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相色谱流动相自动补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8313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相色谱流动相自动补液装置,包括储液瓶,用于盛放流动相,所述储液瓶顶部连接有第一盖体;接收瓶顶部连接有第二盖体,所述接收瓶内壁设有用于监测所述接收瓶内腔的液位监测计;在储液瓶和接收瓶之间设有连通管路,所述连通管路的入口端密封穿过所述第一盖体并伸入所述储液瓶的底部且设有过滤头,出口端穿过所述第二盖体并伸入所述接收瓶的内腔,出口端连接有弯管,所述弯管的出口与所述接收瓶的内壁连通,所述连通管路设有电子泵控制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液相色谱流动相自动补液装置,通过实时监控流动相的液面高低进行自动补液,减少人工操作,实现分析仪器不间断进行测试。不间断进行测试。不间断进行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相色谱流动相自动补液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检测仪器补液装置
,具体地,涉及一种液相色谱流动相自动补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技术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0003]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器由于具有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及分析通量高等特点,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该技术被称为“黄金标准”。随着技术的发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搭载高通量自动进样器,能一次性存放18块96孔板,具备一次性连续自动分析1700多个生物样品而中途不需要人工操作更换样品板,可以实现高通量样品自动分析,满足大量样本分析的需求,降低成本。
[0004]由于现有技术中,分析仪器使用的流动相或者洗针液都是放置在1L、2L或者4L的溶剂瓶中,但溶剂瓶的容量有限,当实验室在连续大量样品分析过程中,需要连续不间断地长时间分析或者需要大流速分析时,通常面临流动相由于消耗量过大而不够的情况。这就需要实验人员在仪器分析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和判断是否需要添加流动相,且进样过程中手动添加流动相容易产生气泡和污染,对样品分析容易产生影响。如果进样中途暂停仪器,等液相泵停止运行后,再手动添加流动相,不仅增加了仪器的平衡时间,平衡后仪器的状态也会影响后续的样品分析,这大大限制了智能高通量分析的需求,并且在人工添加流动相时,挥发的有机试剂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0005]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技术的
技术介绍
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相色谱流动相自动补液装置,解决了上述的问题,可以实现分析仪器不间断进行测试,满足高通量自动化实验室分析的需求。
[0007]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液相色谱流动相自动补液装置,包括:
[0008]储液瓶,用于盛放流动相,所述储液瓶顶部连接有第一盖体;
[0009]接收瓶,用于对,所述接收瓶顶部连接有第二盖体,所述接收瓶内壁设有用于监测所述接收瓶内腔的液位监测计;
[0010]连通管路,所述连通管路设置在所述储液瓶和接收瓶之间,所述连通管路的入口端密封穿过所述第一盖体并伸入所述储液瓶的底部且设有过滤头,所述连通管路的出口端穿过所述第二盖体并伸入所述接收瓶的内腔,所述连通管路能够将储液瓶中的流动相推至所述接收瓶中,所述连通管路的出口端连接有弯管,所述弯管的出口与所述接收瓶的内壁连通;
[0011]其中,所述连通管路设有电子泵控制阀,还设有PLC控制器与所述电子泵控制阀连接。
[0012]进一步的,上述的液相色谱流动相自动补液装置,所述储液瓶和接收瓶均为硼硅玻璃材质。
[0013]进一步的,上述的液相色谱流动相自动补液装置,所述连通管路为倒U型结构。
[0014]进一步的,上述的液相色谱流动相自动补液装置,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均设有安全气阀。
[0015]进一步的,上述的液相色谱流动相自动补液装置,所述液位监测计的输出端与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16]进一步的,上述的液相色谱流动相自动补液装置,所述电子泵控制阀的输入端与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17]进一步的,上述的液相色谱流动相自动补液装置,所述连通管路采用聚四氟乙烯、聚乙烯或聚丙烯管材质。
[0018]进一步的,上述的液相色谱流动相自动补液装置,所述第二盖体上还设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接收瓶内腔连通。
[0019]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1、本技术所述的液相色谱流动相自动补液装置,通过实时监控流动相的液面高低进行自动补液,减少实验室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可以实现分析仪器不间断进行测试,满足高通量自动化实验分析的需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不改变现有液相色谱试验设备和流动相存储装置结构的前提下扩大了流动相的存储容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进行液相色谱实验过程中手工补加流动相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
[0021]2、本技术所述的液相色谱流动相自动补液装置,可以控制流动相液体流入接收瓶中的流速,接收瓶中的弯管可以起到引流的作用,让补加的流动相通过弯管引流到接收瓶内部侧壁缓慢流动,避免直接流至瓶底产生气泡。
[0022]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液相色谱流动相自动补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储液瓶;2、接收瓶;3、第一盖体;4、第二盖体;5、安全气阀;6、连通管路;7、弯管;8、电子泵控制阀;9、PLC控制器;10、过滤头;11、液位监测计;12、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9]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相色谱流动相自动补液装置,包括:
[0030]储液瓶1,用于盛放流动相,所述储液瓶1顶部连接有第一盖体3,储液瓶1的容积可以设为4L或者更大;
[0031]接收瓶2,用于对,所述接收瓶2顶部连接有第二盖体4,所述接收瓶2内壁设有用于监测所述接收瓶2内腔液面高度的液位监测计11;
[0032]连通管路6,所述连通管路6设置在所述储液瓶1和接收瓶2之间,连通管路6为倒U型结构,所述连通管路6的入口端密封穿过所述第一盖体3并伸入所述储液瓶1的底部且设有过滤头10,所述连通管路6的出口端穿过所述第二盖体4并伸入所述接收瓶2的内腔,所述连通管路6的出口端连接有弯管7,所述弯管7的出口与所述接收瓶2的内壁连通;连通管路6可以将储液瓶1中的流动相推至接收瓶2中,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相色谱流动相自动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瓶,用于盛放流动相,所述储液瓶顶部连接有第一盖体;接收瓶,所述接收瓶顶部连接有第二盖体,所述接收瓶内壁设有用于监测所述接收瓶内腔液面高度的液位监测计;连通管路,所述连通管路设置在所述储液瓶和接收瓶之间,所述连通管路的入口端密封穿过所述第一盖体并伸入所述储液瓶的底部且设有过滤头,所述连通管路的出口端穿过所述第二盖体并伸入所述接收瓶的内腔,所述连通管路能够将储液瓶中的流动相推至所述接收瓶中,所述连通管路的出口端连接有弯管,所述弯管的出口与所述接收瓶的内壁连通;其中,所述连通管路设有电子泵控制阀,还设有PLC控制器与所述电子泵控制阀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色谱流动相自动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瓶和接收瓶均为硼硅玻璃材质。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钟勘姜金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海科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