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超声微量移液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超声微量移液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3495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声微量移液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移液装置包括源载液孔板、目标载液孔板及超声移液组件,超声移液组件包括超声换能组件及负压吸液组件,其中超声换能组件包括超声波换能器以及处于超声波换能器的换能头与源载液孔板的底面之间的耦合液,负压吸液组件包括吸液头,吸液头的吸液面能够被驱动与源载液孔板的底面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能够防止刚放置的源载液孔板底面产生的凝露混杂空气杂质对超声移液的移液量造成不利影响,也即提高超声移液量的精确度,另一方面则能够防止源载液孔板的底面在超声移液后残留耦合液污染冷藏装置甚至冻结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体自动化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超声微量移液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微量移液是生物学、化学、医学等领域中科学研究和生产检测的重要环节,是实验过程的基础操作内容。微量移液的精准度对科研成果的发现、检测结果的精确度以及产品性能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一种机械化、全自动化、以及高通量移液方式的迫切需求使得自动化移液工作站应运而生。

2、基于多通道移液模块的自动化移液工作站由于具有定量精准、自动化程度高、摆脱人工操作、可实现高通量等优势,成为了当前主流的移液操作范式。但是,不管是基于活塞式原理的移液器,还是基于电磁阀、压电驱动、电场、磁场和光的各种移液技术,都需要利用吸头、毛细管、喷嘴等移液头进行移液,移液头需要与液体直接接触,存在样品残留和交叉污染的风险,样品损耗量也大,并且在高精度移液中,吸头、毛细管、喷嘴等移液头孔径很小,存在容易堵塞的问题,另外,移液头大都是一次性耗材,大量使用成本高且污染环境。

3、近年来利用聚焦超声波的非接触式移液技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非接触式超声移液技术利用超声波直接将液滴从母液容器中喷射到目标容器,无需移液头辅助,液滴在转移过程中不会与任何其他媒介接触,具有无液体粘附及残留,无交叉污染,降低耗材费用,移液速度快,同时具有纳升级以上超高移液精度,节约试剂成本,保持生物大分子的生物活性等优势,具有十分巨大的应用前景。

4、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超声移液装置及方法,其中的超声换能单元与源载液孔板之间设置超声耦合单元实现能量的最大限度传播并实现散热,其中的超声耦合单元的耦合液多采用去离子水,在移液过程中及完成后,源载液孔板(孔板)的底壁上将不可避免地残留耦合液,源载液孔板在使用完毕后需要被回收存储于冷藏装置内,残留的耦合液会污染冷藏装置甚至出现冻结,对该源载液孔板的后续取用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在源载液孔板从冷藏装置内取出后其底壁上会与外部空气接触产生凝露,这部分凝露混合杂质将对超声移液造成不利影响,进而降低移液量的精确度,基于此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声微量移液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源载液孔板的底面上残留超声耦合液或者产生凝露,易污染冷藏装置甚至出现冻结现象、降低移液量的精确度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声微量移液装置,包括源载液孔板、处于所述源载液孔板上方且与之相对设置的目标载液孔板以及处于所述源载液孔板下方的超声移液组件,所述超声移液组件包括超声换能组件及负压吸液组件,其中所述超声换能组件包括超声波换能器以及处于所述超声波换能器的换能头与所述源载液孔板的底面之间的耦合液,所述负压吸液组件包括吸液头,所述吸液头的吸液面能够被驱动与所述源载液孔板的底面接触。

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吸液组件还包括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与所述吸液头的出口连通以将所述吸液头吸收的液体由负压气流中分离并存储;和/或,

4、所述超声换能组件还包括供液溢流壳体以及供回液组件,所述供液溢流壳体包括进液管以及液体回收壳,所述进液管具有顶部开口,所述超声波换能器组装于所述进液管内且所述换能头处于所述顶部开口内,所述换能头与所述顶部开口之间形成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环绕所述换能头间隔设置,所述出液口溢流的液体能够落入所述液体回收壳内,所述供回液组件能够将耦合液供入所述进液管内并将所述液体回收壳内的耦合液回收形成循环。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供回液组件包括储液瓶、蠕动泵、负压脱气瓶,所述储液瓶、蠕动泵、负压脱气瓶、进液管、液体回收壳依次管路连接形成液体循环回路,其中,所述负压脱气瓶能够利用负压作用于流经其内的耦合液,以消除该耦合液内混合的气体。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脱气瓶的出口与所述进液管进口之间的管路上还串接有温控部件,所述温控部件用于调整进入所述进液管内的耦合液的温度处于目标温度范围。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气液路转接件,其上集成有气路接头及液路接头,其中,所述气路接头用于将负压源与所述负压吸液组件、负压脱气瓶连通,所述液路接头用将所述温控部件与所述负压脱气瓶及进液管连通。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气路接头还用于将所述负压源与所述储液瓶形成连通。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超声微量移液装置还包括用于所述源载液孔板及目标载液孔板进出所述内部容置空间的孔板通行口,所述孔板通行口的内侧设有静电消除组件,所述静电消除组件能够消除进入所述孔板通行口处的所述源载液孔板及目标载液孔板上的静电;和/或,

10、所述目标载液孔板可拆卸地组装于目标板支架上,所述目标板支架能够被控制上下翻转,且所述目标板支架与所述目标载液孔板的底面之间具有高压电网,以在所述目标载液孔板处于移液工况下时通电产生对超声移液组件的液滴的吸附力。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载液孔板能够被控制上下翻转,所述静电消除组件具有两组,两组所述静电消除组件上下间隔设置,其中处于上方的所述静电消除组件能够升降;和/或,

12、所述超声微量移液装置还包括正压气路组件,用于提供正压气流至所述静电消除组件内以形成正负离子气流。

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如上述的超声微量移液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4、控制用于组装目标载液孔板的目标板支架和/或用于组装源载液孔板的源板支架伸出孔板通行口;

15、将目标载液孔板置于所述目标板支架上,和/或,将源载液孔板置于所述源板支架上;

16、控制所述目标板支架和/或源板支架回缩,并在回缩过程中开启静电消除组件,直至所述目标板支架和/或源板支架回缩至预设目标位置,并在所述目标板支架和/或源板支架远离所述静电消除组件的作用区域后控制其停止运行;

17、当所述源板支架回缩至所述预设目标位置后,控制负压吸液组件吸附所述源载液孔板底面上形成的凝露;

18、之后,控制超声换能组件运行以实现试剂液由所述源载液孔板移液至所述目标载液孔板内;

19、移液完毕后,控制所述负压吸液组件吸附所述源载液孔板底面上残留的耦合液。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超声换能组件运行实现超声移液过程中,还控制高压电网通电。

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超声微量移液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通过设置负压吸液组件与源载液孔板的底面接触,以能够将源载液孔板的底面上的凝露或者残留的耦合液吸附干净,一方面能够防止刚放置的源载液孔板底面产生的凝露混杂空气杂质对超声移液的移液量造成不利影响,也即提高超声移液量的精确度,另一方面则能够防止源载液孔板的底面在超声移液后残留耦合液污染冷藏装置甚至冻结现象的发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微量移液装置,包括源载液孔板(3)、处于所述源载液孔板(3)上方且与之相对设置的目标载液孔板(4)以及处于所述源载液孔板(3)下方的超声移液组件(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微量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微量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微量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微量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声微量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微量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微量移液装置还包括用于所述源载液孔板(3)及目标载液孔板(4)进出所述内部容置空间的孔板通行口,所述孔板通行口的内侧设有静电消除组件(22),所述静电消除组件(22)能够消除进入所述孔板通行口处的所述源载液孔板(3)及目标载液孔板(4)上的静电;和/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声微量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9.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超声微量移液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微量移液装置,包括源载液孔板(3)、处于所述源载液孔板(3)上方且与之相对设置的目标载液孔板(4)以及处于所述源载液孔板(3)下方的超声移液组件(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微量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微量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微量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微量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声微量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刘延勇孙明来付雄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青元开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