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护结构及盾构双层衬砌隧道
[0001]本技术涉及盾构隧道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支护结构及盾构双层衬砌隧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盾构隧道工程建设的迅猛发展,大量穿江越海的高水头、长距离、黏土条件下的盾构隧道工程正在规划或建设中。然而建造过程中盾构隧道将不可避免的承受极高的水土压力,为了保障盾构隧道安全,大量盾构双层衬砌结构的隧道开始修建。盾构双层衬砌隧道的第一层衬砌为传统管片衬砌,由多个管片块拼装成环形;第二层衬砌为通过现场浇筑的环形混凝土衬砌,也可称作内衬。但双层衬砌盾构隧道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即虽然是双层衬砌但在施工过程中仍然需要先施工拼装一层外侧的盾构管片,然后在盾构机脱出盾尾的区域通过现场浇筑施作混凝土内衬,而由于盾构机体积较大且仰拱处必须安装盾构机行驶轨道,在盾构机长度区域内没有足够的空间开展混凝土内衬的施作,导致该区段内较长时间无法提供额外支护力,从而该区段也就成为施工期内的最大风险点。这就造成了盾构双层衬砌方案能在运营期提供支护作用,却在施工期存在支护力不足和施工安全风险的问题。
技术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锚固支座(100)和至少一个支撑拱架(200);所述支撑拱架(200)呈弧形,且外壁配置为与管片块(300)的内壁贴合,当所述支撑拱架(200)设置有多个时,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拱架(200)的端部固定连接,且多个所述支撑拱架(200)围合呈弧形;所述锚固支座(100)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拱架(200)连接,另一端用于伸入并固定于所述管片块(300)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拱架(200)包括型钢拱架(210),所述型钢拱架(210)呈弧形;所述型钢拱架(210)的外壁与所述锚固支座(100)连接,且配置为与所述管片块(300)的内壁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拱架(210)包括连接板(211)、第一支撑板(212)和第二支撑板(213),所述第一支撑板(212)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13)分别与所述连接板(211)的两侧连接,且均与所述连接板(211)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212)背离所述连接板(211)的一侧与所述锚固支座(100)连接,且配置为与所述管片块(300)的内壁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拱架(200)还包括具有开口的钢板(220),所述钢板(220)呈弧形且罩设于所述型钢拱架(2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拱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飞,李文浩,李长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