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载重移动电站的固定支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6677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载重移动电站的固定支腿结构,包括固定支腿单元,每个固定支腿单元均由支架和支腿组成;支架与移动电站固定连接,支架上设有三组通孔,分别为转轴孔、支撑状态限位孔和收缩状态限位孔;支腿上端安装在转轴孔处并与其转动连接,支腿上还设有定位孔;支腿旋转至水平状态时,支腿的定位孔与收缩状态限位孔对应并通过限位机构连接;支腿旋转至竖直状态时,支腿的定位孔与支撑状态限位孔对应并通过限位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合小载重移动电站的轮距特性设计,采用固定支腿结构,支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证了设备的整体性和紧凑型,并且解决了移动电站驻车时支腿支撑问题和移动电站行车时支腿缩放问题。撑问题和移动电站行车时支腿缩放问题。撑问题和移动电站行车时支腿缩放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载重移动电站的固定支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移动电站
,具体涉及一种小载重移动电站的固定支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移动电站的使用,一般包括驻车和行车两种场景。为了满足这两种场景的需求,除了移动电站本身配备的车轮外,还需要支腿辅助。支腿的结构要满足以下特性:在移动电站驻车时,支腿要能伸出,起到支撑作用;在移动电站行车时,支腿要能收起,保证车辆通过性。
[0003]对于载重小的移动电站,为追求转向灵活性和通过性,轮距的设计就会相对小一些。而现有支腿多是参照重型工程设备的设计,结构笨重,加工不方便,与小载重的移动电站的设计理念是相悖的,无法满足小载重移动电站的实际需求。
[0004]因此,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小载重移动电站的固定支腿结构,来适应小载重移动电站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小载重移动电站的固定支腿结构。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小载重移动电站的固定支腿结构,包括固定支腿单元,每个固定支腿单元均由支架和支腿组成;
[0008]支架与移动电站固定连接,支架上设有三组通孔,分别为转轴孔、支撑状态限位孔和收缩状态限位孔,支撑状态限位孔与转轴孔呈竖直直线布置,收缩状态限位孔与转轴孔呈水平直线布置;
[0009]支腿上端安装在转轴孔处并与其转动连接,支腿上还设有定位孔,定位孔与支撑状态限位孔和收缩状态限位孔配合;支腿旋转至水平状态时,支腿的定位孔与收缩状态限位孔对应并通过限位机构连接,形成支腿收缩状态;支腿旋转至竖直状态时,支腿的定位孔与支撑状态限位孔对应并通过限位机构连接,形成支腿的支撑状态。
[0010]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为限位轴及配合的开口销。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支腿为伸缩支腿。
[0012]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支腿包括同轴连接的螺杆和支撑杆,螺杆的一端设有安装孔和所述的定位孔,安装孔与转轴孔对应并穿过有转轴;螺杆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
[0013]支撑杆由同轴依次布置的支座、支撑管和螺纹管固定连接而成,螺纹管上设有内螺纹并与螺杆螺纹连接,支座上设有操作孔。
[0014]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为U型结构,所述螺杆端部与支架对应的两侧设为平面。
[001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腿单元设有四个,在移动电站的四个车轮外侧分别布置。
[0016]进一步的,前边两个固定支腿单元的支架开口均水平向后;后边左侧固定支腿单元的支架开口水平向右,后边右侧固定支腿单元的支架开口水平向左。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结合小载重移动电站的轮距特性设计,采用固定支腿结构(即支腿一直安装在移动电站上,支腿在收缩状态和支撑状态与移动电站都不分离),支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证了设备的整体性和紧凑型,并且解决了移动电站驻车时支腿支撑问题和移动电站行车时支腿缩放问题。
[0019]2、本技术伸缩支腿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好,且方便加工安装,成本低。使用时通过圆钢插入支座的操作孔,助力转动实现支撑杆的升降,以满足移动电站驻车时支腿的升降。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中支腿的螺杆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中A

A剖视图;
[0022]图3是本技术中支腿的支撑杆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中支腿的支架示意图;
[0024]图5是图4的俯视图;
[0025]图6是本技术中支腿处于支撑状态的示意图;
[0026]图7是图6的俯视图;
[0027]图8是本技术中支腿处于收缩状态的示意图;
[0028]图9是图8的俯视图;
[0029]图10是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
[0030]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2]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小载重移动电站的固定支腿结构,包括四个固定支腿单元,四个固定支腿单元在移动电站的四个车轮外侧分别布置。每个固定支腿单元均由支架4和支腿2组成。
[0033]支架4与移动电站固定连接,支架4上设有三组通孔,分别为转轴孔41、支撑状态限位孔42和收缩状态限位孔43,支撑状态限位孔42与转轴孔41呈竖直直线布置,收缩状态限位孔43与转轴孔41呈水平直线布置。
[0034]支腿为伸缩支腿,伸缩支腿包括同轴连接的螺杆9和支撑杆5,螺杆9的一端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安装孔11和定位孔12,安装孔11与转轴孔41对应并穿过有转轴8实现支腿在支架上的转动安装;螺杆9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
[0035]支撑杆5由同轴依次布置的支座1、支撑管2和螺纹管3拼焊组成,螺纹管3上设有内
螺纹并与螺杆9螺纹连接,支座1上设有操作孔13。
[0036]伸缩支腿通过上述设计,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好,且方便加工安装,成本低。使用时通过圆钢插入支座1的操作孔13,助力转动实现支撑杆相对螺杆的升降,以满足移动电站驻车时支腿的升降。
[0037]支腿的定位孔12与支撑状态限位孔42和收缩状态限位孔43配合,具体如下:
[0038]支腿旋转至水平状态时,支腿的定位孔12与收缩状态限位孔43重合,用限位轴6插入定位孔12与收缩状态限位孔43,用开口销7对限位轴6限位住,实现收缩状态的稳定,此时形成支腿收缩状态。
[0039]支腿旋转至竖直状态时,支腿的定位孔与支撑状态限位孔重合,用限位轴6插入定位孔12与支撑状态限位孔42,用开口销7对限位轴6限位住,实现支撑状态的稳定,此时形成支腿的支撑状态。
[0040]本实施例中,支架4为U型结构,螺杆9端部与支架4对应的两侧设为平面。
[0041]为了合理理由空间,并方便支腿的收起,前边两个固定支腿单元10的支架开口均水平向后,使前边两个固定支腿单元的支腿能够实现前后方向的收起。
[0042]前边两个固定支腿单元20的支架开口水平向左、右,具体的,后边左侧固定支腿单元的支架开口水平向右,后边右侧固定支腿单元的支架开口水平向左,使后边两个固定支腿单元的支腿能够实现左右方向的收起。
[0043]本技术结合小载重移动电站的轮距特性设计,采用固定支腿结构(即支腿一直安装在移动电站上,支腿在收缩状态和支撑状态与移动电站都不分离),支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证了设备的整体性和紧凑型,并且解决了移动电站驻车时支腿支撑问题和移动电站行车时支腿缩放问题。
[0044]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载重移动电站的固定支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腿单元,每个固定支腿单元均由支架和支腿组成;支架与移动电站固定连接,支架上设有三组通孔,分别为转轴孔、支撑状态限位孔和收缩状态限位孔,支撑状态限位孔与转轴孔呈竖直直线布置,收缩状态限位孔与转轴孔呈水平直线布置;支腿上端安装在转轴孔处并与其转动连接,支腿上还设有定位孔,定位孔与支撑状态限位孔和收缩状态限位孔配合;支腿旋转至水平状态时,支腿的定位孔与收缩状态限位孔对应并通过限位机构连接,形成支腿收缩状态;支腿旋转至竖直状态时,支腿的定位孔与支撑状态限位孔对应并通过限位机构连接,形成支腿的支撑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载重移动电站的固定支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为限位轴及配合的开口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载重移动电站的固定支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为伸缩支腿。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星元张妍张焱凯林森
申请(专利权)人:佛光装备制造洛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