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磨床用下料引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820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平面磨床用下料引导装置,属于磨床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床身,所述床身的内部设置有传送带,所述床身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床身的内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圆筒刷,所述圆筒刷与传送带相适配,所述床身的内壁顶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收集箱,所述第二收集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扇箱,所述风扇箱与第二收集箱的内部均开设有多个相对应分布的过滤孔,通过设置的以上结构,有效的避免了传统的废屑附着在传送带上会对传送带造成损害,同时避免了工作人员下次放置零件时需要清扫传送带的弊端,减少了工作人员不必要的工作量,大大的方便了用户使用。方便了用户使用。方便了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面磨床用下料引导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磨床加工领域,特指一种平面磨床用下料引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885431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平面磨床用下料引导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柱和输送面板,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有床身,所述工作平台的内部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支撑柱固定在工作平台的上表面,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滑箱的内部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砂轮鞘,所述输送面板连接在工作平台的右下端。该专利能够有效的降低运输过程中带来的冲击,从而保证废料下料位置的准确性,便于对输送面板进行调整角度,有利于对废料进行收集,能够在打磨过程对废料起到引导作用,防止装置发生卡壳现象。
[0003]以上专利存在以上不足;打磨零件时会产生较多的废屑,这时废屑会附着在传送带上,这些废屑长时间附着在传送带上,极易造成传送带的损害,同时废屑附着在传送带时,会造成下一个打磨的零件放置在传送带时,产生不平的现象,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手动清扫,增加了工作人员不必要的工作量,不便于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平面磨床用下料引导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平面磨床用下料引导装置,包括床身,所述床身的内部设置有传送带,所述床身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床身的内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圆筒刷,所述圆筒刷与传送带相适配,所述床身的内壁顶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收集箱,所述第二收集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扇箱,所述风扇箱与第二收集箱的内部均开设有多个相对应分布的过滤孔,所述风扇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吸力组件,所述第二收集箱的另一侧设置有吸入组件优选地,所述。
[0007]优选地,所述床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上,通过设置的第一支撑板,从而使得第一电机在工作时不会发生空转现象。
[0008]优选地,所述风扇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板上,通过设置的第二支撑板,从而使得第二电机在工作时不会发生空转现象。
[0009]优选地,所述床身的内壁顶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收集箱,所述第一收集箱位置位于圆筒刷与传送带之间。
[0010]优选地,所述吸力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输出端上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相对应的扇叶。
[0011]优选地,所述吸入组件包括相连通在第二收集箱内部的风管,所述风管的外部相连通有弧形吸板,所述弧形吸板的外部开设有多个相对应分布的弧形吸口。
[0012]优选地,所述床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部设置有打磨机。
[0013]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使用平面磨床用下料引导装置时,首先将需要打磨的零件放置在传送带上,启动打磨机对传送带上的零件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将零件取出后,启动传送带,传送带上散落的废屑跟随传送带移动,随后传送带上的废屑会掉入第一收集箱的内部,在需要对附着在传送带上的废屑,进行清扫时,启动第一电机,带动圆筒刷转动,由于圆筒刷与传送带相适配,可对附着在传送带上废屑进行清扫将废屑清扫至第一收集箱的内部,启动第二电机,转轴开始转动,扇叶转动,产生吸力,这时即可将散落在床身上的废屑吸入弧形吸板上开设的弧形吸口,这时废屑通过弧形吸口进入第二收集箱的内部,由于设置的过滤孔,从而使得废屑不会吸入风扇箱的内部,从而依靠重力原因停留在第二收集箱的内部,通过设置的以上结构,有效的避免了传统的废屑附着在传送带上会对传送带造成损害,同时避免了工作人员下次放置零件时需要清扫传送带的弊端,减少了工作人员不必要的工作量,大大的方便了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床身;2、固定板;3、打磨机;4、传送带;5、第一支撑板;6、第一电机;7、圆筒刷;8、第一收集箱;9、第二收集箱;10、风扇箱;11、转轴;12、扇叶;13、第二支撑板;14、第二电机;15、风管;16、弧形吸板;17、弧形吸口;18、过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0019]如图1

3,本技术的一种平面磨床用下料引导装置,包括床身1,床身1的内部设置有传送带4,床身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延伸至床身1的内部,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圆筒刷7,圆筒刷7与传送带4相适配,床身1的内壁顶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收集箱9,第二收集箱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扇箱10,风扇箱10与第二收集箱9的内部均开设有多个相对应分布的过滤孔18,风扇箱1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设置吸力组件,第二收集箱9的另一侧设置有吸入组件。
[0020]具体的,床身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5,第一电机6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5上,通过设置的第一支撑板5,从而使得第一电机6在工作时不会发生空转现象。
[0021]具体的,风扇箱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3,第二电机14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板13上,通过设置的第二支撑板13,从而使得第二电机14在工作时不会发生空转现象。
[0022]具体的,床身1的内壁顶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收集箱8,第一收集箱8位置位于圆筒刷7与传送带4之间。
[0023]具体的,吸力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14输出端上转轴11,转轴1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相对应的扇叶12。
[0024]具体的,吸入组件包括相连通在第二收集箱9内部的风管15,风管15的外部相连通有弧形吸板16,弧形吸板16的外部开设有多个相对应分布的弧形吸口17。
[0025]具体的,床身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固定板2的外部设置有打磨机3。
[00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使用平面磨床用下料引导装置时,首先将需要打磨的零件放置在传送带4上,这时启动打磨机3对传送带4上的零件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将零件取出后,这时启动传送带4,这时传送带4上散落的废屑跟随传送带4移动,随后传送带4上的废屑会掉入第一收集箱8的内部,在需要对附着在传送带4上的废屑,进行清扫时,首先启动第一电机6,随后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开始转动,这时带动圆筒刷7开始转动,由于圆筒刷7与传送带4相适配,从而通过圆筒刷7的转动,从而可对附着在传送带4上废屑进行清扫将废屑清扫至第一收集箱8的内部,随后启动第二电机14,这时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开始转动,这时带动转轴11开始转动,通过转轴11的转动,从而使得扇叶12开始转动,通过扇叶12的转动,从而产生吸力,这时即可将散落在床身1上的废屑吸入弧形吸板16上开设的弧形吸口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磨床用下料引导装置,包括床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1)的内部设置有传送带(4),所述床身(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延伸至床身(1)的内部,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圆筒刷(7),所述圆筒刷(7)与传送带(4)相适配,所述床身(1)的内壁顶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收集箱(9),所述第二收集箱(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扇箱(10),所述风扇箱(10)与第二收集箱(9)的内部均开设有多个相对应分布的过滤孔(18),所述风扇箱(1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设置吸力组件,所述第二收集箱(9)的另一侧设置有吸入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磨床用下料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5),所述第一电机(6)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5)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磨床用下料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箱(10)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荆伟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