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5932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温反应釜。所述高温反应釜包括釜体、测温热电偶、法兰和通道管;所述通道管设置在所述釜体的外侧并与所述釜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夹角α,所述通道管的下端贯穿所述釜体的外侧壁,所述通道管的上端通过法兰安装所述测温热电偶,且所述测温热电偶自所述通道管伸入所述釜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测温热电偶通过釜体外侧壁上的孔位插入,能实时探测釜体内粉料温度。釜体内粉料温度。釜体内粉料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反应釜


[0001]本技术涉及造粒设备的物料测温
,尤其涉及一种高温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负极材料在生产过程需要经过高温包覆造粒的环节,即在高温状态下,石墨烯和沥青物料需要在反应釜内进行反复混合,目的是使得沥青融化包覆在石墨烯表面,以此来制造出负极材料。
[0003]目前,负极材料在釜内高温包覆造粒的生产过程,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物料混合均匀问题,二是物料温度实时监测问题。针对测温问题,传统包覆造粒反应釜中,测温装置安装在顶部封头处,由于测温探头不接触物料,测得是气相温度,与实际温度有较大的差异;现阶段大多数测温方式是在反应釜壁上安装传感器进行测温,由于测温接触面小、反应釜体壁热传导的影响及靠近加热电炉,测出来的温度并不真实,与实际温度也相差甚多,这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使产品质量不稳定。由于该反应釜内的搅拌系统是搅拌连续运行并无死角搅拌,形成全方位、全时段的接触,故而不能把测温探头插入反应釜壁进行测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反应釜,通过反应釜侧边的测温装置,可探测高温反应釜内物料的温度。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温反应釜包括釜体、测温热电偶、法兰和通道管;所述通道管设置在所述釜体的外侧并与所述釜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夹角α,所述通道管的下端贯穿所述釜体的外侧壁,所述通道管的上端通过法兰安装所述测温热电偶,且所述测温热电偶自所述通道管伸入所述釜体内。
[0006]优选的,所述夹角α=0~5
°
r/>[0007]优选的,所述通道管的内径为测温热电偶外径的5~10倍。
[0008]优选的,所述测温热电偶伸入釜体内5~10mm,并在釜体内的测温热电偶上设置密封帽。
[0009]优选的,所述釜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贯通的孔位,所述通道管与所述孔位固定。
[0010]优选的,所述釜体包括中部直筒体和连接于所述中部直筒体下端的下部锥形筒体,所述孔位设置在所述中部直筒体上,且所述孔位与中部直筒体的底端之间设置有间距,该间距=15~20cm。
[0011]优选的,所述通道管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釜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所述夹角α,所述第二段垂直于釜体的外侧壁并贯通所述釜体。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一、所述高温反应釜,将测温热电偶通过釜体外侧壁上的孔位插入,实时探测釜体内粉料温度;
[0014]二、可直观地读出实时温度数值,实现提高测温准确度的目的;
[0015]三、不会与包覆造粒反应釜内的除搅拌轴外其他部分接触,使测温热电偶在不碰触搅拌系统的情况下充分与物料接触,实时探测包覆造粒反应釜内连续运行的物料,以此来确保测温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高温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高温反应釜的内部剖开的示意图。
[0018]附图中:1、测温热电偶;2、法兰;3、通道管;31、第一段;32、第二段;4、中部直筒体;5、孔位;6、釜体;7、下部锥形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00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温反应釜包括测温热电偶1、法兰2、通道管3、釜体6。
[0021]所述釜体6包括中部直筒体4和连接于所述中部直筒体4下端的下部锥形筒体7。所述下部锥形筒体7的底部设有下料口。
[0022]在所述中部直筒体4上设置有孔位5,所述孔位5与中部直筒体4的底端之间设置有间距,该间距=15~20cm。
[0023]所述通道管3为不锈钢管,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所述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形成L形结构。所述第一段31与所述釜体6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所述夹角α,所述夹角α=0~5
°
。所述第二段32垂直于釜体6的外侧壁与所述孔位5焊接固定形成一体。由此,使釜体6的内腔与通道管3相连通。L形的通道管3可以避免测温热电偶1在其内部多次转弯,减少了通道管3的加工难度,又防止测温热电偶1在通道管3内卡死可能性出现。
[0024]所述通道管3的内径为测温热电偶1外径的5~10倍,便于测温热电偶1在通道管3内转弯,使测温热电偶1的端部到达通道管3的最内侧。
[0025]所述测温热电偶1的一端通过所述法兰2安装在第一段31的上端,另一端自所述通道管3伸入所述釜体6内5~10mm,并在釜体6内的测温热电偶1上设置密封帽,所述密封帽能规避搅拌系统运转时与搅拌装置及粉料碰撞。所述测温热电偶1与通道管3通过法兰2安装,既避免了测温热电偶1的安装难度,又能保证两者的密封性。
[0026]所述通道管3的外壁与中部直筒体4的上端口径壁形成有一固定结构。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反应釜,包括釜体(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温热电偶(1)、法兰(2)和通道管(3);所述通道管(3)设置在所述釜体(6)的外侧并与所述釜体(6)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夹角α,所述通道管(3)的下端贯穿所述釜体(6)的外侧壁,所述通道管(3)的上端通过法兰(2)安装所述测温热电偶(1),且所述测温热电偶(1)自所述通道管(3)伸入所述釜体(6)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0~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管(3)的内径为测温热电偶(1)外径的5~10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热电偶(1)伸入釜体(6)内5~10mm,并在釜体(6)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太平周龙肖红李伟红易凯杨宏李艳忠兰芳柳伟波胡璐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