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施工超欠挖分析方法、设备、系统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隧道施工超欠挖分析方法、设备、系统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山岭隧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山岭隧道的施工区域进行放样,然后根据放样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以判断该山岭隧道在开挖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超挖或者欠挖。
[0003]相关技术中,主要采用全站仪进行点放样测量,然后根据放样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最终得到隧道施工区域是否存在超挖和欠挖区域。然而,采用全站仪放样测量并判断超挖和欠挖区域的方式存在判断结果不准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施工超欠挖分析方法,旨在解决相关技术在采用全站仪放样测量并判断超挖和欠挖区域的方式存在判断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隧道施工超欠挖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获取所述隧道的目标放样区域;
[0007]响应于用户发送的现场放样指令,控制放样设备对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施工超欠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所述隧道的目标放样区域;响应于用户发送的现场放样指令,控制放样设备对所述目标放样区域进行放样测量,以获取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的目标点云数据集;将所述目标点云数据集与预设点云数据集分析比对,以得到所述隧道的超欠挖数据结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超欠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放样区域具有至少两个;在所述响应于用户发送的现场放样指令,控制放样设备对所述目标放样区域进行放样测量,以获取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的目标点云数据集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将所述目标放区域进行编号形成目标放样区域集合;从所述目标放样区域集合中筛选出一个所述目标放样区域并将其作为当前放样区域;所述响应于用户发送的现场放样指令,控制放样设备对所述目标放样区域进行放样,以获取对应的所述目标区域的目标点云数据集的步骤,包括:响应于用户发送的现场放样指令,控制所述放样设备对所述当前放样区域进行放样测量,以获取所述当前放样区域的当前点云数据信息;从剩余所述目标放样区域集合中筛选出下一个所述目标放样区域并将其作为所述当前放样区域,且返回执行所述响应于用户发送的现场放样指令,控制所述放样设备对所述当前放样区域进行放样测量,以获取所述当前放样区域的当前点云数据信息的步骤,直至获取所有所述目标放样区域所对应的所述当前点云数据信息,形成所述目标点云数据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施工超欠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样设备包括自动全站仪以及能与所述全站仪通讯连接的手簿;所述响应于用户发送的现场放样指令,控制所述放样设备对所述当前放样区域进行放样测量,以获取所述当前放样区域的当前点云数据信息的步骤,包括:响应于用户利用所述手簿发送的所述现场放样指令,控制所述全站仪对所述当前放样区域进行放样测量,以获取所述当前放样区域的当前点云数据信息。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隧道施工超欠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隧道的目标放样区域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隧道的现场扫描数据信息;其中,所述现场扫描数据信息包括所述隧道的现场点云数据集;根据所述现场扫描数据信息,构建所述隧道的当前建筑信息模型;将所述当前建筑信息模型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朋刚,邹符良,郭张锋,陈强,龙平兵,李昆阳,左智刚,唐海军,刘立峰,潘冬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