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给排水马鞍接头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262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建给排水马鞍接头连接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井筒和马鞍座之间连接强度不高,易变形并产生渗漏的问题。由井筒、马鞍座、三通抱箍、螺帽和发热电丝组成,其中马鞍座的外表面设置有热熔涂层,并在该热熔涂层内镶嵌发热电丝,所述马鞍座包括马鞍弧形板和直管,其中,所述马鞍弧形板与井筒内壁贴合并进行熔融连接,所述直管与开孔配合并进行熔融连接;三通抱箍的主腔自外侧包裹在井筒上,其副腔自外侧包裹在马鞍座的直管上,并在所述直管与副腔内壁之间熔融连接;三通抱箍在开孔位置的外侧进行加强处理,对竖井的外壁局部形成强化支撑,可以对开孔造成的强度降低进行补强。行补强。行补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土建给排水马鞍接头连接结构


[0001]该技术涉及给排水管道施工
,尤其是一种对落水管与竖井井筒之间进行90度连接的技术。

技术介绍

[0002]马鞍接头是指将落水管与竖井井筒连接时使用的配件,在给排水工程中,落水管和竖井井筒一般为PVC或者PE材质,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应用场景一般为卫生间、厨房的出户落水管与成品竖井的连接。
[0003]一般来说,马鞍接头由四部分组成,即外旋拧紧盖、压圈、橡胶垫圈、马鞍座。安装过程是使用手枪钻和开孔器在成品井的井筒上开孔,然后在开孔处将马鞍座及垫圈自井筒内部向外安装,然后自外侧将压圈压在井筒外侧,用外旋拧紧盖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直至马鞍座与井筒连接紧密。
[0004]上述安装方式快捷高效,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马鞍座与开孔连接处存在应力,容易产生渗水和漏水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排水管马鞍接头连接结构及其使用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井筒和马鞍座之间连接强度不高,易变形并产生渗漏的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给排水马鞍接头连接结构,由井筒、马鞍座、三通抱箍、螺帽和发热电丝组成,其中所述马鞍座安装在井筒的开孔处,其特征在于,
[0008]所述马鞍座的外表面设置有热熔涂层,并在该热熔涂层内镶嵌发热电丝,该发热电丝的电极引出至外侧;
[0009]所述马鞍座包括马鞍弧形板和直管,其中,所述马鞍弧形板与井筒内壁贴合并进行熔融连接,所述直管与开孔配合并进行熔融连接;
[0010]所述三通抱箍具有贯穿副腔的切槽,且所述三通抱箍的主腔自外侧包裹在井筒上,其副腔自外侧包裹在马鞍座的直管上,并在所述直管与副腔内壁之间熔融连接;在副腔所对应的三通抱箍上通过螺纹配合安装螺帽。上述的三通抱箍在开孔位置的外侧进行加强处理,对竖井的外壁局部形成强化支撑,可以对开孔造成的强度降低进行补强。
[0011]进一步地改进,在切槽两侧的主腔所在的边沿位置设置有紧固螺钉安装筋板,并设置对拉螺栓孔,通过两个对拉螺栓组件实现对该三通抱箍的进一步固定,也就是形成类似于抱箍的结构。
[0012]该三通抱箍为PVC或者PE注塑件。
[0013]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电丝在马鞍座外表面螺旋布置,且相邻的两根发热电丝之间的间距为发热电丝直径的两倍,以便充分并均匀的加热。
[0014]所述热熔涂层为PVC材料或者PE材料,形成热熔涂层,该热熔涂层的恰好覆盖发热
电丝。
[0015]所述热熔涂层完全覆盖马鞍座的马鞍弧形板和部分直管外表面。
[0016]所述马鞍座的直管的外端通过设置法兰或螺纹。
[0017]进一步地,井筒为PVC或者PE材质,在该井筒上使用开孔器进行开孔,形成一个投影方向上的圆孔,该开孔器使用PVC专用开孔器,开孔大小为150mm,开孔具有良好的表面精度性能,表面粗糙度R32。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技术通过热熔涂层和发热电丝的作用,可以对开孔部位进行局部的强度补强,使得该部位的刚度提高。且热熔后可以形成有效的防渗结构,提高接头的质量,尤其是耐用性。
[0020]三通抱箍施工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井筒平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A
‑‑
A处断面图。
[0023]图3为发热电丝在圆形马鞍弧形板上的布置图(展开)。
[0024]图4为发热电丝在方形马鞍弧形板上的布置图(展开)。
[0025]图5为三通抱箍的立体图。
[0026]图6为专用卡具对马鞍弧形板的顶紧示意图。
[0027]图中:
[0028]10井筒,
[0029]20马鞍座,21直管,211内螺纹,22马鞍弧形板,
[0030]30三通抱箍,31主腔,32副腔,33切槽,34外螺纹,
[0031]40螺帽,
[0032]50发热电丝,51电极,
[0033]60双向调节螺杆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土建给排水马鞍接头连接结构,该结构是自井筒上引出一个支路,用于污水的汇集或者分流。
[0035]参考图1至图6,该结构由井筒10、马鞍座20、三通抱箍30、螺帽40和发热电丝50组成。
[0036]本实施例中,井筒10为PVC或者PE材质,型号规格为:260mm管径,壁厚15mm。在该井筒10上使用开孔器进行开孔,形成一个投影方向上的圆孔,该开孔器使用PVC专用开孔器,开孔大小为150mm,开孔具有良好的表面精度性能,表面粗糙度R32。
[0037]上述的开孔在投影方向上是圆孔,在井筒管壁上呈现的是拟合的曲线段。
[0038]该开孔部位由于结构破坏,其是受力薄弱环节,该开孔部位相对井筒的常规部位,其刚度和抗压强度都会急剧的降低,在安装马鞍座的过程中存在变形的可能,需要进行补强。
[0039]同时,上述的开孔部位,在安装常规马鞍座后,存在机械结构尤其是配合面的形变,造成渗漏水的现象,该渗漏水的发生,主要原因是开孔造成的局部薄弱造成的,因此有改进的必要。
[0040]本技术中,马鞍座20,是由直管21和马鞍弧形板22组成的,是一个一体注塑结构,功能改进点是,在该马鞍座外表面布置有发热电丝50,该发热电丝是在这样成型的:
[0041]使用专用粘结剂将发热电丝50粘接在马鞍座的外表面,布置方式是,在马鞍弧形板上采用进行螺旋布置,即,自马鞍弧形板的外围向中心位置螺旋布置,马鞍弧形板可以为圆形也可以方形弧形板,均可。该发热电丝50在马鞍弧形板上布置完成后继续向直管外围缠绕,缠绕高度约为井筒壁厚的五倍。上述发热电丝50为按照螺旋布置,且相邻的两根发热电丝之间的间距为发热电丝直径的两倍,以便充分并均匀的加热,将发热电丝的两根电极51引出至直管的颈部外侧,用于外接供电电路。
[0042]在上述的马鞍弧形板的外表面涂覆热熔的PVC或者PE材料,形成热熔涂层,该热熔涂层的恰好覆盖上述的发热电丝。该涂层向上延伸至直管的颈部。
[0043]通过通电的方式使得发热电丝发热,使用专用模具对马鞍弧形板和直管外表面的热熔涂层进行整形,整形后,马鞍弧形板外表面与上述井筒内壁具有贴合弧度的尺寸,同时,直管外径与井筒开孔具有贴合弧度的尺寸。
[0044]上述的直管21的外端通过设置法兰、螺纹的方式与需要连接的管道进行连接,本实施例图示中给出的为设置内螺纹211。
[0045]三通抱箍30,该三通抱箍为PVC或者PE注塑件,属于三通管接头的一种,特殊设计之处是,该三通管接头中的一部分包裹在井筒上,即,该三通管接头的主腔31内径与井筒外径具有贴合的尺寸,三通的副腔32内径具有与马鞍座直管外径贴合的尺寸。且在该三通管接头上开设一个切槽33,该切槽沿着轴线竖直面对副腔所在的部位进行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土建给排水马鞍接头连接结构,由井筒、马鞍座、三通抱箍、螺帽和发热电丝组成,其中,所述马鞍座安装在井筒的开孔处,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鞍座的外表面设置有热熔涂层,并在该热熔涂层内镶嵌发热电丝,该发热电丝的电极引出至外侧;所述马鞍座包括马鞍弧形板和直管,其中,所述马鞍弧形板与井筒内壁贴合并进行熔融连接,所述直管与开孔配合并进行熔融连接;所述三通抱箍具有贯穿副腔的切槽,且所述三通抱箍的主腔自外侧包裹在井筒上,其副腔自外侧包裹在马鞍座的直管上,并在所述直管与副腔内壁之间熔融连接;在副腔所对应的三通抱箍上通过螺纹配合安装螺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建给排水马鞍接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切槽两侧的主腔所在的边沿位置设置有紧固螺钉安装筋板,并设置对拉螺栓孔,对拉螺栓组件紧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光张龙牛延隆王杰晋凯魏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中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