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6362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是由盐酸替罗非班脂质体、溶剂、pH调节剂、渗透压调节剂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利用脂质体技术将盐酸替罗非班进行包封,再制备成注射液,解决了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溶液产生不溶性微粒的问题,提高了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的稳定性。高了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的稳定性。高了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
,具体涉及一种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替罗非班,别名替洛非巴,替罗非班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GP II b/II a受体的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抑制血栓形成。
[0003]替罗非班对各种刺激因素诱发的血小板聚集都有效,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行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患者均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其抑制作用与剂量成正比。由于替罗非班强有力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使其延迟或抑制血栓形成,缩小形成血栓的大小;持续静滴可使血栓形成不易阻塞血管,并促进再灌注的形成。
[0004]替罗非班为抗血小板药,临床上主要用于冠脉缺血综合征患者行冠脉血管成形术或冠脉内斑块切除术,以防治相关的心脏缺血并发症;也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型心肌梗死患者(与肝素或阿司匹林联用),预防心脏缺血事件的发生。
[0005]ChemicalBook在2020年10月20日公开了纤维蛋白胶的组成和作用机制,其中记载了制备脂质体

壳聚糖骨架

纤维蛋白胶复合给药系统用来递送亲水性小分子药物,用替罗非班为模型药物,制备了复合给药系统,在体外评价了其释药特征。结果显示,与不包载入纤维蛋白胶的替罗非班脂质体相比,替罗非班复合给药系统能够显著减少突释效应,并且释放得更为稳定长久。
[0006]中国专利CN 105708799A公开了纳米结构脂质载体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难溶性药物0.02%~1%,固态脂质材料:0.3%~15%,液态脂质材料0.5%~20%,脂溶性乳化剂0.8%~10%,水溶性乳化剂1%~15%,水性溶剂39%

97.38%,但是仅仅记载了难溶性药物可以是替罗非班,并没有关于替罗非班脂质体的实施例记载以及技术效果的呈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7]现有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无论经过怎样的严格过滤,经放置都会不溶性微粒产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溶性微粒量逐渐增加,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解决了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溶液产生不溶性微粒的缺陷,提高了稳定性。
[0008]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其特征在于,由盐酸替罗非班脂质体、溶剂、pH调节剂、渗透压调节剂组成;
[0010]所述盐酸替罗非班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为:
[0011]将2

5重量份的磷脂酰肌醇溶于有机溶剂,35℃

45℃减压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得到
磷脂膜,加入溶有1重量份的盐酸替罗非班、0.1

0.3重量份三醋汀的pH=7.5~9.0Tris缓冲溶液水化磷脂膜,继续旋蒸、浓缩,微滤,得到盐酸替罗非班脂质体;
[0012]在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盐酸替罗非班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中的有机溶剂选自乙醇、三氯甲烷、丙二醇、甲醇中的一种。
[0013]在其中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以重量比计算,所述磷脂酰肌醇:盐酸替罗非班:三醋汀=3:1:0.2。
[0014]在其中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Tris缓冲液的pH=7.9。
[0015]在其中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蒸发的水浴加热温度为37℃。
[0016]在其中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盐酸替罗非班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中的有机溶剂为乙醇。
[0017]在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溶剂选自注射用水、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甘油、二甲基乙酰胺中的至少一种,在其中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溶剂为注射用水。
[0018]在多个实施例中,所述pH调节剂选自醋酸盐缓冲溶液、枸橼酸盐缓冲溶液、乳酸缓冲溶液、酒石酸盐缓冲溶液、磷酸盐缓冲溶液、碳酸盐缓冲溶液中的一种,在其中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pH调节剂为枸橼酸

枸橼酸钠缓冲溶液。
[0019]在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渗透压调节剂选自氯化钠、葡萄糖、甘油中的一种,在其中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渗透压调节剂为氯化钠。
[0020]在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的pH为5.0~7.0,在其中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的pH=6.4。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利用脂质体技术将盐酸替罗非班进行包封,再制备成注射液,解决了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溶液产生不溶性微粒的问题,提高了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盐酸替罗非班杂质A和B
[0024]图2:实施例1

5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有关物质A、B含量
[0025]图3:实施例6

8、对比实施例6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有关物质A、B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凡是不背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7]实施例1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
[0028]将3重量份的磷脂酰肌醇溶于乙醇,减压旋转蒸发(水浴加热37℃)除去溶剂得到磷脂膜,加入溶有1重量份盐酸替罗非班、0.2重量份三醋汀的Tris缓冲溶液(pH=7.9)水化磷脂膜,继续旋蒸、浓缩,微滤,得到盐酸替罗非班脂质体。
[0029]将盐酸替罗非班脂质体复溶于适量注射用水中,加入氯化钠调节渗透压,加入枸
橼酸

枸橼酸钠缓冲溶液调节pH=6.4,加注射用水至定量,微滤,灌装,灭菌,即得。
[0030]实施例2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
[0031]将2重量份的磷脂酰肌醇溶于三氯甲烷,减压旋转蒸发(水浴加热35℃)除去溶剂得到磷脂膜,加入溶有1重量份盐酸替罗非班、0.1重量份三醋汀的Tris缓冲溶液(pH=7.5)水化磷脂膜,继续旋蒸、浓缩,微滤,得到盐酸替罗非班脂质体。
[0032]将盐酸替罗非班脂质体复溶于适量注射用水中,加入氯化钠调节渗透压,加入枸橼酸

枸橼酸钠缓冲溶液调节pH=6.4,加注射用水至定量,微滤,灌装,灭菌,即得。
[0033]实施例3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
[0034]将5重量份的磷脂酰肌醇溶于乙醇,减压旋转蒸发(水浴加热45℃)除去溶剂得到磷脂膜,加入溶有1重量份盐酸替罗非班、0.3重量份三醋汀的Tris缓冲溶液(pH=9.0)水化磷脂膜,继续旋蒸、浓缩,微滤,得到盐酸替罗非班脂质体。
[0035]将盐酸替罗非班脂质体复溶于适量注射用水中,加入氯化钠调节渗透压,加入枸橼酸

枸橼酸钠缓冲溶液调节pH=6.4,加注射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其特征在于,由盐酸替罗非班脂质体、溶剂、pH调节剂、渗透压调节剂组成;所述盐酸替罗非班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为:将2

5重量份的磷脂酰肌醇溶于有机溶剂,35℃

45℃减压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得到磷脂膜,加入溶有1重量份的盐酸替罗非班、0.1

0.3重量份三醋汀的pH=7.5~9.0Tris缓冲溶液水化磷脂膜,继续旋蒸、浓缩,微滤,得到盐酸替罗非班脂质体;所述盐酸替罗非班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中的有机溶剂选自乙醇、三氯甲烷、丙二醇、甲醇中的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其特征在于,以重量比计算,所述磷脂酰肌醇:盐酸替罗非班:三醋汀=3:1: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其特征在于,所述Tris缓冲液的pH=7.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蒸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璐赵维娟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