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考虑电动汽车参与的负荷聚合商运营优化管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优化管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考虑电动汽车参与的负荷聚合商运营优化管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为在时空分布上具备随机性的新型电力负荷,在入网时的冲击比常见的家用电器高,当大量电动汽车短时连接到配电网络进行充能,无疑是对电力系统在高负载下能否正常稳定运行的一种重大考验。
[0003]伴随用电负荷扩大及用电负荷呈不规律性,仅靠传统性的调峰机组及普通的储能设备,难以保证电网供需平衡的经济型、可靠性及高效性。因此,考虑到用户的可控特性,通过电价激励等方式可以引导其参与电网需求侧供应,并为电网提供调节的能力。负荷聚合商可以将需求侧聚合后作为一个整体与电网进行联系,是可实现需求侧管理的一种有效载体。因此,需要进行负荷聚合商运营优化研究,并进行优化用户的用电行为,在保证聚合的负荷用电质量的同时,获得更多的需求侧响应能力。
[0004]对于负荷聚合商调控下的电动汽车负荷在进行需求侧响应过程,多种类负荷无功需求将出现变化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虑电动汽车参与的负荷聚合商运营优化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对车辆的每日里程数进行概率密度分析;最初充电时,汽车电池的荷电状态,从汽车每日行进里程概率密度函数选取日行驶里程数;计算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长;步骤2、对车辆的最后归程时间Tr进行正态函数分布拟合;并对用户离家时间Td的概率密度近似正态分布;步骤3、对于电动汽车在参与需求侧响应过程中,包括充电和放电两个过程,负荷聚合商针对电动汽车充放电行为特征,参与管理和运营;步骤4、重新对电价区间及电价划分跨度进行调整,将24h负荷分为多个分段,然后根据各个时间段的实际负荷计算当前时间段的价格;进行价格重新划分,并确定价格划分跨度;步骤5、确定需求侧的无功可调节容量;步骤6、选择目标函数;步骤7、建立约束条件;步骤8、对负荷聚合商在需求侧响应过程中无功需求及其调节容量的不确定性进行量化,以负荷聚合商收益最大为目标对电动汽车聚合模型进行调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进行概率密度分析的概率密度函数为:其中,γ
D
=3.20,λ
D
=0.88;所述从汽车每日行进里程概率密度函数选取日行驶里程数包括:其中,SOC
p
为起始充电时电量百分比,SOC
r
为结束充电用户的期望电量,E为每公里消耗电量,C为动力电池的容量,R
d
为每日行驶行程数;所述计算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长包括:其中,T
c
为充电所需时长,P
c
、η
c
分别为充电桩的充电功率和能量转换效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对车辆的最后归程时间Tr进行正态函数分布拟合,其概率密度函数为
其中,η
r
=2.41;所述对用户离家时间Td的概率密度近似正态分布,其函数为其中,η
d
=1.9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电动汽车充放电聚合模型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电动汽车充放电聚合模型为:是t时刻电动汽车的聚合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是t时刻电动汽车k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是电动汽车s的充电效率和放电效率;是电动汽车特征,1表示充电,0表示断开;是电动汽车放电特征,1表示放电,0表示断开;s表示电动汽车的集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跨度计算为:其中,ΔW
L
为划分跨度参数,ΔW
L,max
、ΔW
L,min
分别为日前基础负荷预测的最高负荷和最低负荷,H为分段数量;其中,S
max
和S
min
则为原分时电价的峰值和谷值,通过隶属度函数计算,求得各个负荷时段在价格区间的映射S
min
;S
i
=μ
·
ΔL+S
min
ꢀꢀꢀ
(10)其中,S
i
为第i个时段下的充电单价,μ为中间变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确定需求侧的无功可调节容量包括:需求侧的无功可调节容量为式中:Q
m
—需求侧m负荷无功可调节容量;P
k,m,t
—需求侧m负荷i时刻第k个状态时对应的概率;Q
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窦文雷,佟永吉,朱洪波,朱赫炎,张博涵,颜宁,马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