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800Mpa级高硅超高强钢表面红锈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热轧带钢
,具体涉及一种减少800Mpa级高硅超高强钢表面红锈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能源问题和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在保证安全性能的前提下进行整车轻量化是目前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采用高强钢,特别是超高强度钢板是目前车身轻量化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为了更好为汽车轻量化提供优质产品,第三代先进超高强QP钢(即淬火延性钢),自2013年国内开始研发。QP超高强钢充分利用超高强度钢板的塑性特性、加工硬化特性,发挥成形潜能,更好地实现减重和汽车性能的优化,已成为汽车设计追求的目标。
[0003]超高强QP钢在成分设计时,为增强钢材强度和淬透性,会添加一定量Si元素,随着Si含量的升高,尤其是高于0.5%时(如DP、QP、TRIP钢等),热轧带钢表面上会极易产生红锈缺陷。因为高温下Si元素会在带钢基体和氧化铁皮层之间形成铁橄榄石相(Fe2SiO4),在其凝固后会形成类似锚状形貌将FeO钉扎及包裹住,钉扎住的FeO很难在后续工序的除鳞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800Mpa级高硅超高强钢表面红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板坯经加热炉加热;步骤S2、将所述加热后板坯出炉,依次经过炉后除鳞、粗轧机组轧制及道次除鳞;步骤S3、将粗轧后的中间坯经过热卷箱成卷再开卷;步骤S4、将经过热卷箱开平后的中间坯依次经过精轧除鳞及精轧机组轧制成最终所需尺寸;步骤S5、将精轧后的成品带钢经层流冷却、卷取成卷后打包入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800Mpa级高硅超高强钢表面红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板坯加热,板坯厚度180
‑
230mm,板坯间距100
‑
300mm,炉温分段控制,一加炉膛温度1060
‑
1160℃,二加炉膛温度1200
‑
1260℃,三加炉膛温度1260
‑
1300℃,均热温度1250
‑
1290℃,出炉温度1240
‑
1280℃,按照一加、二加、三加温度逐渐升高趋势控制,均热温度在二加和三加温度之间的总体加热工艺进行控制;总计板坯在炉时间180
‑
240分钟;其中煤气燃烧时空气过剩系数0.92
‑
1.10,残氧含量2%
‑
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800Mpa级高硅超高强钢表面红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炉后除鳞压力20
‑
26Mpa,采用双集管同时除鳞模式,除鳞速度0.5
‑
0.8m/s。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800M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建辉,李月林,秦红波,王占国,谷守庆,马坤霞,杜秀珍,刘鹏举,金玉,
申请(专利权)人:河钢乐亭钢铁有限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