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6070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海上管道支撑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管道支撑结构,包括浮子托管,所述浮子托管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浮板,所述侧浮板顶端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所述浮子托管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垫,其中一个所述转轴上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主接杆和副接杆,所述主接杆铰接于所述转轴顶端,所述副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滑动连接于所述主接杆内壁,通过若干个浮子托管、连接组件与对位杆的配合使用,使原本由管道承担的弯折力分摊到浮子托管与浮子托管之间的连接件上进行抵消,避免管道有被海浪和海洋生物转撞击折弯的风险,从而对整个管道海上传输造成中断和海油泄露污染海水的严重情况。泄露污染海水的严重情况。泄露污染海水的严重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支撑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海上管道支撑
,具体涉及一种管道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的发展,海上开发有巨大的工业意义,尤其是海油的开发传输。但是随着现在发展的需要,以往传统的先采集后运输的传输方式,已经跟不上发展的节奏。因此,转为采用大距离的管线运输和抽沙清淤工程,都是直接使用塑料钢制管道,经过大浮力托管浮子通过对夹的方式连接,使管道悬浮在水面上,直接将海油运输到岸上。这样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经费,而且运输工作效率也是大大提升。但是由于海上条件恶劣,海浪和一些大型海洋生物对漂浮的管道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海浪对管道的拍打,会使铺设的管道有被海浪和海洋生物撞击折弯的风险,从而对整个管道海上传输造成中断和海油泄漏的严重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支撑结构,具有提高海上管道运输的安全性和抵抗弯折的特点。
[0004]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浮子托管,所述浮子托管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浮板,所述侧浮板顶端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所述浮子托管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垫,其中一个所述转轴上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主接杆和副接杆,所述主接杆铰接于所述转轴顶端,所述副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滑动连接于所述主接杆内壁,另一个所述转轴顶端铰接有对位杆,所述对位杆与所述连接组件功能相配合。
[0005]其中,所述滑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所述副接杆进行限位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主接杆内壁接触。
[0006]其中,所述主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副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滑动杆侧壁滑动连接。
[0007]其中,所述对位杆侧壁螺纹连接有用于对所述对位杆和所述副接杆进行固定的螺纹环,所述螺纹环与所述副接杆侧壁螺纹连接,所述对位杆一端固定连接有T型杆,所述T型杆与所述副接杆一端卡合连接。
[0008]其中,所述侧浮板顶端铰接有两个用于对所述主接杆和所述对位杆进行限位的弧形限位杆,所述侧浮板顶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弧形限位杆对应的对接座,所述弧形限位杆一端与所述对接座卡合连接。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若干个浮子托管、连接组件与对位杆的配合使用,使原本由管道承担的弯折力分摊到浮子托管与浮子托管之间的连接件上进行抵消,避免管道有被海浪和海洋生物转撞击折弯的风险,从而对整个管道海上传输造成中断和海油泄漏污染海水的严重情况,并且在不使用装置时,通过将同一个侧浮板上的连接组件与对位杆对接,从而使侧浮板上的连接组件和对位杆得到固定并且实现折叠,减少所占用的空间并
便于存放搬运。
[0010]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使用状态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浮子托管;11、侧浮板;12、转轴;13、防滑垫;2、连接组件;21、主接杆;22、副接杆;23、滑动杆;231、限位板;24、复位弹簧;3、对位杆;31、螺纹环;32、T型杆;4、弧形限位杆;41、对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包括浮子托管1,浮子托管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浮板11,侧浮板11顶端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12,浮子托管1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3,其中一个转轴12上设有连接组件2,连接组件2包括主接杆21和副接杆22,主接杆21铰接于转轴12顶端,副接杆22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23,滑动杆23滑动连接于主接杆21内壁,另一个转轴12顶端铰接有对位杆3,对位杆3与连接组件2功能相配合。
[0017]本实施方案中:浮子托管1对装置各组件和管道进行支撑和防护,浮子托管1为两个半圆对接而成,浮子托管1对管道进行包裹对接,防滑垫13具有增加浮子托管1与管道之间的摩擦力,通过浮子托管1带动防滑垫13对管道进行夹紧,使浮子托管1能够牢牢固定在管道上,通过若干个浮子托管1固定在管道上,从而使管道能够浮于海面上进行海油以及物料运输,浮子托管1两侧的侧浮板11能够辅助浮子托管1对管道进行托浮,并且,侧浮板11上的连接组件2和对位杆3能够使两个相邻的浮子托管1进行连接对接,两个转轴12将侧浮板11与主接杆21和对位杆3连接在一起,连接组件2通过主接杆21和副接杆22与对位杆3进行对接,两个对位杆3的一端与对应副接杆22的一端对接完成,从而使两个浮子托管1完成连接,当遇到海浪和大型海洋生物撞击时,冲击力推动两个浮子托管1带动管道进行弯折,浮子托管1带动侧浮板11倾斜,两个相邻浮子托管1上的侧浮板11之间的距离扩大或缩小,从而使连接组件2与对位杆3连接后的总长度增加或减少,对位杆3为固定长度,连接组件2通过滑动杆23能够调节主接杆21与副接杆22之间的长度,并且,主接杆21对滑动杆23进行限位,防止滑动杆23与主接杆21之间发生倾斜的情况,从而使对位杆3、副接杆22和主接杆21始终为直线状态,利用两个浮子托管1通过两个连接组件2和两个对位杆3的相互制约关系,从而使两个浮子托管1包裹着管道在遇到海浪等恶劣环境下能够弯折一定的角度,并且,弯折的力通过若干个浮子托管1的连接进行扩散分摊,使原本由管道承担的弯折力分摊到浮子托管1与浮子托管1之间的连接件上进行抵消,避免管道有被海浪和海洋生物撞击折弯的风险,从而对整个管道海上传输造成中断和海油泄漏污染海水的严重情况,在不使用装置时,通过将同一个侧浮板11上的连接组件2与对位杆3对接,从而使侧浮板11上的连接组件2和对位杆3得到固定并且实现折叠,减少所占用的空间和便于存放搬运。
[0018]滑动杆23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对副接杆22进行限位的限位板231,限位板231与主
接杆21内壁接触;当滑动杆23在对应主接杆21内壁滑动时,限位板231对滑动杆23进行限位,防止副接杆22带动滑动杆23从主接杆21内壁中滑脱出与主接杆21断开连接。
[0019]主接杆21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4,复位弹簧24一端与副接杆22固定连接,复位弹簧24与滑动杆23侧壁滑动连接;当主接杆21和副接杆22受冲击力影响增长或缩短时,复位弹簧24拉动或推动主接杆21和副接杆22之间进行复位,使管道在受到冲击后拥有复位的能力,并且,复位弹簧24在发生形变时,滑动杆23对复位弹簧24进行限位,防止复位弹簧24发生弯折受损的情况。
[0020]对位杆3侧壁螺纹连接有用于对对位杆3和副接杆22进行固定的螺纹环31,螺纹环31与副接杆22侧壁螺纹连接,对位杆3一端固定连接有T型杆32,T型杆32与副接杆22一端卡合连接;螺纹环31为对位杆3与副接杆22进行连接的装置,装置在使用时,将螺纹环31从对位杆3上旋转至对副接杆22和对位杆3进行同时包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子托管(1),所述浮子托管(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浮板(11),所述侧浮板(11)顶端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12),所述浮子托管(1)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3),其中一个所述转轴(12)上设有连接组件(2),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主接杆(21)和副接杆(22),所述主接杆(21)铰接于所述转轴(12)顶端,所述副接杆(22)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23),所述滑动杆(23)滑动连接于所述主接杆(21)内壁,另一个所述转轴(12)顶端铰接有对位杆(3),所述对位杆(3)与所述连接组件(2)功能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23)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所述副接杆(22)进行限位的限位板(231),所述限位板(231)与所述主接杆(21)内壁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支撑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云宝刘德震卜凡龙郭炳文邢民阎安斌范新亚乔雷张勃文王元苑杜镇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联合能源管道输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