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柱自动倾斜的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8122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9
一种滑板车设备,包括:转向组件,其具有可枢转的转向柱,转向柱具有枢转轴线;车把,其牢固地附接至转向柱;一对前轮;转向机构,其被构造为使前轮转向;车轮枢转机构,其被构造为枢转该对前轮;以及转向倾斜组件,其被构造为,在枢转转向柱时,使转向柱朝向转弯曲线的内周缘同步倾斜。转向柱朝向转弯曲线内周缘的倾斜速率与转向柱的枢转速率成比例地相关,并且被构造为根据速度而变化。滑板车还包括板面组件,其具有站立板和后轮组件。接口组件将板面组件与转向组件互相连接。滑板车是可折叠的,并且可以包括可拆卸袋。可以包括可拆卸袋。可以包括可拆卸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转向柱自动倾斜的滑板车


[0001]本公开涉及具有两个前轮的滑板车,更具体地,涉及具有由转向柱控制的两个前轮的滑板车,该转向柱与转向机构联接,使得当转向柱枢转时,转向机构使转向柱的倾斜同步以朝向转弯曲线的内周缘倾斜。滑板车还可以是折叠式滑板车。

技术介绍

[0002]滑板车是一种通常尺寸较小的交通工具,允许骑乘者在不使用时用手携带,并且在某些情况下,还能够从行驶位置折叠成随身/存放位置,反之亦然(后文也称为“折叠”)。
[0003]Amir Zaid等人的美国专利US 9272739公开了一种滑板车,包括板面部,其安装在一对前轮上;至少一个尾部,其可折叠地联接到板面部且比板面部窄,并且安装在至少一个后轮上从而为板面部提供稳定性。滑板车还包括转向柱,其联接到前轮并相对于板面部是可折叠的。
[0004]Costel Dragomir的美国专利US 10322767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踏板驱动滑板车,其可以具有主框架、关节框架、前平衡和转向机构、一个或两个前转向轮、后驱动轮和驱动机构。踏板被向后推动并在可调角度范围内相互独立移动。驱动机构将踏板的交替运动转化为进一步倍增的单向旋转,并驱动真正的车轮。倾斜控制机构允许骑乘者在车辆停止时保持骑乘状态。滑板车可以折叠,关节框架在两端枢转,使得后轮停靠在前轮之间或附近,并且滑板车可以像随身行李一样携带。滑板车还可以借助连接前转向机构的下部和上部的折叠铰链进一步折叠以用于存放。本文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滑板车”用于表示各种车辆、滑板车、机动滑板车、轻便摩托车等中的任意一种,或具有转向柱和至少两个前轮的任意运输装置, 以用于运载一个以上的骑乘者。
[0005]现有技术的滑板车的缺点之一是这种车辆的尺寸小,可能导致骑乘不安全。一些现有技术的滑板车在转弯时,转向柱保持直立方向。因此,通常,当骑乘具有两个前轮的车辆并转弯时, 由于离心力,布置在转弯曲线的内周缘的车轮往往会失去对道路的抓地力,包括在空中被抬起。此外,前轮朝向转弯曲线的内周缘倾斜, 以进一步失去对道路的抓地力。
[0006]因此,需要并且有利的是具有一种机构,在以合理速度骑乘时,当驾驶员使转向柱枢转进行转弯时,该机构会自动并同步地使转向柱朝向转弯曲线的内周缘倾斜,同时保持两个前轮直立方向。更有利的是,滑板车可折叠并存放起来,或者放在手推车中可以像随身行李一样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提供的材料、方法和示例仅是说明性的,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可以在测试或实践中使用与本文描述的方法和材料等同或相似的方法和材料来实施。
[0008]如本文所使用的,提及项目列表中的“至少一个”的短语是指那些项目的任意组合,包括单个成员。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个旨在涵盖:a、b、c、a

b、a

c、b

c和a

b

c。
[0009]实施例是本公开的示例或实施方式。“一个实施例”、“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的各种出现不一定都指代相同的实施例。尽管可以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本公开的各个方案,但是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意合适的组合提供这些方案。相反地,虽然为了清楚起见,本文可以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本公开,但是本公开也可以在单个实施例中实施。
[0010]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些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的引用意味着结合这些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或其他方面包括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但不一定是本公开的所有实施例。应当理解,本文所用的措辞和术语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并且仅用于描述性目的。
[0011]应当注意,与方向相关的描述,如“底部”、“上”、“上部”、“下”、“下部”、“顶部”、“前”、“后”、“右”、“左”等,假定滑板车在表面上可操作地展开并且被定向为向前移动,其中滑板车的转向柱相对于滑板车所在的表面处于笔直、直立的位置。例如,前视图是指:从滑板车的前端看;左侧为站在滑板车的站立板上的骑乘者的左侧。
[0012]根据本公开的教导,提供了一种滑板车设备,包括:
[0013]a) 转向组件,其包括:
[0014]i) 可枢转的转向柱,其具有枢转轴线;
[0015]ii) 车把,其牢固地附接至所述转向柱;
[0016]iii) 一对前轮;
[0017]iv) 转向机构,其被构造为使所述前轮转向;
[0018]v) 车轮枢转机构,其被构造为使所述一对前轮枢转; 以及
[0019]vi) 转向倾斜组件,其被构造为:在枢转所述转向柱时,使所述转向柱朝向转弯曲线的内周缘同步倾斜,其中,所述转向柱的朝向转弯曲线的内周缘的所述倾斜的速率与所述转向柱的枢转速率成比例地/直接相关;
[0020]b) 板面组件,其包括:
[0021]i) 站立板,其被构造为支撑站立在其上的骑乘者的双脚; 以及
[0022]ii) 后轮组件,其包括至少一个后轮; 以及
[0023]c) 接口组件,其将所述板面组件与所述转向组件互相连接。
[0024]可选地,转向柱包括上柱和下柱。优选地,所述上柱和所述下柱可伸缩地互相连接。
[0025]优选地,转向倾斜组件包括:
[0026]a) 倾斜同步组件,其被构造为:在围绕所述转向柱的所述枢转轴线枢转所述转向柱时,同步地倾斜可枢转的所述转向柱;
[0027]b) 枢转框架元件; 以及
[0028]c) 非枢转框架元件,
[0029]其中,所述枢转框架元件被构造为围绕所述非枢转框架元件枢转,从而允许所述转向柱的倾斜运动。
[0030]可选地,所述倾斜同步组件包括:
[0031]a) 倾斜同步单元,至少一对截头旋转锥,所述截头旋转锥具有倾斜周缘和锥体旋转轴线;
[0032]b) 柱接口部分,其具有与所述转向柱的所述枢转轴线重合的旋转轴线;
[0033]c) 枢转接收连杆部件; 以及
[0034]d) 同步主体,其具有一对拱形壁,
[0035]其中,所述转向柱牢固地附接至所述倾斜同步单元的所述柱接口部分;
[0036]其中,所述同步主体的所述一对拱形壁为:壁厚为W1且轴线与所述转向柱的所述枢转轴线重合的拱形管壁;
[0037]其中,所述同步主体的所述拱形管壁的底部以角度α被对角地截头,形成一对平面,其中所述平面中的每一个也相对于所述转向柱的所述枢转轴线横向倾斜,朝向所述转向柱的所述枢转轴线,以角度β向下,从所述拱形管壁的周缘向内延伸;
[0038]其中,所述一对截头旋转锥被构造为围绕牢固地附接至所述非枢转框架元件的相应固定轴自由旋转;
[0039]其中,所述倾斜平面被构造为在所述截头旋转锥的所述倾斜周缘上滚动;并且
[0040]其中,在通过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滑板车设备,包括:a.转向组件,其包括:i.可枢转的转向柱,其具有枢转轴线;ii.车把,其牢固地附接至所述转向柱;iii.一对前轮;iv.转向机构,其被构造为:在向所述转向柱施加枢转运动时,使所述前轮转向;v.车轮枢转机构,其被构造为使所述一对前轮枢转;以及vi.转向倾斜组件,其被构造为:在枢转所述转向柱时,使所述转向柱朝向转弯曲线的内周缘同步倾斜,其中所述转向柱的朝向转弯曲线的内周缘的所述倾斜的速率与所述转向柱的枢转速率成比例地相关;b.板面组件,其包括:i.站立板,其被构造为支撑骑乘者;以及ii.后轮组件,其包括至少一个后轮;以及c.接口组件,其将所述板面组件与所述转向组件互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设备,其中,所述转向柱包括上柱和下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板车设备,其中,所述上柱和所述下柱可伸缩地互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设备,其中,所述转向倾斜组件包括:a.倾斜同步组件,其被构造为:在围绕所述转向柱的所述枢转轴线枢转所述转向柱时,同步地倾斜可枢转的所述转向柱;b.枢转框架元件;以及c.非枢转框架元件,其中,所述枢转框架元件被构造为围绕所述非枢转框架元件枢转,从而允许所述转向柱的倾斜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板车设备,其中,所述倾斜同步组件包括:a.倾斜同步单元,至少一对截头旋转锥,所述截头旋转锥具有倾斜周缘和锥体旋转轴线;b.柱接口部分,其具有与所述转向柱的所述枢转轴线重合的旋转轴线;c.枢转接收连杆部件;以及d.同步主体,其具有一对拱形壁,其中,所述转向柱牢固地附接至所述倾斜同步单元的所述柱接口部分;其中,所述同步主体的所述一对拱形壁为:壁厚为W1且轴线与所述转向柱的所述枢转轴线重合的拱形管壁;其中,所述同步主体的所述拱形管壁的底部以角度α被对角地截头,形成一对平面,其中所述平面中的每一个也相对于所述转向柱的所述枢转轴线横向倾斜,朝向所述转向柱的所述枢转轴线,以角度β向下,从所述拱形管壁的周缘向内延伸;其中,所述一对截头旋转锥被构造为围绕牢固地附接至所述非枢转框架元件的相应固定轴自由旋转;其中,所述倾斜平面被构造为在所述截头旋转锥的所述倾斜周缘上滚动;并且
其中,在通过在所述转向柱上施加枢转力来枢转所述转向柱时:a.固定在所述转向柱上的所述倾斜同步单元也枢转;并且b.在相应的平面在相应的截头旋转锥上滚动时,一个拱形壁向上移动,并且在相应的平面在另一个截头旋转锥上滚动时,另一个拱形壁向下移动,其中,在所述转向柱枢转的同时,一个拱形壁向上移动,并且另一个拱形壁向下移动,所述转向柱朝向向下移动的所述拱形壁的一侧倾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板车设备,其中,校准机构被构造为校准所述倾斜平面中的每一个与所述截头旋转锥的相应的所述倾斜周缘之间的摩擦。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板车设备,其中,角度α可以沿着所述倾斜平面变化。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板车设备,其中,所述转向倾斜组件还包括一对相似的平衡致动器,各个平衡致动器均具有止动件端部和力接收端部,其中,所述平衡致动器的所述止动件端部在相应的位置处牢固地连接至所述枢转框架元件,并且所述平衡致动器的力接收端部在相应位置处牢固地连接至所述非枢转框架元件;并且其中,所述平衡致动器被构造为致动所述非枢转框架元件和所述枢转框架元件之间的相对旋转驱动力,并且施加反向于施加到所述转向柱的枢转力的转向柱返回力。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板车设备,其中,所述站立板附接于所述枢转框架元件,并且其中,当所述枢转框架元件倾斜时,所述站立板朝向转弯曲线的内周缘向一侧倾斜。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设备,其中,当所述转向柱枢转时,所述车轮枢转机构枢转所述前轮,其中枢转的所述车轮保持直立方向。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滑板车设备,其中,枢转的所述车轮中的每一个围绕相应的独立轴枢转。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设备,其中,当所述转向柱枢转时,所述车轮枢转机构枢转所述前轮,其中两个车轮稳固地保持在道路上。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后轮由动力电机操作。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滑板车设备,其中,所述动力电机被构造为向前或向后驱动滑板车设备。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滑板车设备,其中,所述滑板车(500)还包括自动驾驶机构(680),包括:a.自动电机(682);b.旋转传动杆(684);以及c.旋转接收杆(686),其中,所述自动电机布置在所述转向柱的所述上柱内部;其中,所述旋转接收杆固定至所述转向柱的下柱;其中,在非自动驾驶时,所述旋转传动杆和所述旋转接收杆操作性地脱离;其中,通过将所述上柱在所述下柱上(或内部)向下移动,直到所述旋转传动杆与所述旋转接收杆接合,所述旋转传动杆和所述旋转接收杆可操作地接合;并且其中,通过激活所述自动电机,能够向前或向后驱动滑板车。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滑板车设备,其中,所述自动驾驶机构还包括从包括相机、
GPS、控制器和用于远程通信的装置的装置的集合中选择的附加的添加装置。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设备,其中,所述接口组件通过至少一个枢转连接与所述板面组件互相连接,并且通过至少一个枢转连接与所述转向组件互相连接,并且其中所述枢转连接促进将滑板车从展开位置折叠到折叠状态,以及从折叠状态到展开位置。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滑板车设备,还包括展开位置锁定机构,其被构造为在处于展开位置时,锁定所述枢转连接。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滑板车设备,还包括折叠状态锁定机构,其被构造为在处于折叠位置时,锁定所述枢转连接。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滑板车设备,其中,所述展开位置锁定机构包括:a.至少一个板面锁定销,其被构造为锁定所述接口组件和所述板面组件之间的枢转运动;b.至少一个柱锁定销,其被构造为锁定所述接口组件和所述转向组件之间的枢转运动;c.折叠手柄;以及d.线缆子系统,其牢固地附接至所述折叠手柄,其中,所述线缆子系统被构造为当所述折叠手柄被激活时,解锁所述至少一个板面锁定销和所述至少一个柱锁定销。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滑板车设备,其中,各个所述板面锁定销和柱锁定销包括具有锁定端部的锁定销单元以及偏置元件,其中,当从折叠状态折叠到展开位置时,锁定销单元抵抗所述偏置元件向回移动,直到锁定端部自由进入接收开口,从而被推入所述接收开口并将锁定销单元锁定在其中,从而防止所述接口组件和所述板面组件之间以及所述接口组件和所述转向组件之间的枢转运动。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设备(500),其中,所述转向倾斜组件包括:a.倾斜同步组件,其包括:i.倾斜同步单元(540);ii.截头旋转锥(542),其具有倾斜周缘;以及iii.锥体旋转轴线(565)和包括固定轴(531)的枢转接口单元(560),其中所述截头旋转锥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固定轴上;b.倾斜输送单元(590);以及c.非枢转框架元件(580),其中,所述倾斜输送单元被构造为围绕所述非枢转框架元件枢转,从而允许所述转向柱的倾斜运动;其中,所述枢转接口单元包括:a.柱接口部分(564),其具有与所述转向柱的所述枢转轴线重合的旋转轴线;b.枢转接收连杆臂(566),其牢固地附接至所述倾斜输送单元;c.旋转锥连杆臂(562);以及d.旋转锥连杆组件(561),其包括固定轴,其中所述截头旋转锥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固定轴上,其中,所述倾斜同步单元包括:
a.一对平行的细长拱形肋,当转向柱(510)处于直立位置时具有初始倾斜角,所述细长拱形肋包括:顶部拱形肋(544)和底部拱形肋(546),其中所述拱形肋中的每一个具有相应的内平面(543、547),其向内横向倾斜,远离所述转向柱,在所述顶部拱形肋和所述底部拱形肋之间形成间隙,其中,内部拱形间隙D
in
远离所述转向柱,而外部拱形间隙D
ext
靠近所述转向柱,并且其中,所述内部拱形间隙D
in
比所述外部拱形间隙D
ext
宽,其中,所述倾斜同步单元牢固地附接至所述非枢转框架元件;其中,所述转向柱牢固地附接至所述枢转接口单元的所述柱接口部分;其中,所述一对拱形肋是拱形的并且具有W2的深度和与所述转向柱(510)的所述枢转轴线(515)可操作地重合的横向轴线;其中,所述截头旋转锥的斜面(548)和所述内平面的斜面可操作地具有相同的角度γ;其中,所述倾斜同步单元和所述枢转接口单元可操作地通过接口连接,使得所述截头旋转锥布置在所述顶部拱形肋和所述底部拱形肋之间,允许所述截头旋转锥,在形成于所述顶部拱形肋的所述内平面与所述底部拱形肋的所述内平面之间的内部空间中,自由且适配地滚动;其中,当通过在所述转向柱上施加枢转力而枢转所述转向柱时,则:a.牢固地附接至所述非枢转框架元件的所述倾斜同步单元不随所述转向柱枢转;b.牢固地附接至所述转向柱和所述枢转框架元件的所述枢转接口单元与所述转向柱一起枢转;c.所述截头旋转锥在形成于所述顶部拱形肋的所述内平面和所述底部拱形肋的所述内平面之间的内部空间内滚动;并且d.所述倾斜输送单元被构造为围绕非枢转框架元件枢转,从而当所述转向柱枢转时,允许所述转向柱的倾斜运动;并且其中,在所述转向柱枢转的同时,所述枢转接收连杆臂也枢转,导致所述倾斜输送单元围绕非枢转框架元件枢转,从而将所述转向柱倾斜至所述转向柱枢转的一侧。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滑板车设备,其中,校准机构被构造为校准所述内平面中的每一个与所述截头旋转锥的所述倾斜周缘之间的摩擦。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滑板车设备,其中,所述一对相似的平衡致动器(592)安装在共同的竖直承载杆(595)上,所述竖直承载杆以下杆端部和上杆端部作为所述止动件端部(591),并且其中,一对端部止动件限制所述平衡致动器的运动,所述平衡致动器在所述竖直承载杆上布置在所述端部止动件之间;其中,所述平衡致动器由布置在其间的力输送环(594)分隔开,所述力输送环是用于两个平衡致动器的所述力接收端部,其中所述力输送环牢固地附接至所述倾斜输送单元(590),是所述枢转框架元件,并且其中所述力输送环从所述倾斜输送单元接收沿所述竖直承载杆并且朝向所述平衡致动器中的任一个的力运动矢量;并且其中,所述竖直承载杆的所述下杆端部牢固地连接至所述非枢转框架元件(580)。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滑板车设备,其中,所述站立板附接至所述倾斜输送单元,并且其中,当所述倾斜输送单元倾斜时,所述站立板朝向转弯曲线的内周缘向一侧倾斜。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滑板车设备,其中,当所述转向柱枢转时,所述车轮枢转机构枢转所述前轮,其中,枢转的所述车轮保持直立方向。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滑板车设备,其中,枢转的所述车轮中的每一个围绕相应的独立轴枢转。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滑板车设备,其中,当所述转向柱枢转时,所述车轮枢转机构枢转所述前轮,其中,两个车轮稳固地保持在道路上。29.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滑板车设备,其中,速度偏置电机(549)被构造为枢转倾斜同步单元,从而偏置转向柱的倾斜角度。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设备(700),其中,所述转向倾斜组件包括:a.倾斜同步组件,其包括:i.倾斜同步单元(740);ii.可安装拱形肋(744);以及iii.枢转接口单元(760),其包括固定轴(731),其中所述可安装拱形肋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固定轴上;b.倾斜输送单元(790);以及c.非枢转框架元件(780),其中,所述倾斜输送单元被构造为围绕所述非枢转框架元件枢转,从而允许所述转向柱的倾斜运动;其中,所述枢转接口单元包括:a.柱接口部分(764),其具有与所述转向柱的所述枢转轴线重合的旋转轴线;b.枢转接收连杆臂(766),其牢固地附接至所述倾斜输送单元;c.拱形肋连杆臂(762);以及d.拱形肋连杆组件(761),其被构造为在其上安装所述可安装拱形肋,其中,所述倾斜同步单元包括:a.至少一个具有倾斜周缘(743)的上截头旋转锥(742
UP
)和至少一个具有倾斜周缘(743)的下截头旋转锥(742
LW
),上截头旋转锥(742
UP
)和下截头旋转锥(742
LW
)向内横向倾斜,远离所述转向柱,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上截头旋转锥和至少一个下截头旋转锥之间形成的内部锥形间隙D
in
远离所述转向柱,而外部拱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尼利
申请(专利权)人:特洛伊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