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钢管、塑钢管生产工艺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720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塑钢管,塑钢管的外承插接头内壁设置环状电热丝网,环状电热丝网镶嵌在外承插接头内壁的塑胶料中,环状电热丝网的网孔内被塑胶料充满,且环状电热丝网的外圆面与外承插接头内壁表面齐平,由环状电热丝网的外圆面与外承插接头内壁的塑胶料表面共同构成光滑的曲面;外承插接头内壁中部向外承插接头轴线方向隆起;塑钢管的制备工艺步骤包括:采用自锁式尼龙扎带将带状电热丝网箍紧在芯模表面形成环状电热丝网;塑钢管施工方法步骤包括:用箍紧设备套设在外承插接头外壁并通电热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施工过程中的返工率降低至零,能够在内承插接头外壁设置有凹凸结构的情况下更顺利、灵活地对接塑钢管接头,大幅提高塑钢管安装效率。高塑钢管安装效率。高塑钢管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钢管、塑钢管生产工艺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塑钢管
,尤其涉及一种塑钢管、塑钢管生产工艺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绝大多数塑钢管,其承插接头表面安装有电热丝,具体是采用紧固件(如订书钉、短螺钉)将电热丝钉装在塑钢管的承插接头内壁或外壁。安装过程中,将塑钢管的承插接头对接好后,给电热丝通电使接头部位热熔成型。然而,采用这种传统的塑钢管及其安装方案,在承插接头对接过程中有部分塑钢管的电热丝会断裂,还有部分塑钢管的电热丝会鼓包(凸起),塑钢管施工过程中的整体返工率约为15

20%。
[0003]为提高塑钢管的街接头质量,前期开发了一种塑钢镀膜缠绕管的生成工艺(CN114013079A):将成品的塑钢镀膜缠绕管放到输送平台上,并对其进行定位固定,接着对其进行喷涂HDPE涂料;将牵引机构与输送平台连接将塑钢镀膜缠绕管转运到模具处;使用模具将塑钢镀膜缠绕管进行包覆,并将加热丝套在模具上面,接着对模具内部进行填料注塑承插口,随后承插口与加热丝融为一体;对注塑完成后的模具进行喷淋冷却,使得模具内承插口快速成型;接着继续使用喷淋装置对托架进行冷却;将加工完成的塑钢镀膜缠绕管从输送平台上面拆卸下来即可。采用该方案制备的塑钢管,可使管道接口质量得到保证,但只能将施工过程中的整体返工率降低至5

10%(试压过程中漏水的接头需要返工,试压前有接头裂缝的需要返工,未对接成功的需要返工)。
[0004]更关键地是,基于前述工艺制备的塑钢管仍然存在部分电热丝生锈的问题,且无法将塑钢管施工过程中的整体返工率降低为零,同时在安装过程中也存在塑钢管接头对接不顺利(内承插头难以快速插装到位)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钢管、塑钢管生产工艺及施工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将塑钢管施工过程中的整体返工率降低为零,安装过程中存在部分热熔接头对接不顺利”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塑钢管,包括塑钢管本体,在塑钢管本体其中一端设置有外承插接头,在塑钢管本体另一端设置有内承插接头,在外承插接头内壁设置带有电性接头的电热丝,=电热丝采用环状电热丝网,环状电热丝网镶嵌在外承插接头内壁的塑胶料中,环状电热丝网的网孔内被塑胶料充满,且环状电热丝网的外圆面与外承插接头内壁表面齐平,由环状电热丝网的外圆面与外承插接头内壁的塑胶料表面共同构成光滑的曲面;外承插接头内壁中部向外承插接头轴线方向隆起,外承插接头内腔整体呈扩张结构。
[0008]作为优选方案,外承插接头内壁的隆起部位相对于隆起部位根部的高差不大于5mm。
[0009]作为更优选方案,外承插接头内壁的隆起部位相对于隆起部位根部的高差为3

5mm。
[0010]为进一步提高塑钢管接头质量,所述的内承插接头外壁设置有凹凸结构,凹凸结构为螺纹或间隔布置的环槽。
[0011]一种前述塑钢管的制备工艺,步骤包括:步骤1,将成品的塑钢管直段置于载料平台上;步骤2,将带状电热丝网套在芯模上,并采用自锁式尼龙扎带将带状电热丝网箍紧在芯模表面形成环状电热丝网,此时,环状电热丝网与芯模表面紧密接触;步骤3,将套好环状电热丝网的芯模移至外模内腔;步骤4,将塑钢管端部套在芯模上并合模,此时,由外模、芯模和塑钢管端部共同围合成外承插接头模腔;步骤5,往外承插接头模腔内注入熔融料,冷却后得到熔接在塑钢管端部的外承插接头,此时,环状电热丝网镶嵌在外承插接头内壁并在外承插接头内壁形成光滑的曲面;步骤6,卸料。
[0012]一种前述塑钢管的施工方法,步骤包括:步骤21,将两根需要对接的塑钢管就位;步骤22,将其中一根塑钢管的内承插接头插入另一根塑钢管的外承插接头内腔,使内承插接头的凹凸结构贴靠外承插接头内壁的隆起部位;步骤23,采用箍紧设备套设在外承插接头外壁,将环状电热丝网的电性接头通电进行熔接,通电过程中持续箍紧外承插接头外壁;步骤24,熔接结束后取出箍紧设备。
[001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更好地保证塑钢管接头质量,能够将施工过程中的返工率降低至零,而且能够完全杜绝外承插接头内壁电热丝生锈的问题(这主要归因于水分不会积留在电热丝上),从根本上解决了塑钢管安装过程中存在的电热丝鼓包(凸起)和电热丝断裂的问题,还能够在内承插接头外壁设置有凹凸结构的情况下更顺利、灵活地对接塑钢管接头,安装更方便,大幅提高塑钢管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实施例中塑钢管的外承插接头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塑钢管的连接后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塑钢管的外承插接头内壁表面示意图。
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0016]如图1所示,一种塑钢管,包括塑钢管本体7,在塑钢管本体7其中一端设置有外承插接头1,在塑钢管本体7另一端设置有内承插接头3,在外承插接头1内壁设置带有电性接
头的电热丝,电热丝采用环状电热丝网2,环状电热丝网2镶嵌在外承插接头1内壁的塑胶料中,环状电热丝网2的网孔内被塑胶料充满,且环状电热丝网2的外圆面5与外承插接头1内壁表面齐平,由环状电热丝网2的外圆面5与外承插接头1内壁的塑胶料表面共同构成光滑的曲面;外承插接头1内壁中部4向外承插接头1轴线方向隆起(如图3所示),外承插接头1内腔整体呈扩张结构。其中,外承插接头1内壁的隆起部位相对于隆起部位根部的高差不大于5mm,即图1中高差h不大于5mm,在本实施例中的一个案例中,外承插接头1内壁的隆起部位相对于隆起部位根部的高差为3

5mm。本专利技术中,环状电热丝网2的外圆面5是指镶嵌在外承插接头1内壁的电热丝裸露区域所在的圆周面,也即指外承插接头1内壁所在圆周面,不应理解成非安装状态下的电热丝外圆周。本实施例中,内承插接头3外壁设置有凹凸结构5,凹凸结构5为螺纹或间隔布置的环槽。
实施例
[0017]一种实施例1中塑钢管的制备工艺,步骤包括:步骤1,将成品的塑钢管直段(即塑钢管本体7)置于载料平台上;步骤2,将带状电热丝网套在芯模上,并采用自锁式尼龙扎带将带状电热丝网箍紧在芯模表面形成环状电热丝网2,此时,环状电热丝网2与芯模表面紧密接触;步骤3,将套好环状电热丝网2的芯模移至外模内腔;步骤4,将塑钢管端部套在芯模上并合模,此时,由外模、芯模和塑钢管端部共同围合成外承插接头模腔;步骤5,往外承插接头模腔内注入熔融料,冷却后得到熔接在塑钢管端部的外承插接头,此时,环状电热丝网2镶嵌在外承插接头1内壁并在外承插接头1内壁形成光滑的曲面;步骤6,卸料。
实施例
[0018]一种实施例中塑钢管的施工方法,步骤包括:步骤21,将两根需要对接的塑钢管就位;步骤22,将其中一根塑钢管的内承插接头3插入另一根塑钢管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钢管,包括塑钢管本体(7),在塑钢管本体(7)其中一端设置有外承插接头(1),在塑钢管本体(7)另一端设置有内承插接头(3),在外承插接头(1)内壁设置带有电性接头的电热丝,其特征在于:电热丝采用环状电热丝网(2),环状电热丝网(2)镶嵌在外承插接头(1)内壁的塑胶料中,环状电热丝网(2)的网孔内被塑胶料充满,且环状电热丝网(2)的外圆面(5)与外承插接头(1)内壁表面齐平,由环状电热丝网(2)的外圆面(5)与外承插接头(1)内壁的塑胶料表面共同构成光滑的曲面;外承插接头(1)内壁中部(4)向外承插接头(1)轴线方向隆起,外承插接头(1)内腔整体呈扩张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钢管,其特征在于:外承插接头(1)内壁的隆起部位相对于隆起部位根部的高差不大于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钢管,其特征在于:外承插接头(1)内壁的隆起部位相对于隆起部位根部的高差为3

5mm。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塑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承插接头(3)外壁设置有凹凸结构(5),凹凸结构(5)为螺纹或间隔布置的环槽。5.一种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世先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东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