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圆弧板消失模浇筑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白模的制作,白模根据造型要求,采用EPS泡沫珠粒发泡成型,白模烘干后粘接好浇道口模;S2、模型的涂层,在白模的表面涂覆消失模专用涂料,干燥处理形成涂层保护壳;S3、振动造型,将步骤S2制备的模型,以长向站立放置在砂箱内,采用移动雨淋加砂器,进行逐层均匀洒布型砂,加砂至平浇口位置,全加砂过程中在振实台进行振实;S4、浇筑置换;S5、冷却处置。本申请所提出的耐磨圆弧板消失模浇筑工艺,通过将白模按照倾斜一定角度放置,针对造型加砂,型砂可更好的进入螺栓孔位置,并达到要求型砂充填紧实的效果,使得铸件浇注姿态略有改变,完美解决浇注缩孔的问题。完美解决浇注缩孔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圆弧板消失模浇筑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消失模
,尤其涉及一种耐磨圆弧板消失模浇筑工艺。
技术介绍
[0002][0003]耐磨圆弧板是沥青破碎机上的零配件,2022年3月中旬新开发的铸钢件产品。该产品单重25Kg,长299mm、厚度50mm、外圆弧半径250mm,产品上均匀分布八个Φ18通孔(螺栓孔),通孔靠外圆部有深35mm、Φ36的沉孔,见附图2。
[0004]耐磨圆弧板采用消失模铸造生产,白模采用小2#EPS泡沫珠粒发泡成型,白模烘干后按工艺要求粘接好浇道、冒口,上两遍高氧铝钒土熟料粉末配制的消失模专用涂料,涂层干燥后埋箱造型,然后浇注成型。该产品自试生产以来浇注成功率几乎100%,工艺出品率70%,产品外观质量得到客户认可。美中不足地是铸件上的八个圆孔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形,铸件圆孔中部会变小,螺栓装不进去,必须靠人工打磨修正才行,有时一个圆孔要磨近一个小时才免强修好,工作效率实在太低,给后道精磨工作带来很大地麻烦,甚至严重影响铸件交货期,对工人生产积极性带来了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耐磨圆弧板消失模浇筑工艺。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耐磨圆弧板消失模浇筑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08]S1、白模的制作,白模根据造型要求,采用EPS泡沫珠粒发泡成型,白模烘干后粘接好浇道口模;
[0009]S2、模型的涂层,在白模的表面涂覆消失模专用涂料,干燥处理形成涂层保护壳,所述消失模专用涂料由氧铝钒土熟料粉末配制;
[0010]S3、振动造型,将步骤S2制备的模型,以长向站立放置在砂箱内,采用移动雨淋加砂器,进行逐层均匀洒布型砂,加砂至平浇口位置,全加砂过程中在振实台进行振实;
[0011]S4、浇筑置换,液体金属从浇道口加入,在液体金属的热作用下,白模发生热解气化,产生大量气体,不断通过涂层、型砂,向外排出,液体金属填充白模的位置,形成的铸件与白模形状相同,完成置换;
[0012]S5、冷却处置,将砂箱倾斜倒出铸件或直接从砂箱中吊出铸件均可,铸件与干砂自然分离,分离出的干砂处理后重复使用。
[0013]优选地,所述浇道口模包括内浇道模和顶浇道模,内浇道模的底端与白模的下表面粘接,顶浇道模的底端与白模的上表面粘接,内浇道模和顶浇道模的材质与白模相同。
[0014]优选地,所述内浇道模下侧平面处固定粘接有底板,底板采用型砂粘接压制而成的块状结构,所述白模厚度方向的中分线,与底板上表面的中垂线夹角为15
°
,且白模上的
螺栓孔的大口端倾斜朝向上侧。
[0015]优选地,所述步骤S3之前,在砂箱内铺设第一塑料膜,将底板平放在第一塑料膜的上侧,再进行加砂,加砂完成,在型砂表面覆盖第二塑料膜,然后,在第二塑料膜的上侧填充覆膜砂,第一塑料膜和第二塑料膜之间形成闭合腔,进行步骤S4过程中,对所述闭合腔抽负压,真空度达到0.5
‑
0.08MPa。
[0016]优选地,所述步骤S4过程中,内浇道模上端浇注液体金属,在顶浇道模内补缩浇注液体金属。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申请所提出的耐磨圆弧板消失模浇筑工艺,通过将白模按照倾斜一定角度放置,针对造型加砂,型砂可更好的进入螺栓孔位置,并达到要求型砂充填紧实的效果,使得铸件浇注姿态略有改变,完美解决浇注缩孔的问题。
[0019]2、本申请所提出的耐磨圆弧板消失模浇筑工艺,通过将螺栓孔位置的大开口倾斜朝上,在进行浇注过程中,液体金属能够更好的包裹螺栓孔位置,形成的螺栓孔内壁砂眼、缺料的缺陷大大减少。
[0020]3、本申请所提出的耐磨圆弧板消失模浇筑工艺,设置通过型砂制作的底板支撑白模,在装箱前即可确定白模的角度,达到方便控制浇注姿态的效果,同时,底板直接放置在砂箱内,放置稳定,可以防止加砂使模发生偏移,为加砂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耐磨圆弧板消失模浇筑工艺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白模示意图。
[0023]图中:1内浇道模、2顶浇道模、3白模、4底板、5中分线、6中垂线、7螺栓孔、8砂箱、9第一塑料膜、10型砂、11第二塑料膜、12覆膜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6]耐磨圆弧板在工艺优化以前,采用的铸造姿态是铸件长向垂直站立,内浇道从铸件底部引入钢液,铸件顶部采用冒口补缩,消失模铸造使用EPS珠粒生产铸钢件最大问题是铸件表面容易产生增碳同时会产生一些碳缺陷影响铸件外观质量。适当提高浇注温度、采用底注式内浇道可以减少金属液进入紊流,使金属液比较平稳地置换EPS白模,同时横浇道也对冒口引入钢液提高冒口中的钢液温度,延长冒口中钢液凝固时间,让钢液中的渣滓能有足够的时间上浮到冒口中,同时冒口中的钢液也能有效地对铸件进行补缩。消失模铸造铸钢件浇道、冒口尺寸选取按传统砂型工艺的中上限选取,特别是冒口的高度应选上限,当然消失模最有利的条件是浇道的设计自由度高,可以很方便地实现提高冒口中的钢水温
度,让冒口的补缩效果更好。消失模铸造采用干砂造型,铸件可以按照最理想化的浇注姿态设计铸造工艺,当然在铸件拐角、不易充填型砂的部位需要用特殊配制的型砂来预埋箱,以防止该处产生结瘤或钢包砂。
[0027]考虑到耐磨圆弧板圆孔深度较深,埋箱造型时型砂不易填实震紧,铸件该处容易形成钢瘤,所以在模片浸涂烘干后采用潮模砂型砂预埋,用此方法浇注,铸件成型到没有什么大问题,问题是铸件圆孔中部会变小,螺栓装不进去,必须靠人工打磨修正才行,有时一个圆孔要磨近一个小时才免强修好,功效实在太低,甚至严重影响铸件交货期,对工人生产积极性带来了负面影响。
[0028]围绕耐磨圆弧板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形成该问题的具体原因,铸件成型良好,外观质量尚可,可见浇道、冒口设计没有问题。只是螺栓孔内有变形,极大可能是圆孔中采用潮模砂预埋方法有问题,因潮模砂型砂水分不能稳定控制导致模片涂料层干燥度达不到要求,浇注时该处发气量过大,瞬时局部压力变化引起涂料层和该处型砂发生位移,导致铸件在该处产生变形。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取消潮模砂型砂预埋,剩下的就在如何解决圆孔内部型砂紧实度问题。
[0029]参照图1
‑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圆弧板消失模浇筑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白模的制作,白模根据造型要求,采用EPS泡沫珠粒发泡成型,白模烘干后粘接好浇道口模;S2、模型的涂层,在白模的表面涂覆消失模专用涂料,干燥处理形成涂层保护壳,所述消失模专用涂料由氧铝钒土熟料粉末配制;S3、振动造型,将步骤S2制备的模型,以长向站立放置在砂箱内,采用移动雨淋加砂器,进行逐层均匀洒布型砂,加砂至平浇口位置,全加砂过程中在振实台进行振实;S4、浇筑置换,液体金属从浇道口加入,在液体金属的热作用下,白模发生热解气化,产生大量气体,不断通过涂层、型砂,向外排出,液体金属填充白模的位置,形成的铸件与白模形状相同,完成置换;S5、冷却处置,将砂箱倾斜倒出铸件或直接从砂箱中吊出铸件均可,铸件与干砂自然分离,分离出的干砂处理后重复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圆弧板消失模浇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道口模包括内浇道模和顶浇道模,内浇道模的底端与白模的下表面粘接,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彦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安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