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持续血糖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703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持续血糖监测装置,包括外壳组件、助针组件,及皮肤固定座,外壳组件包括外壳,外壳的一端设有开口,皮肤固定座卡接固定于助针组件朝向开口的一端;监测装置还包括触发件,触发件具有连接端和操作端,连接端与外壳铰接以使触发件具有初始位置和助针位置,触发件还具有抵顶部,触发件由初始位置向助针位置运动时,抵顶部能够推动助针组件,以使助针组件由第一远端位置向第一近端位置运动。触发件能够相对于外壳转动实现初始位置和助针位置的切换。不仅提高了操作手感,而且操作触发触发件时更加轻松省力。此外,触发件具有更加显著的视觉效果,用户在握持外壳时,能够有意识地将手指避让触发件,从而降低误触发的概率。误触发的概率。误触发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持续血糖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持续血糖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对生物活性物质敏感并将感知的生物活性物质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其中,葡萄糖传感器就是较为常见的一类生物传感器。CGM(连续血糖监测)是通过葡萄糖传感器连续地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而间接反映血糖水平的一种技术手段。
[0003]在使用时,用户需要将CGM产品的壳体放置在皮肤上,然后按压触发按钮,此时壳体内部的穿刺针和传感器引脚向皮肤运动并刺破人体皮肤,通过传感器上的生物酶与皮下组织液产生电化学反应,转化成电信号,并通过转化为血糖数值提供给使用者。
[0004]现有CGM产品的触发结构一般为设置于壳体侧壁的按钮结构,使用时,用户需要用手握持壳体,然后向内挤压按下按钮,完成触发操作。但是,这种触发操作在实际使用时,存在诸多不便。用户在按压按钮时,需要使内部止挡结构与穿刺针组件错位,而穿刺针组件在推送件的作用下处于蓄能状态,因此对止挡结构形成较大的挤压力,这就导致用户需要使用较大的力对按钮进行按压,而用户大多为单手操作,因此往往施力较困难,存在触发不到位的情况。
[0005]此外,用户握持壳体时,手指的抓握施力方向与触发按钮的方向一致,因此极容易出现误触发情况,导致用户在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触发植入动作,导致植入失败。
[0006]不仅如此,按钮大多通过向内摆动形变的方式实现按压,而此过程中,用户无法明显地观察到按钮的状态,同时触发过程中也无法获得触感上的反馈,因此用户以及医护人员无法对植入过程进行较好的判断,使用体验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持续血糖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0008]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9]一种持续血糖监测装置,包括外壳组件、置于所述外壳组件内的助针组件,以及皮肤固定座,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皮肤固定座卡接固定于所述助针组件朝向所述开口的一端;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触发件,所述触发件具有连接端和操作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外壳铰接以使所述触发件具有初始位置和助针位置,所述触发件还具有抵顶部,当所述触发件由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助针位置运动时,所述抵顶部能够推动所述助针组件,以使所述助针组件由第一远端位置向第一近端位置运动。
[0010]所述触发件与所述外壳的顶端相连,当所述触发件位于所述助针位置时,所述触发件扣合于所述外壳的上表面。
[0011]所述触发件的所述初始位置与所述助针位置之间的角度为30

60
°

[0012]所述助针组件的顶端设有定位滑道,所述抵顶部具有定位柱,所述操作端绕所述
连接端转动时,所述定位柱能够在所述定位滑道内滑动。
[0013]所述定位滑道横向延伸以具有初始端和触发端,所述定位滑道内还设置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能够与所述定位柱止挡配合,以将所述定位柱限制在所述初始端。
[0014]所述助针组件的顶端设置有定位筋,所述定位筋与所述助针组件的表面配合形成所述定位滑道,所述定位筋设有避让缺口,以使所述定位柱能够自所述避让缺口进入所述定位滑道内。
[0015]所述助针组件包括相连的传动件和助针单元。
[0016]所述传动件的外壁和所述外壳的内壁二者之一设置有朝向所述开口延伸的导向滑槽,二者之另一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滑槽配合的导向凸起。
[0017]所述传动件具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助针单元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配合的第二卡接部,以使所述传动件与所述助针单元卡接固定。
[0018]所述助针组件包括推送件及设置于所述推送件内部的穿刺件,所述穿刺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推送件运动以具有第二近端位置和第二远端位置,所述推送件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穿刺件限位于所述第二近端位置的限位结构,所述外壳组件设置有解锁结构,当所述推送件移动至所述开口处时,所述解锁结构能够解除所述限位结构的限位,以使所述穿刺件移动至所述第二远端位置。
[0019]所述推送件具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内具有导向通道,所述穿刺件置于所述导向通道内,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向部的抵接翼,所述抵接翼具有朝向所述导向通道内部凸出的止挡凸起,所述止挡凸起与所述穿刺件止挡限位,以限制所述穿刺件向所述第二远端位置运动。
[0020]所述穿刺件具有配合平面,所述止挡凸起与所述配合平面抵接配合。
[0021]所述解锁结构包括解锁凸筋,所述解锁凸筋能够抵顶所述抵接翼以使所述止挡凸起移动并与所述穿刺件脱离。
[0022]所述外壳组件设置有滑道,所述抵接翼位于所述滑道内并沿所述滑道运动,所述解锁凸筋位于所述滑道的一端。
[0023]所述皮肤固定座包括基座、传感器和传感器电子单元,所述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基座,所述传感器电子单元与所述基座可拆卸地连接。
[0024]所述基座沿自身周向设置有第一卡接筋位,所述传感器电子单元对应设置有第二卡接筋位,所述基座具有用于安装所述传感器的安装位,所述传感器电子单元具有与所述安装位形状适配的定位结构。
[002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26]1.本技术触发件的连接端与外壳铰接,使得触发件能够相对于外壳转动实现初始位置和助针位置的切换,即触发件通过转动实现对监测装置的触发。相较于按压按钮的方式而言,借助铰接轴进行传动,不仅提高了操作手感,并且操作端与连接端之间的距离较远,因此力臂长度较长,使得用户操作触发触发件时更加轻松省力。
[0027]此外,触发件与外壳铰接连接,能够使触发件获得更加显著的视觉效果,用户在握持外壳时,能够有意识地将手指避让触发件,从而降低握持监测装置时误触触发件导致误触发的概率。
[0028]不仅如此,在触发件转动的过程中,用户和医护人员能够实时看到触发件的状态,
从而获知内部助针组件的植入状态,便于对植入过程进行精准把控,提高使用体验。
[0029]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触发件与外壳的顶端相连,当触发件位于助针位置时,触发件扣合于外壳的上表面。触发件位于外壳顶端,用户需朝向下方按压操作端,使触发件转动完成触发,因此触发件的运动方向与用户握持外壳的施力方向不一致,从而大大降低了用户握持外壳时,误触触发件的概率。此外,触发完成后,触发件扣合外壳的上表面,一方面节省了整体体积,方便后续集中处理,另一方面还给予用户明显的提示,可通过观察触发件的位置状态获知该CGM产品的使用状态,当触发件保持在助针位置时,则表示该监测装置已完成使用,不可再次使用。
[0030]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助针组件的顶端设有定位滑道,抵顶部具有定位柱,操作端绕连接端转动时,定位柱能够在定位滑道内滑动。定位滑道能够对定位柱进行限位,将其运动限定在定位滑道内部,当触发件绕铰接轴转动时,定位柱不仅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持续血糖监测装置,包括外壳组件、置于所述外壳组件内的助针组件,以及皮肤固定座,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固定座卡接固定于所述助针组件朝向所述开口的一端;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触发件,所述触发件具有连接端和操作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外壳铰接以使所述触发件具有初始位置和助针位置,所述触发件还具有抵顶部,当所述触发件由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助针位置运动时,所述抵顶部能够推动所述助针组件,以使所述助针组件由第一远端位置向第一近端位置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续血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与所述外壳的顶端相连,当所述触发件位于所述助针位置时,所述触发件扣合于所述外壳的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续血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的所述初始位置与所述助针位置之间的角度为30

6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续血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针组件的顶端设有定位滑道,所述抵顶部具有定位柱,所述操作端绕所述连接端转动时,所述定位柱能够在所述定位滑道内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持续血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滑道横向延伸以具有初始端和触发端,所述定位滑道内还设置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能够与所述定位柱止挡配合,以将所述定位柱限制在所述初始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持续血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针组件的顶端设置有定位筋,所述定位筋与所述助针组件的表面配合形成所述定位滑道,所述定位筋设有避让缺口,以使所述定位柱能够自所述避让缺口进入所述定位滑道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续血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针组件包括相连的传动件和助针单元。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持续血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的外壁和所述外壳的内壁二者之一设置有朝向所述开口延伸的导向滑槽,二者之另一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滑槽配合的导向凸起。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持续血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凯洪张亚南支佳佳周华龙蒲继瑞陈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鱼跃凯立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