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隧道热环境控制系统及运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6306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铁隧道热环境控制系统及运行方法,包括与地铁隧道通风井连通设置的活塞风亭,活塞风亭与地铁隧道通风井的连通处安装有可逆风扇;地铁隧道热环境控制装置的壳体底部以及侧壁上均装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风格栅,壳体的顶部还连通布置有数个无动力风帽,地铁隧道内与活塞风亭的开口之间通过可逆风扇形成可逆向切换的风流通道;地铁隧道热环境控制装置的内部还装有换热盘管,经过风流通道的空气热源与换热盘管内部的液体形成热交换。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充分利用地铁隧道中的废热,通过回收地铁隧道中的热量向地面建筑进行供暖,同时还能对地铁隧道进行冷却,进而实现地铁隧道内环境的良好控制。内环境的良好控制。内环境的良好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隧道热环境控制系统及运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及节能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隧道热环境控制系统及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中,有许多地方可以从中回收余热,如工业工厂、数据中心、配电系统和下水道等,近些年来,从地铁中回收余热逐渐受到重视。地铁覆盖了城市的大片地区,其列车的运行产生了大量的废热,造成了地铁隧道的热污染,严重危害了地铁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营,另一方面城市地铁目前的热污染也表明了从隧道中回收余热的巨大潜力。并且随着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对地铁废热的回收利用变得更加重要。目前,地铁隧道内常用的废热处理方式是通过地面上的活塞风亭排出室外,这种方法只能暂时缓解隧道热环境的恶化,不能够较好地控制地铁隧道内的热环境;同时,这部分废热没有进行回收利用,造成了能源浪费,污染了城市环境,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如何结合活塞风亭设计出一套废热回收装置,同时对地铁隧道热环境进行控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铁隧道热环境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隧道热环境控制系统,包括与地铁隧道通风井连通设置的活塞风亭(2),其特征在于,活塞风亭(2)与地铁隧道通风井的连通处安装有可逆风扇(3);活塞风亭(2)内部位于可逆风扇(3)的上方还布置有地铁隧道热环境控制装置(1),地铁隧道热环境控制装置(1)的壳体(18)底部以及侧壁上均装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风格栅(9),底部的进风格栅(9)与地铁隧道通风井连通,侧部的进风格栅(9)则通过活塞风亭(2)与外界连通,壳体(18)的顶部还连通布置有数个无动力风帽(14),地铁隧道内与活塞风亭(2)的开口之间通过可逆风扇(3)形成可逆向切换的风流通道;地铁隧道热环境控制装置(1)的内部还装有换热盘管(8),经过风流通道的空气热源与换热盘管(8)内部的液体形成热交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隧道热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盘管(8)内部的液体完成热交换后经热泵流入至建筑供暖系统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铁隧道热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热泵选用两级热泵(4),其中,低级压缩包括一个25bar的压缩机;高级压缩包括两台50bar的压缩机,制冷剂选用R7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隧道热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盘管(8)在地铁隧道热环境控制装置(1)内部呈多排倾斜设置的往复蛇形管,每排由弯管进行连接,且管壁上均形成有翅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铁隧道热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盘管(8)蛇形布置在地铁隧道热环境控制装置(1)内部的盘管支架(10)上,盘管支架(10)由四个横向连杆(15)和四个等距垂直杆体组成,换热盘管(8)的直管部分依次穿过四个垂直杆体,然后再接入弯管。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永明尹振峰胡松涛刘国丹佟振童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