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正时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787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将在装置的内部对滑动部位进行润滑的润滑油及早排出的阀正时控制装置。阀正时控制装置100具备驱动侧旋转体A、从动侧旋转体以及设定驱动侧旋转体A与从动侧旋转体的相对旋转相位的相位调节机构,相位调节机构包含与旋转轴心X同轴心并设置于从动侧旋转体的输出齿轮25、连结于驱动侧旋转体A的输入齿轮30以及使输入齿轮30旋转的筒状的偏心部件26。驱动侧旋转体A在沿旋转轴心X的方向上,在相对于偏心部件26而与凸轮轴相反的一侧具有前板12,前板12在至少与输入齿轮30的一部分相对的部位具有将被供给至从动侧旋转体的润滑油排出至外部的开口12b。的润滑油排出至外部的开口12b。的润滑油排出至外部的开口12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阀正时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阀正时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在内燃机中通过从曲轴传递扭矩,对基于凸轮轴的凸轮部的阀的开闭时期进行控制的阀正时控制装置。该阀正时控制装置具备驱动侧旋转体、从动侧旋转体以及设定驱动侧旋转体与从动侧旋转体的相对旋转相位的相位调节机构。相位调节机构构成为包含与旋转轴心同轴心并设置于从动侧旋转体的输出齿轮、以与旋转轴心呈平行姿势的偏心轴心为中心进行旋转并连结于驱动侧旋转体的输入齿轮、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以及通过第二轴承从内周侧支承输入齿轮并使输入齿轮旋转的筒状的偏心部件等。
[0003]阀正时控制装置一般在发动机工作时会将润滑油供给至从动侧旋转体的内部。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阀正时控制装置中,驱动侧旋转体在沿旋转轴心的方向上,在相对于偏心部件而与凸轮轴相反的一侧具有前板。该前板在沿旋转轴心的方向上观察时为圆形,并且在中央具有圆形的开口。该开口为了将偏心部件的内部空间的润滑油排出至外部而设置。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1

1783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在阀正时控制装置中,在工作时,在装置的内部,存在多个例如输入齿轮与输出齿轮啮合的部分等进行滑动的部位(以下,有时也称为“滑动部位”),并向该滑动部位供给润滑油。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阀正时控制装置中,前板在中央具有圆形的开口,并且形成为完全覆盖输入齿轮以及输出齿轮。由此,在发动机工作时,对装置的内部的滑动部位进行润滑的润滑油难以从前板排出至外部。尤其是,在润滑油的粘度变高的寒冷的环境下,滞留于装置的内部的润滑油的抗剪力会变大。如果高粘度的润滑油滞留于装置内部的滑动部位,则阀正时控制装置的响应性会降低。此外,在阀正时控制装置中,有时在装置内部的滑动部位会有磨损粉末、异物混入润滑油中。在这种情况下,与润滑油一起滞留于装置内的磨损粉末、异物有可能会加剧滑动部位的磨损。
[0006]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在装置的内部对滑动部位进行润滑的润滑油及早排出至外部的阀正时控制装置。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阀正时控制装置的特征结构在于以下方面:具备驱动侧旋转体、从动侧旋转体以及相位调节机构,上述驱动侧旋转体以旋转轴心为中心而与内燃机的曲轴同步旋转,上述从动侧旋转体与上述旋转轴心同轴心,并且配置于上述驱动侧旋转体的内侧,与上述内燃机的阀开闭用的凸轮轴一体旋转,上述相位调节机构设定上述驱动侧旋转体与上述从动侧旋转体的相对旋转相位,上述相位调节机构包含输出齿轮、输入齿轮以及筒状的偏心部件,上述输出齿轮与上述旋转轴心同轴心并设置于上述从
动侧旋转体,上述输入齿轮以与上述旋转轴心呈平行姿势的偏心轴心为中心进行旋转,并连结于上述驱动侧旋转体,上述偏心部件通过支承轴承从内周侧支承上述输入齿轮,并使上述输入齿轮旋转,上述相位调节机构构成为通过上述偏心部件的旋转而使上述偏心轴心公转,从而改变上述输出齿轮与上述输入齿轮的啮合部分的位置,上述从动侧旋转体具有以与上述旋转轴心正交的姿势连结于上述凸轮轴的端部的支承壁部,该支承壁部具有能够将润滑油从外部供给至上述从动侧旋转体的内部的供给油路,上述驱动侧旋转体在沿上述旋转轴心的方向上,在相对于上述偏心部件而与上述凸轮轴相反的一侧具有前板,上述前板在至少与上述输入齿轮的一部分相对的部位具有将被供给至上述从动侧旋转体的上述润滑油排出至外部的开口。
[0008]阀正时控制装置构成为在装置的内部,在输入齿轮与输出齿轮啮合的部分及其附近存在多个滑动部位,并将从外部供给至从动侧旋转体的内部的润滑油供给至该滑动部位。在本结构中,前板在至少与输入齿轮的一部分相对的部位形成有将被供给至从动侧旋转体的润滑油排出至外部的开口。由此,阀正时控制装置能够及早将对输入齿轮附近的滑动部位进行润滑的润滑油从前板的该开口排出至外部。此外,由于在阀正时控制装置中,前板的开口设置为靠近滑动部位,因此即使在对滑动部位进行润滑的润滑油中混入有磨损粉末、异物,或者由于滑动而在滑动部位产生磨损粉末、异物,也能够将这些磨损粉末、异物与润滑油一起从该开口排出至外部。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由于润滑油中混入有磨损粉末、异物而导致的滑动部位之外的其他的装置内的磨损。此外,容易将对滑动部位进行润滑的润滑油从前板的该开口排出至外部,润滑油不会滞留在滑动部位的周围,因此即使在润滑油的粘度较高的寒冷的环境下,也能够提高阀正时控制装置的响应性。
[0009]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阀正时控制装置的进一步的特征结构在于以下方面:上述相位调节机构进一步具有十字滑块联轴器,上述十字滑块联轴器具有以上述旋转轴心为中心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内部卡合臂以及形成于该内部卡合臂的内侧的卡合凹部,上述输入齿轮具有卡合突起,并且通过该卡合突起与上述十字滑块联轴器的上述卡合凹部的卡合而连结于上述驱动侧旋转体,上述开口形成为与上述输入齿轮的上述卡合突起相对于上述十字滑块联轴器的上述卡合凹部沿径向滑动的整个区域相对。
[0010]在阀正时控制装置中,相位调节机构有时具有十字滑块联轴器。相位调节机构的十字滑块联轴器受输入齿轮的变位的影响而沿以旋转轴心为中心的径向变位,在这种情况下,十字滑块联轴器的卡合凹部相对于输入齿轮的卡合突起滑动,从而产生磨损粉末。因此,在本结构中,前板的开口形成为与输入齿轮的卡合突起相对于十字滑块联轴器的卡合凹部沿径向滑动的整个区域相对。由此,阀正时控制装置能够将对十字滑块联轴器的卡合凹部与输入齿轮的卡合突起的滑动部位进行润滑的润滑油及早从前板的该开口排出至外部。此外,即使在对十字滑块联轴器的卡合凹部与输入齿轮的卡合突起的滑动部位进行润滑的润滑油中混入有磨损粉末、异物,或者由于滑动而在滑动部位产生磨损粉末、异物,阀正时控制装置也能够将磨损粉末、异物与润滑油一起从前板的该开口排出至外部。
[001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阀正时控制装置的进一步的特征结构在于以下方面:上述开口形成为与上述输入齿轮和上述输出齿轮的啮合部分中的从上述输入齿轮的外齿部的齿根横跨至上述输出齿轮的内齿部的齿根的区域相对。
[0012]在阀正时控制装置中,作为装置的内部的滑动部位,具有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的
啮合部分。因此,阀正时控制装置构成为也将从外部供给至从动侧旋转体的内部的润滑油供给至输入齿轮与输出齿轮的啮合部分。因此,在本结构中,前板的开口形成为与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的啮合部分中的从输入齿轮的外齿部的齿根横跨至输出齿轮的内齿部的齿根的区域相对。由此,在阀正时控制装置中,即使由于输入齿轮与输出齿轮的啮合部分的滑动而产生磨损粉末、异物,也能够及早将它们与润滑油一起从前板的该开口排出至外部。此外,即使在对输入齿轮与输出齿轮的啮合部分进行润滑的润滑油中混入有磨损粉末、异物,阀正时控制装置也能够将磨损粉末、异物与润滑油一起从前板的该开口排出至外部。
[0013]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阀正时控制装置的进一步的特征结构在于以下方面:上述开口形成为与比动作区域更大的区域相对,上述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正时控制装置,其具备:驱动侧旋转体,所述驱动侧旋转体以旋转轴心为中心而与内燃机的曲轴同步旋转;从动侧旋转体,所述从动侧旋转体与所述旋转轴心同轴心,并且配置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内侧,与所述内燃机的阀开闭用的凸轮轴一体旋转;以及,相位调节机构,所述相位调节机构设定所述驱动侧旋转体与所述从动侧旋转体的相对旋转相位,所述相位调节机构包含: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旋转轴心同轴心并设置于所述从动侧旋转体;输入齿轮,所述输入齿轮以与所述旋转轴心呈平行姿势的偏心轴心为中心进行旋转,并连结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以及,筒状的偏心部件,所述偏心部件通过支承轴承从内周侧支承所述输入齿轮,并使所述输入齿轮旋转,所述相位调节机构构成为通过所述偏心部件的旋转而使所述偏心轴心公转,从而改变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输入齿轮的啮合部分的位置,所述从动侧旋转体具有以与所述旋转轴心正交的姿势连结于所述凸轮轴的端部的支承壁部,该支承壁部具有能够将润滑油从外部供给至所述从动侧旋转体的内部的供给油路,所述驱动侧旋转体在沿所述旋转轴心的方向上,在相对于所述偏心部件而与所述凸轮轴相反的一侧具有前板,所述前板在至少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宪治八木敬介长谷川佐佳年若松利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