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后视镜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6831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7
本申请提供了外后视镜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驾驶员的视线满足触发条件时,根据驾驶员的视线确定待观察区域,其中,触发条件至少包括驾驶员的视线落在外后视镜上;确定驾驶员在预先定义的标准位姿下通过外后视镜能够观察到的参考观察区域;根据待观察区域和参考观察区域,确定偏转角度;根据偏转角度对外后视镜的位姿进行调整,使驾驶员在标准位姿下能够通过调整位姿后的外后视镜观察到待观察区域。本方案通过检测驾驶员的视线,在该视线满足触发条件后,自动对外后视镜进行调整,无需驾驶员改变自身位姿通过外后视镜进行观察,也能够使驾驶员观察到想要观察的待观察区域。察到想要观察的待观察区域。察到想要观察的待观察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后视镜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车辆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外后视镜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外后视镜主要位于车头两侧。它们的主要功能相当于驾驶员的第三只眼睛,通过它们驾驶员可以观察到车身两侧的前后情况。车外后视镜的作用是方便驾驶员操作,便于驾驶者变道、停车、转向和倒车,防止交通事故,保证人身安全,但是驾驶员在标准位姿下通过外后视镜可能不能够观察到想要观察到的区域。
[0003]目前,若驾驶员通过外后视镜进行观察时不能够观察到想要观察到的区域,通常会通过改变自身位姿的方式,通过外后视镜进行观察。
[0004]然而,通过驾驶员改变位姿通过外后视镜进行观察的方式,在驾驶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且驾驶员改变位姿的方式并不一定能够使驾驶员通过外后视镜观察到想要观察到的观察区域,因此,需要一种自动调节外后视镜的角度的方法,以尽量减少驾驶员的视野盲区。
[0005]申请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后视镜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以至少部分解决上述问题。
[000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外后视镜调整方法,包括:当检测到驾驶员的视线满足触发条件时,根据所述驾驶员的视线确定待观察区域,其中,所述触发条件至少包括所述驾驶员的视线落在外后视镜上;确定所述驾驶员在预先定义的标准位姿下通过所述外后视镜能够观察到的参考观察区域;根据所述待观察区域和所述参考观察区域,确定偏转角度;根据所述偏转角度对所述外后视镜的位姿进行调整,使所述驾驶员在标准位姿下能够通过调整位姿后的所述外后视镜观察到所述待观察区域。
[000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外后视镜调整装置,包括:检测模块,用于当检测到驾驶员的视线满足触发条件时,根据所述驾驶员的视线确定待观察区域,其中,所述触发条件至少包括所述驾驶员的视线落在外后视镜上;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驾驶员在预先定义的标准位姿下通过所述外后视镜能够观察到的参考观察区域;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观察区域和所述参考观察区域,确定偏转角度;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偏转角度对所述外后视镜的位姿进行调整,使所述驾驶员在标准位姿下能够通过调整位姿后的所述外后视镜观察到所述待观察区域。
[000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如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外后视镜调整方法对应的操作。
[00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
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外后视镜调整方法。
[0011]由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检测驾驶员的视线,在该视线满足触发条件后,自动对外后视镜进行调整,无需驾驶员改变自身位姿通过外后视镜进行观察,也能够使驾驶员观察到想要观察的待观察区域。此外,将参考观察区域作为参考区域,根据待观察区域和参考观察区域确定偏转角度,能够使计算出的偏转角度更加精确,提高了外后视镜调整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适用本申请实施例的外后视镜调整方法的示例性系统的示意图;
[0014]图2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外后视镜调整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0015]图3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视线转换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0016]图4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外后视镜调整装置的结构框图;
[0017]图5是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0019]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具体实现。
[0020]示例性系统
[0021]图1示出了一种适用本申请实施例的外后视镜调整方法的示例性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100可以包括外后视镜102、图像采集装置104、和通信网络106。
[0022]外后视镜102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类型的设备。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后视镜102可以包括平面镜电动后视镜、球面镜电动后视镜、双曲率镜面电动后视镜或任何其他合适类型的外后视镜。
[0023]图像采集装置104可以对驾驶员的视线进行检测,确定驾驶员的视线是否落到外后视镜上,图像采集装置104还可以包括用于生成调整指令的处理器108,调整指令用于对外后视镜的位姿进行调整。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网络106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有线和/或无线网络的任何适当的组合。例如,通信网络106能够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互联网、内联网、广域网(WAN)、局域网(LAN)、无线网络、数字订户线路(DSL)网络、帧中继网络、异步转移模式(ATM)网络、虚拟专用网(VPN)和/或任何其它合适的通信网络。外后视镜102能够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链路(例如,通信链路112)连接到通信网络106,该通信网络106能够经由一个或多个通信链路(例如,通信链路114)被链接到图像采集装置104。通信链路可以是适合于在外后视镜102和图像采集装置104之间传送数据的任何通信链路,诸如网络链路、拨号链路、
无线链路、硬连线链路、任何其它合适的通信链路或此类链路的任何合适的组合。
[0025]基于上述系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后视镜调整方法,以下通过多个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6]外后视镜调整方法
[0027]图2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外后视镜调整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外后视镜调整方法包括:
[0028]步骤201、当检测到驾驶员的视线满足触发条件时,根据驾驶员的视线确定待观察区域。
[0029]为了对外后视镜进行自动调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错误触发导致的对外后视镜频繁地进行调整,首先需要对驾驶员的视线进行检测,当该视线满足触发条件时,根据此时驾驶员的视线确定待观察区域。触发条件至少包括驾驶员的视线落在外后视镜上,则在确定待观察区域时,至少需要确定驾驶员的视线落在外后视镜上,才能进行外后视镜调整的操作。待观察区域是根据驾驶员的视线预估的驾驶员想要从外后视镜中观察到的三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后视镜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检测到驾驶员的视线满足触发条件时,根据所述驾驶员的视线确定待观察区域,其中,所述触发条件包括所述驾驶员的视线落在外后视镜上;确定所述驾驶员在预先定义的标准位姿下通过所述外后视镜能够观察到的参考观察区域;根据所述待观察区域和所述参考观察区域,确定偏转角度;根据所述偏转角度对所述外后视镜的位姿进行调整,使所述驾驶员在所述标准位姿下能够通过调整位姿后的所述外后视镜观察到所述待观察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条件还包括以下条件的一种或多种:(i)所述外后视镜所在的车辆处于运动状态;(ii)所述驾驶员的视线偏移量超过预设的偏移阈值,其中,所述视线偏移量用于指示所述驾驶员在当前位姿下观察所述外后视镜时的视线,与所述驾驶员在所述标准位姿下观察所述外后视镜时的视线之间的偏移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所述驾驶员的眼部图像;根据所述眼部图像确定所述驾驶员的视线在像素坐标系中的投影;根据所述像素坐标系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坐标系之间的第一转换关系,及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坐标系与所述外后视镜的坐标系之间的第二转换关系,将所述驾驶员的视线在像素坐标系中的投影,转换为所述驾驶员在所述外后视镜的坐标系中的视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眼部图像确定所述驾驶员的视线在像素坐标系中的投影,包括:将所述眼部图像输入的视线估计模型,获得所述视线估计模型输出的视线估计结果,其中,所述视线估计结果用于指示所述驾驶员的视线在像素坐标系中的投影。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观察区域和所述参考观察区域,确定偏转角度,包括:确定所述待观察区域的中心点指向所述外后视镜的中心点的第一向量;确定所述参考观察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波波
申请(专利权)人:零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