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保温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548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真空保温盒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包括:保温盒壳体和保温结构;保温盒壳体包括开口向下的保温外壳和设置在保温外壳的开口处的保温盒端盖;保温盒壳体的顶部可拆卸安装在保温罩的待安装位置处;保温结构包括设置在保温外壳的内部的顶端的上保温材料层、设置在保温盒端盖顶部的下保温材料层和设置在上保温材料层与下保温材料层之间的绝密真空层。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保温材料容易腐蚀脱落、保温盒的安装采用固定安装的方式,不利于拆卸更换、保温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理想等问题。理想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保温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热轧设备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真空保温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热轧生产线中,保温罩的作用是防止经粗轧机轧制后的板坯在输送至精轧机的过程中由于温降过大,而影响正常的工艺控制,是轧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出于保温效果的考虑,保温罩在尽可能低的位置在板坯周围形成密闭的空间以达到良好的保温性能。
[0003]根据现场调研,热轧保温罩投入使用后,中间坯头部进入精轧机的温度提升了约25℃,尾部进入精轧机温度提升了约5℃,尾部温度还有提升空间。精轧区域中间坯温度的升高,使得精轧轧制力降低,但同时也出现了头尾温差扩大、氧化铁皮缺陷增多等问题。现有技术的保温罩内部一般是保温棉叠加形式,保温棉固定在保温罩壳体顶部或侧面的锚固钉上,缺点就是容易老化脱落和过烧。锚固钉的保温棉安装与保温棉成块固定的都存在裸露和容易脱落的弊端,采用“Y”型钉固定的保温棉,裸露直接和钢坯环境接触,在生产过程中造成腐蚀、老化并震动脱落。从而引起带钢表面异物压入,引起废钢,严重影响保温效果及保温罩整体功能的正常使用,甚至引起批量质量事故。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在保温罩内部装有保温盒的技术手段,即在保温罩内部由多个保温盒排列组成,现有的保温盒为内部装填保温材料的封闭盒体,也有不是封闭的保温盒结构,由于长期近距离受中间坯的高温辐射加上辊道下方冲渣沟涌出的大量蒸汽腐蚀,现有设计的上部保温盒的不锈钢面板,由于固定螺栓腐蚀及面板受热变形而脱落,内部保温材料也随即脱落,保温盒不再有保温的功能,需更换备件,导致保温盒使用成本大幅提升;同时,脱落的不锈钢面板粘附在中间坯表面带入精轧前除鳞机,就会造成除鳞机集管故障,甚至带入精轧机内造成轧漏堆钢,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节奏。如,申请号为201520619992.6的专利,公开了及一种热轧保温罩保温盒,所述保温盒体为无盖的盒体,所述多个保温块之间紧密接触;每个保温块内部装配一个u型板,u型板底板与保温盒体底板固定连接。该保温盒并没有把保温棉完全锁固在保温盒的内部,仅仅是通过U型板、固定杆或螺栓把保温材料固定在裸露的壳体内,与前面所述保温罩的普通保温棉安装形式没有太明显的技术区别,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会造成局部腐蚀和老化、脱落等现象。现有技术考虑的因素主要是以为去掉了保温盒盒盖面板,保温块直接接受炙热中间坯的烘烤,就不会担心造成面板脱落导致的事故;同时,由于固定螺栓位于保温块内部,不会造成螺栓的腐蚀;紧密压缩在一起的保温块和u型板与保温盒底板固定的方式可保证保温块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脱落,固定杆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保温块的固定连接强度。
[0005]但是,保温盒内部的保温棉固定形式是锚固钉直接固定或有保温盒(块)裸露保温棉,保温棉固定方式不牢固,在带钢翘头、甩尾过程中,易造成保温材料拉损这种保温棉在使用过程脱落严重,内部衬板过烧容易引起带钢表面异物压入导致热轧轧制过程中出现废钢事故;热轧领域水汽较重,保温棉在裸露状态下腐蚀损耗严重,备件更换生命周期短;如保温棉脱落、保温罩支架变形造成保温罩不投入,则会引起带钢温降严重,加大温降能耗增
大;生产数据表明现有技术中保温盒的结构保温效果不理想,影响保温罩整体功能的正常使用,并发引起批量质量事故。
[0006]综上所述,现有技术所设计的保温盒由于结构设计的缺陷性,主要存在保温材料容易腐蚀脱落、保温盒的安装采用固定安装的方式,不利于拆卸更换、保温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保温盒装置,以解决目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保温材料容易腐蚀脱落、保温盒的安装采用固定安装的方式,不利于拆卸更换、保温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0008]本技术提供一种真空保温盒装置,包括:保温盒壳体和保温结构;其中,所述保温盒壳体包括开口向下的保温外壳和设置在所述保温外壳的开口处的保温盒端盖;所述保温盒壳体的顶部可拆卸安装在保温罩的待安装位置处;所述保温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温外壳的内部的顶端的上保温材料层、设置在所述保温盒端盖顶部的下保温材料层和设置在所述上保温材料层与所述下保温材料层之间的绝密真空层;在所述保温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座,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安装插销,所述保温盒壳体通过所述安装插销可拆卸安装在保温罩的待安装位置的支座上。
[0009]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上保温材料层通过锚固钉固定在所述保温外壳的内部的顶端;在所述锚固钉的底端设置有锁紧螺母。
[0010]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所述锚固钉上位于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上保温材料层的底端之间设置有垫片。
[0011]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上保温材料层的厚度为30mm
±
10mm;所述下保温材料层的厚度为30mm
±
10mm;所述绝密真空层的厚度为20mm

60mm。
[0012]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上保温材料层为陶瓷纤维层。
[0013]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下保温材料层为介孔材料层。
[0014]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保温外壳为不锈钢外壳。
[0015]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保温盒端盖包括盖板和围绕所述盖板的顶部的周边设置的固定连接板;所述固定连接板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保温外壳的开口处的外侧壁上。
[0016]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盖板为不锈钢耐热板。
[0017]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固定件包括不锈钢钉和设置在所述不锈钢钉端部的螺母;所述不锈钢钉的端部穿过所述固定连接板和所述保温外壳的外侧壁,设置在所述保温外壳的内部。
[0018]从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真空保温盒装置,通过在下保温材料层和上保温材料层之间设置的绝密真空层,使保温盒的内部形成真空,防止空气流动,避免保温材料被空气腐蚀,延长保温盒的使用寿命;上保温材料层设置在保温外壳的内部的顶端,下保温材料层设置在保温盒端盖的顶部,不易脱落,分为上下两层,中间形成绝密真空层,保温盒端盖与保温外壳之间的连接技术成熟,不容易在保温盒壳体的内部形成材料堆积以及保温材料水汽凝聚,造成的内部腐蚀;保温盒壳体的顶部可拆卸安装在保温罩的待安装位置处,每个保温盒可以单独拆装,节约时间、拆装方便;本技术提供的真空保温
盒装置安装在保温罩内壁上,与辊道的钢坯不直接接触,由保温盒隔离高温钢坯,对保温罩内壁有阻热防护作用,热辐射不能直接传到保温罩主要受力钢架上,可在保温罩本体和保温盒(不锈钢除外)外面涂刷耐高温银粉漆,从而使保温罩架体不受热辐射影响而变形扭曲;且保温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9]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技术的更全面理解,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真空保温盒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的A

A方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保温盒装置,包括保温盒壳体和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盒壳体包括开口向下的保温外壳和设置在所述保温外壳的开口处的保温盒端盖;所述保温盒壳体的顶部可拆卸安装在保温罩的待安装位置处;所述保温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温外壳的内部的顶端的上保温材料层、设置在所述保温盒端盖顶部的下保温材料层以及设置在所述上保温材料层与所述下保温材料层之间的绝密真空层;在所述保温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座,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安装插销,所述保温盒壳体通过所述安装插销可拆卸安装在保温罩的待安装位置的支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保温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温材料层通过锚固钉固定在所述保温外壳的内部的顶端;在所述锚固钉的底端设置有锁紧螺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保温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锚固钉上位于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上保温材料层的底端之间设置有垫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保温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温材料层的厚度为30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雷生杨良文张晔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