发酵处理后的禽畜排泄物和植物残渣的无害化,资源化的深处理。涉及到处理后(发酵等)有机废弃物被直接生产成颗粒有机肥料的

技术介绍
有机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最终目的是使这些有机废弃物变成有利于社 会再生产的有用资源。 一般有机散肥需要经过造粒工艺制成颗粒状的商品肥。现有技术中有机肥的造粒工艺有两种其一是范成法,即粉料在粘接剂 (水等)表面张力和综合机械运动力,物料本身重力作用下自然形成规则的 圆球颗粒。范成法工艺在比重较大成球性较好的多元素无机肥造粒上效果理 想。其二是仿形法,即利用模具挤压粉料形成柱状或片状或近似圆球颗粒。 由于有机废弃物含水高,粗纤维含量多,比重小成球性差,用范成法造粒非 常困难。现在对有机废弃物这类物料普遍采用挤压成粒的仿形法工艺,但此 种颗粒流动性不理想,特别不利于机械化施肥,用户也普遍不喜欢,且工厂 规模相同时较范成法工艺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也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高含水有机散肥成 球的卧式转筒造粒机,是一种经济适用的,用范成法造粒的适合于高含水有4机散肥造粒的卧式转筒造粒机。本专利技术就是通过设备改变把范成法引入处理 后(发酵等)有机废弃物直接生产颗粒有机肥料的工艺成为可能,不仅适用 于有机肥料的生产,也适用于生物有机肥、复合^t生物肥料和有机无机复混 肥料的生产;而且动力消耗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高含水有机散肥的卧式转筒造粒机,机 座上设有动力传动系统带动的与基础水平面具有正倾角(以卸料箱中心为基 点)的旋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筒体是采用同轴心设置的内旋转 筒体与外旋转筒体构成的双旋转筒体;其中的内旋转筒体由直筒部分和截锥 形部分(也称为"圆锥区")连接构成,该截锥形部分远离直筒部分的一端 直径逐渐缩小,构成末端;该直筒部分远离截锥形部分的一端为进料端;该 进料端的进料口处设有进料溜槽和第一推料螺旋;该内旋转筒体截锥形部分 的末端设有通向外旋转筒体的导拽螺旋;所述外旋转筒体内设有与第一推料 螺旋工作方向相反的第二推料螺旋;所述外旋转筒体的另一端(在内旋转筒 体进料口位置)设有卸料箱。使用时,高含水有机散肥通过进料溜槽和第一推料螺旋,进入内旋转筒 体,在第一推料螺旋施加的旋转推力和轴向压力作用下,高含水有机散肥在 旋转推力和轴向压力下向内旋转筒体的截锥形部分作公转和自转及直线移 动,由于圓锥区直径逐渐变小,颗粒会一边长大一边压紧形成紧密的圓形颗 粒。该截锥形部分构成散肥的成球区。然后,圓形颗粒及部分尚未成球的高 含水有机散肥粉料在导拽螺旋的引导下进入外旋转筒体并对成球起辅助作 用。在外旋转筒体内的第二推料螺旋的推力和旋转力的作用下,除了继续形 成圆形颗粒(成球)的造粒过程外,还将使圆形颗粒的表面变得光滑,该区域构成物料的成球修光区。完成整个造粒过程的物料经卸料箱排出。进入下 道干燥工序。所述的内旋转筒体的截锥形部分的筒体锥度为6°~ 10°。所述外旋转筒体轴线与基础水平面正倾角角度为0.5。 ~ 2。。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带动的、同轴心设置的、内旋转筒体与外旋转筒体构成的双4t转筒体,具体可以釆用以下结构参照图1:外旋转筒体4外缘装有与筒体同一中心的支承滚圈7两道, 支承滚圈7由挡托轮副9支承双旋转筒体3, 4的载荷及约束双旋转筒体3, 4绕固定中心緩慢旋转。外旋转筒体4外缘还装有与筒体同一中心的被动齿 轮圏5,电机通过减速才几(构成的动力传动系统)驱动主动齿轮8再驱动净皮 动齿轮圈5,使双旋转筒体3, 4跟着旋转。当特殊需要时还可在内外旋转筒体3, 4内装置特殊粘接剂喷头。本专利技术的设备把范成法引入的处理和造粒工艺,使有机废弃物直接生产 颗粒有机肥料的工艺成为可能,不仅适用于有机肥料的生产,也适用于生物 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和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生产;而且动力消耗低。 附图说明图1为卧式转筒造粒机示意图。图2、图3分别为图1的横剖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适用于高含水有机肥的卧式转筒造粒机,参照图1 图3:机座上设有动 力传动系统带动的、同轴心设置的内旋转筒体3与外旋转筒体4构成的双旋 转筒体。其中,外旋转筒体4外缘装有与筒体同一中心的支承滚圈7两道,支承滚圈7由挡托轮副9支承双旋转筒体3, 4的载荷及约束双旋转筒体3, 4绕固定中心緩慢旋转。外旋转筒体4外缘还装有与筒体同 一中心的被动齿 轮圈5,电机通过减速机(构成动力传动系统)驱动主动齿轮8再驱动被动 齿轮圈5使双旋转筒体3, 4跟着緩慢旋转起来。内旋转筒体3直筒部分内 缘装有推料螺旋将经进料溜槽2进入的高含水有机散肥迅速推入圆锥成球 区,推料螺旋同时还给与高含水有机散肥旋转推力和轴向压力,另外在圓锥 成球区圓锥面对高含水有机散肥接触点反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使高含水有 机散肥粉料中的大量较大粉粒成为芯核自转起来,当高含水有机散肥粉料被 旋转中圓锥筒带动公转时又在粘接剂(水等)表面张力作用下向自转的芯核 表面层层敷着使芯核长大,由于圆锥区直径逐渐变小,颗粒会一边长大一边 压紧形成紧密的圓形颗粒,然后,圆形颗粒及部分尚未成球的高含水有机散 肥粉料在导拽螺旋6的引导下进入外旋转筒体4并对颗粒成球起辅助作用。 外旋转筒体4内缘装有推料螺旋,除了继续增强高含水有机散肥粉料和已成 球圆形颗粒的旋转力外并把物料迅速推入圓筒成球修光区继续造粒过程,完 成整个造粒过程的物料经卸料箱l排出进入下道干燥工序,当特殊需要时还 可在内外旋转筒体3, 4内装置特殊粘接剂喷头。(发酵等处理后)高含水有机散肥经进料溜槽2进入内旋转筒体3推料 螺旋迅速将(发酵等处理后)高含水有机散肥推入圆锥成球区,推料螺旋同 时还给(发酵等处理后)高含水有机散肥以旋转推力和轴向压力,另外在圆 锥成球区圓锥面对(发酵等处理后)高含水有机散肥接触点反作用力的共同 作用下使粉料中的大量较大粉粒成为芯核自转起来,当高含水有机散肥粉料 被旋转中圓锥筒带动公转时又在粘接剂(水等)表面张力作用下向自转的芯核表面层层敷着使芯核长大,由于圆锥区直径逐渐变小,颗粒会一边长大一 边压紧形成紧密的圆形颗粒,然后,圓形颗粒及部分尚未成球的高含水有机 散肥粉料在导拽螺旋6的引导下进入外旋转筒体4并对颗粒成球起辅助作用。外旋转筒体4内缘装有推料螺旋,除了继续增强高含水有机物料粉料和已成球圓形颗粒的旋转力外并把物料迅速推入圆筒成球修光区继续造粒过 程,完成整个造粒过程的物料经卸料箱l排出进入下道干燥工序。8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高含水有机肥的卧式转筒造粒机,机座上设有动力传动系统带动的旋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筒体是采用同轴线设置的内旋转筒体与外旋转筒体构成的双旋转筒体;其中的内旋转筒体由直筒部分和截锥形部分连接构成,该截锥形部分远离直筒部分的一端直径逐渐缩小,构成末端;该直筒部分远离截锥形部分的一端为进料端;该进料端的进料口处设有进料溜槽和第一推料螺旋;该内旋转筒体截锥形部分的末端设有通向外旋转筒体的导拽螺旋;所述外旋转筒体内设有与第一推料螺旋工作方向相反的第二推料螺旋;所述外旋转筒体的另一端设有卸料箱。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含水有机肥的卧式转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高含水有机肥的卧式转筒造粒机,机座上设有动力传动系统带动的旋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筒体是采用同轴线设置的内旋转筒体与外旋转筒体构成的双旋转筒体;其中的内旋转筒体由直筒部分和截锥形部分连接构成,该截锥形部分远离直筒部分的一端直径逐渐缩小,构成末端;该直筒部分远离截锥形部分的一端为进料端;该进料端的进料口处设有进料溜槽和第一推料螺旋;该内旋转筒体截锥形部分的末端设有通向外旋转筒体的导拽螺旋;所述外旋转筒体内设有与第一推料螺旋工作方向相反的第二推料螺旋;所述外旋转筒体的另一端设有卸料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先贵黄光国王一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