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件装置及光伏轨道安装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876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卡件装置,包括:具有面向光伏轨道的第一装配面和面向轨道连接件的第二装配面的装配部;弹性压紧部,弹性压紧部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装配面,弹性压紧部的第二端向远离第一装配面的方向延伸,弹性压紧部面向第一装配面的一面与第一装配面之间的压紧夹角为锐角,以使得光伏轨道沿由弹性压紧部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滑入轨道连接件时,光伏轨道的轨道板下压弹性压紧部;弹性卡紧部,设置在第二装配面,与轨道连接件的卡槽卡接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卡件装置与光伏轨道和轨道连接件安装无需辅助工具,且无需标记紧固位置,即可实现光伏轨道与轨道连接件的快速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光伏轨道安装结构。一种光伏轨道安装结构。一种光伏轨道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卡件装置及光伏轨道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系统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卡件装置及光伏轨道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相邻两个光伏轨道安装于轨道连接件上,以实现各个光伏轨道的连接,而光伏轨道与轨道连接件之间的安装固定,目前采用自攻钉紧固方式和螺钉紧定紧固方式。但是,这两种方式均需通过提前标记好紧固位置,以保证光伏轨道和轨道连接件的相对位置,并且均需要其他辅助工具用于自攻钉紧固或螺钉的紧固。因此,使得光伏轨道与轨道连接件的安装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0003]因此,如何实现光伏轨道与轨道连接件的快速安装,以提高光伏轨道与轨道连接件的安装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件装置,实现了光伏轨道与轨道连接件的快速安装,提高了光伏轨道与轨道连接件的安装效率。
[0005]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卡件装置的光伏轨道安装结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卡件装置,用于实现光伏轨道和轨道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包括:
[0008]装配部,所述装配部具有面向所述光伏轨道的第一装配面以及面向所述轨道连接件的第二装配面;
[0009]弹性压紧部,所述弹性压紧部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装配面,所述弹性压紧部的第二端向远离所述第一装配面的方向延伸,所述弹性压紧部面向所述第一装配面的一面与所述第一装配面之间的压紧夹角为锐角,以使得所述光伏轨道沿由所述弹性压紧部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滑入所述轨道连接件时,所述光伏轨道的轨道板下压所述弹性压紧部;
[0010]弹性卡紧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装配面,用于与所述轨道连接件的卡槽卡接配合。
[0011]可选地,在上述卡件装置中,所述弹性卡紧部包括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所述第一弹臂和所述第二弹臂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二装配面,另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装配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弹臂和所述第二弹臂分别卡接于所述卡槽的两个相对的卡接侧壁。
[0012]可选地,在上述卡件装置中,所述第一弹臂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装配面,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的连接处形成用于卡接所述卡接侧壁的第一卡接位;
[0013]所述第二弹臂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装配面,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卡接部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卡接部的连接处形成卡接另一所述卡接侧壁的第二卡接位;
[0014]所述第一卡接位与所述第二卡接位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两个相对的所述卡接侧壁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一卡接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卡接部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卡接位与所述第二卡接位之间的距离。
[0015]可选地,在上述卡件装置中,所述第一卡接部的第二端连接有第一导向部,且与所述第一导向部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卡接部的第二端连接有第二导向部,且与所述第二导向部的第一端相连接;
[0016]所述第一导向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导向部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不大于两个相对的所述卡接侧壁之间的距离。
[0017]可选地,在上述卡件装置中,所述弹性压紧部的第二端的端面还包括突刺部,所述突刺部包括间隔布置的多个凸起。
[0018]可选地,在上述卡件装置中,所述弹性压紧部的数量为两个,且沿所述光伏轨道的延伸方向分布于所述第一装配面的两端,且两个所述弹性压紧部对应的所述压紧夹角的开口方向相对布置。
[0019]可选地,在上述卡件装置中,所述第一装配面还包括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阻挡所述光伏轨道在所述轨道连接件上的移动,所述定位部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装配面,另一端远离所述第一装配面方向延伸,且所述定位部在所述光伏轨道的安装方向上,位于所述弹性压紧部的下游。
[0020]可选地,在上述卡件装置中,所述定位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部位于两个所述弹性压紧部的之间,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面的两侧。
[0021]可选地,在上述卡件装置中,两个所述定位部位于同一平面上。
[0022]本技术提供的卡件装置,用于实现光伏轨道和轨道连接件的快速装配,使用时将设置在装配部的第二装配面的弹性卡紧部卡接在轨道连接件的卡槽内,以使弹性卡紧部产生弹性形变,使得弹性卡紧部与轨道连接件之间产生的卡紧力,从而使得本技术提供的卡件装置固定于轨道连接件上。
[0023]待弹性卡紧部与卡槽装配完毕后,将光伏轨道沿设置在装配部的第一装配面的弹性压紧部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滑入轨道连接件,以使光伏轨道的轨道板下压弹性压紧部。因为弹性压紧部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装配面,弹性压紧部的第二端向远离第一装配面的方向延伸,同时弹性压紧部面向第一装配面的一面与第一装配面之间有压紧夹角,且压紧夹角为锐角。因此,光伏轨道的轨道板下压弹性压紧部时,弹性压紧部产生弹性形变,使弹性压紧部与光伏轨道的轨道板之间产生压紧力,从而限制了滑入轨道连接件的光伏轨道与轨道连接件的相对位移,实现了光伏轨道与轨道连接件的固定安装。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卡件装置与光伏轨道和轨道连接件安装无需使用其他辅助工具,且在装配过程无需标记紧固位置,即可保证光伏轨道与轨道连接件安装的精确度。因此,本技术提供的卡件装置实现了光伏轨道与轨道连接件的快速安装,提高了光伏轨道与轨道连接件的安装效率。
[0025]一种光伏轨道安装结构,包括光伏轨道和轨道连接件,所述光伏轨道和所述轨道连接件之间通过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卡件装置安装固定。
[0026]可选地,在上述光伏轨道安装结构中,所述卡件装置为一体冲压制造而成,和/或,
[0027]所述卡件装置的材料为不锈钢/弹簧钢。
[0028]本技术提供的光伏轨道安装结构,由于具有上述卡件装置,因此兼具上述卡件装置的所有技术效果,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卡件装置与轨道连接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卡件装置连接光伏轨道和轨道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卡件装置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3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卡件装置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003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卡件装置结构的左视示意图;
[0035]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公开的卡件装置连接光伏轨道和轨道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件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光伏轨道(20)和轨道连接件(30)之间的连接,包括:装配部(100),所述装配部(100)具有面向所述光伏轨道(20)的第一装配面(110)以及面向所述轨道连接件(30)的第二装配面(120);弹性压紧部(200),所述弹性压紧部(200)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装配面(110),所述弹性压紧部(200)的第二端向远离所述第一装配面(110)的方向延伸,所述弹性压紧部(200)面向所述第一装配面(110)的一面与所述第一装配面(110)之间的压紧夹角(210)为锐角,以使得所述光伏轨道(20)沿由所述弹性压紧部(200)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滑入所述轨道连接件(30)时,所述光伏轨道(20)的轨道板(21)下压所述弹性压紧部(200);弹性卡紧部(300),设置于所述第二装配面(120),用于与所述轨道连接件(30)的卡槽(31)卡接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紧部(300)包括第一弹臂(310)和第二弹臂(320),所述第一弹臂(310)和所述第二弹臂(320)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二装配面(120),另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装配面(120)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弹臂(310)和所述第二弹臂(320)分别卡接于所述卡槽(31)的两个相对的卡接侧壁(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臂(310)包括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一卡接部(312),所述第一连接部(31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装配面(120),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卡接部(312)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部(311)与所述第一卡接部(312)的连接处形成用于卡接所述卡接侧壁(32)的第一卡接位(313);所述第二弹臂(320)包括第二连接部(321)和第二卡接部(322),所述第二连接部(32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装配面(120),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卡接部(322)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部(321)与第二卡接部(322)的连接处形成卡接另一所述卡接侧壁(32)的第二卡接位(323);所述第一卡接位(313)与所述第二卡接位(323)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两个相对的所述卡接侧壁(32)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一卡接部(31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栋全茅述焰纪至鑫林旭龙
申请(专利权)人:清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