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品用复合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616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纺织品用复合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针对有纺织品上微生物的存在影响其性能,导致菌斑生成,使纺织品产生霉变、脆化甚至变质的技术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复合抗菌剂包括金银花,硝酸锌,氢氧化钠,去离子水,无水乙醇,表面活性剂,pH调节剂,甘氨酸,硅烷偶联剂,水性聚氨酯,乳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以硝酸锌作为原料,通过金银花的还原作用制备出纳米氧化锌并且作为保护剂有效阻止还原的纳米粒子团聚,得到更小尺寸的纳米颗粒。随后利用表面活性剂及硅烷偶联剂对纳米氧化锌进行分散,利用水性聚氨酯及乳化剂辅助分散及提高与织物的结合力制备得出长效抗菌耐水洗抗菌剂。抗菌耐水洗抗菌剂。抗菌耐水洗抗菌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品用复合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
,尤其涉及一种纺织品用复合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品,即经纺织加工而成的产品,包括纱线、机织物、针织物、编织物等。纺织品一般对菌体没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常被认为是滋养微生物的良好媒介;在合适的温度、湿度以及相应养分下,微生物能够迅速生长并繁殖,而多孔性纺织品极易吸收人体汗腺和脾腺分泌的排泄物,为微生物提供了所需养分。
[0003]纺织品上微生物的存在不仅影响其性能,导致菌斑生成,使纺织品产生霉变、脆化甚至变质,而且也会给服用者带来不适感,甚至对皮肤产生有害刺激,引发皮肤病,危害人体健康。此外,微生物分解人体分泌物所产生的氨等异味物质,也严重影响了周围的环境卫生。因此,对织物进行抗菌处理非常必要,通过对纺织品的抗菌整理可阻碍并抑制微生物在织物使用及储存过程中的代谢和繁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现有纺织品上微生物的存在影响其性能,导致菌斑生成,使纺织品产生霉变、脆化甚至变质,而且也会给服用者带来不适感,甚至对皮肤产生有害刺激,引发皮肤病,危害人体健康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纺织品用复合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纺织品用复合抗菌剂,复合抗菌剂包括金银花,硝酸锌,氢氧化钠,去离子水,无水乙醇,表面活性剂,pH调节剂,甘氨酸,硅烷偶联剂,水性聚氨酯,乳化剂。
[0006]一种纺织品用复合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将1质量份金银花提取物溶解于5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中,离心10min后得到上清液,即为金银花提取液;
[0008]S2、配制1.5质量份硝酸锌溶液溶解于5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硝酸锌溶液;
[0009]S3、取5质量份硝酸锌溶液和10质量份金银花提取液加入40质量份去离子水中,再用NaOH溶液调节pH至7,在130℃油浴锅中磁力搅拌1h,有白色沉淀生成,抽滤,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洗涤3次,洗去杂质,然后在马弗炉中300℃焙烘3h,得到纳米ZnO粉末;
[0010]S4、将0.4质量份的表面活性剂(六偏磷酸钠)溶解于90.00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中,搅拌10min;随后加入3质量份甘氨酸继续搅拌10min;
[0011]S5、将2质量份纳米氧化锌加入上述步骤中搅拌好的溶液中继续搅拌30min,得到纳米氧化锌水溶液;
[0012]S6、将纳米氧化锌水溶液中加入0.01

0.03份pH调节剂(柠檬酸钠,柠檬酸)调节pH值为9

10;
[0013]S7、将调节pH后的纳米氧化锌水溶液中依次加入0.4份硅烷偶联剂、0.4份水性聚氨酯、0.4份乳化剂;水温40℃反应,最后冷却至室温,得到乳白色悬浮液,即为纺织品用复
合抗菌剂。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纺织品用复合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首先利用以硝酸锌作为原料,通过金银花的还原作用制备出纳米氧化锌并且作为保护剂有效阻止还原的纳米粒子团聚,得到更小尺寸的纳米颗粒。金银花本身有一定的抗菌性能结合制备出的纳米氧化锌提高了该抗菌剂的抗菌性能。随后利用表面活性剂及硅烷偶联剂对纳米氧化锌进行分散,利用水性聚氨酯及乳化剂辅助分散及提高与织物的结合力制备得出长效抗菌耐水洗抗菌剂。
[0016]将所制备的纺织品用复合抗菌剂按添加量8

10%,将纺织品进行40℃中浸泡整理,控制带液率为80%,随后放入烘箱烘干。参照纺织行业FZ/T73023

2006《抗菌针织品》标准进行抗菌检测,水洗50次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均可达到99%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纺织品用复合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0]参照图1,一种纺织品用复合抗菌剂,复合抗菌剂包括金银花,硝酸锌,氢氧化钠,去离子水,无水乙醇,表面活性剂,pH调节剂,甘氨酸,硅烷偶联剂,水性聚氨酯,乳化剂。
[0021]一种纺织品用复合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S1、将1质量份金银花提取物溶解于5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中,离心10min后得到上清液,即为金银花提取液;
[0023]S2、配制1.5质量份硝酸锌溶液溶解于5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硝酸锌溶液;
[0024]S3、取5质量份硝酸锌溶液和10质量份金银花提取液加入40质量份去离子水中,再用NaOH溶液调节pH至7,在130℃油浴锅中磁力搅拌1h,有白色沉淀生成,抽滤,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洗涤3次,洗去杂质,然后在马弗炉中300℃焙烘3h,得到纳米ZnO粉末;
[0025]S4、将0.4质量份的表面活性剂(六偏磷酸钠)溶解于90.00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中,搅拌10min;随后加入3质量份甘氨酸继续搅拌10min;
[0026]S5、将2质量份纳米氧化锌加入上述步骤中搅拌好的溶液中继续搅拌30min,得到纳米氧化锌水溶液;
[0027]S6、将纳米氧化锌水溶液中加入0.01

0.03份pH调节剂(柠檬酸钠,柠檬酸)调节pH值为9

10;
[0028]S7、将调节pH后的纳米氧化锌水溶液中依次加入0.4份硅烷偶联剂、0.4份水性聚氨酯、0.4份乳化剂;水温40℃反应,最后冷却至室温,得到乳白色悬浮液,即为纺织品用复合抗菌剂。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品用复合抗菌剂,其特征在于,复合抗菌剂包括金银花,硝酸锌,氢氧化钠,去离子水,无水乙醇,表面活性剂,pH调节剂,甘氨酸,硅烷偶联剂,水性聚氨酯,乳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品用复合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1质量份金银花提取物溶解于5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中,离心10min后得到上清液,即为金银花提取液;S2、配制1.5质量份硝酸锌溶液溶解于5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硝酸锌溶液;S3、取5质量份硝酸锌溶液和10质量份金银花提取液加入40质量份去离子水中,再用NaOH溶液调节pH至7,在130℃油浴锅中磁力搅拌1h,有白色沉淀生成,抽滤,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洗涤3次,洗去杂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广川于红光王斐杨玉慧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同曦大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