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封闭式检测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8768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封闭式检测装置,包括:样本接收部,用于接收待检测样本;反应/检测部,通过耦合件与样本接收部密封连接,且样本接收部与反应/检测部之间形成有耦合通道,反应/检测部用于对待检测样本进行生物、化学和/或物理反应以及结果检测;耦合通道在非使用状态时关闭以使样本接收部与反应/检测部不相连通,而在检测状态时可被动开启以使样本接收部与反应/检测部相连通,且样本接收部中的物质能主动地通过耦合通道导入反应/检测部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小巧、便于加工制造、成本较低,且操作简单、配套设备便携,可一站式完成生物样本内靶标组分进行定性检测,尤其适用于现场检测,也可用于高通量检测应用。也可用于高通量检测应用。也可用于高通量检测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封闭式检测装置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是关于一种用于检测生物样本内靶标组分的全封闭式检测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以SARS、MERS、SARS

COV

2等为代表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和以艾滋病、梅毒等为代表的性传播疾病都由感染病原微生物导致。此类病患的样本危险性大,在样本采集、存储运输和检测环节中如果处置不当,极易引起接触人群的感染;同时,这些病患隐蔽性强,主要靠检测结果来识别。
[0003]目前,在临床检验实验室的检验操作过程中,样本的前处理和反应过程基本都裸露在空气中,样本间交叉污染和操作人员被感染风险一直存在。而对于POCT(point

of

care testing,即时检验)现场快速检测设备中,上述问题尤为突出。
[0004]虽然基于微流控的全集成反应芯片可以有效减少这一风险,但微流控芯片普遍成本较高,且所需配套设备较为复杂,目前难以实现大范围的推广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封闭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样本接收部,用于接收待检测样本;反应/检测部,通过耦合件与所述样本接收部密封连接,且所述样本接收部与所述反应/检测部之间形成有耦合通道,所述反应/检测部用于对待检测样本进行生物、化学和/或物理反应以及结果检测;所述耦合通道在非使用状态时关闭以使所述样本接收部与所述反应/检测部不相连通,而在检测状态时可被动开启以使所述样本接收部与所述反应/检测部相连通,且所述样本接收部中的物质能主动地通过所述耦合通道导入所述反应/检测部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接收部包括样本腔,所述样本腔包括:样本接收腔,为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的中空结构,用于接收待检测样本;第一封闭部,密封连接在所述样本接收腔的敞口端;第一穿刺部,连接在所述样本接收腔的封闭端,且所述第一穿刺部的内孔和样本接收腔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穿刺部的内孔形成耦合通道;第一保护部,包覆在所述第一穿刺部的外部且与所述样本接收腔的封闭端密封连接;由此,所述样本接收腔、第一封闭部、第一穿刺部和第一保护部之间形成封闭腔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封闭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检测部包括检测腔,所述检测腔通过耦合件与所述样本腔密封连接,且所述检测腔与所述样本腔之间形成有耦合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封闭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检测部包括反应腔和检测腔,所述反应腔通过耦合件与所述样本腔密封连接,所述反应腔与所述样本腔之间形成有耦合通道,所述反应腔用于对待检测样本进行生物、化学和/或物理反应,并形成中间反应产物;所述检测腔通过耦合件与所述反应腔密封连接,所述检测腔与所述反应腔之间形成有耦合通道,所述检测腔用于对中间反应产物进行结果检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封闭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为多个,所述样本腔与所述初级反应腔通过耦合件密封连接,且所述样本腔与所述初级反应腔之间形成有耦合通道;各所述反应腔通过耦合件顺次密封连接,且相邻两所述反应腔之间形成有耦合通道;所述检测腔与所述末级反应腔通过耦合件密封连接,且所述检测腔与所述末级反应腔之间形成有耦合通道。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全封闭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包括:样本反应腔,为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的中空结构;第二封闭部,密封连接在所述样本反应腔的敞口端;第二穿刺部,连接在所述样本反应腔的封闭端,且所述第二穿刺部的内孔和所述样本反应腔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二穿刺部的内孔形成耦合通道;第二保护部,包覆在所述第二穿刺部的外部且与所述样本反应腔的封闭端密封连接;由此,所述样本反应腔、第二封闭部、第二穿刺部和第二保护部之间形成封闭腔室。7.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全封闭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腔包括:样本检测腔,为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的中空结构;第三封闭部,所述密封连接在所述样本检测腔的敞口端。
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刘欠洋宋克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青元开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