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环境的搜救ROV路径规划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629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维环境的搜救ROV路径规划系统及方法,其中,环境建模模块用于获取ROV机器人水下环境信息,将ROV机器人运动的区域从真实的环境中抽象出三维空间模型,构建水下环境地图三维栅格模型;算法调用路径生成模块用于选择路径规划的目标点,并以ROV的当前位置作为路径规划的起始点,目标位置为终点;采用基于J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维环境的搜救ROV路径规划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搜救ROV路径规划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三维环境的搜救ROV路径规划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ROV(遥控水下机器人,Remotely Operated Underwater Vehicle)很早就被应用于搜救工作之中,它可以在从海面到海底的各种水深状况下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在搜索的过程中,ROV的运行仍是人工操作,需要操作员保持着极高的专注度,但长时间的工作必然会对操作员的精神至身体造成极大的负担。为了减轻操作员的操作压力,ROV机器人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手动操作的运行方式,而是应该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为完善ROV机器人的应用领域,路径规划至关重要。
[0003]现有技术中,张旋,皮大伟,王洪亮,谢伯元,王显会,王尔烈,孙晓旺所著一种基于改进A*算法的类三维路径规划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预处理原始数字高程模型,即DEM;步骤(2):提取分析障碍物因素,建立环境地图模型:建立的环境地图模型基于模糊化障碍物概念,所建模型包含了模糊化障碍物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环境的搜救ROV路径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境建模模块,用于获取ROV机器人水下环境信息,将ROV机器人运动的区域从真实的环境中抽象出三维空间模型,并细分多个三维区域,且每个区域都用三维信息表示,构建水下环境地图三维栅格模型;算法调用路径生成模块,用于选择路径规划的目标点,并以ROV的当前位置作为路径规划的起始点,目标位置为终点;判断所选取目标点是否合理,不合理将重新选择;采用基于JPS

COSPS的三维路径规划算法,输入水下环境地图三维栅格模型、起始点、目标点,进行路径规划,获得规划路径;路径检测模块,用于通过判断规划路径完整度,保证路径连续;通过检测路径中是否存在相同路径,保证ROV的运行顺畅;通过检测路径是否贴近障碍物,保证路径安全性;若检测的规划路径不可行,则反馈算法调用路径生成模块重新进行路径规划,若检测的规划路径可行,则输出可行的规划路径。2.一种三维环境的搜救ROV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激光,声纳扫描或外部输入获取ROV机器人水下环境,将ROV机器人运动的区域从真实的环境中抽象出三维空间模型,并细分多个三维区域,且每个三维区域都用三维信息表示,建立三维坐标系统,三维区域即为三维路径规划空间,然后把坐标等分,形成水下环境三维栅格地图模型;S2、选择路径规划的目标点,并以ROV机器人的当前位置作为路径规划的起始点,目标点终点;S3、判断所选取的目标点是否为障碍物,如果是,则返回步骤S2重新选择目标点;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4;S4、采用基于JPS

COSPS的三维路径规划算法,输入水下环境地图三维栅格模型、起始点、目标点,进行路径规划,获得规划路径;首先,确定临界障碍,并筛选临界障碍的周围点集;其次,设定筛选后的周围点集为跳点,通过裁剪平面的方法,搜寻跳点;将符合要求的跳点加入Openlist列表,筛选列表中评价函数F(n)最小的节点作为下一次搜索的父节点,并将其加入Closelist列表;最后,删除多余拐点,直接连接前后路径点;S5、对获得的规划路径进行检测,通过判断规划路径完整度,保证路径连续;通过检测路径中是否存在相同路径,保证ROV的运行顺畅;通过检测路径是否贴近障碍物,保证路径安全性;若检测的规划路径不可行,则返回步骤S2,若检测的规划路径可行,则输出可行的规划路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维环境的搜救ROV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三维坐标系统中x轴和y轴分别为纵向和横向增加方向,z轴为高度增加方向,形成三维空间,在水下环境三维栅格地图模型中把ROV机器人看作一个质点,用x轴、y轴和z轴三个方向表示ROV在模型的位置,每个质点不能超越分割后的小立体栅格的边界,且ROV机器人和障碍物在三维空间中运行时不能相互碰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维环境的搜救ROV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筛选临界障碍的周围点集的规则为:
(I)判断临界障碍方格一邻格是否存在障碍,若存在,则此邻格不可行;若不存在,则临界障碍邻格为可行点;(II)判断在临界障碍方格所在一平面对角方向邻格上是否存在障碍,若存在,则此对角邻格不可行;若不存在,则临界障碍对角邻格为可行点;(III)若一障碍方格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晓强郑宇航王莹许赫威赵源曾庆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