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接免疫活性分子的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85909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尾接免疫活性分子的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尾接免疫活性分子的金属配合物表现出显著的抗癌活性,其一方面通过具有抗肿瘤免疫效力的活性成分对快速生长的癌细胞发挥细胞毒性,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实现宿主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攻击以诱导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金属配合物已证实能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内有效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并在疫苗实验中成功激活小鼠体内抗肿瘤免疫),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金属配合物在抗癌、抗炎、诱导细胞免疫原性死亡和实现抗肿瘤免疫等方面均具有突出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尾接免疫活性分子的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尾接免疫活性分子的金属配合物,还涉及上述金属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背景
[0002]以顺铂为代表的金属抗肿瘤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铂类药物对细胞的“无差别攻击”和固有耐药性使其发展受限。因此,研究新型金属抗癌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芳基钌、铱金属配合物具有高活性,多靶点,低耐药性等优点,是最有前景的非铂类金属化疗药物。然而,化疗药物的效力往往因为肿瘤异质性和获得性耐药大打折扣。具有抗肿瘤免疫效力的化疗药物不仅可以对快速生长的癌细胞发挥细胞毒性产生“第一击”,而且可以通过诱导免疫细胞死亡,实现宿主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二次打击”以诱导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目前,金属药物作为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并实现抗肿瘤免疫的研究十分匮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尾接免疫活性分子的金属配合物,该金属配合物通过尾接免疫活性分子白桦脂醇或雷公藤红素,使得到的金属配合物具有抗肿瘤免疫效力,可成为用于诱导免疫原性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接免疫活性分子的金属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通式如式(I)或式(II)所示:其中,为对甲基异丙基苯、联苯、五甲基环戊二烯或苯基四甲基茂基;M为Ru或Ir。2.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接免疫活性分子的金属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为:先将免疫活性分子白桦脂醇或雷公藤红素与联吡啶配体通过酯化反应或酰胺化反应得到尾接免疫活性分子的有机化合物;再将尾接免疫活性分子的有机化合物与芳基/茂基金属二聚体通过配位反应得到金属配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接免疫活性分子的金属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在惰性氛围下,将白桦脂醇、1

乙基

(3

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4

二甲氨基吡啶以及联吡啶配体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反应后将生成的粗产物通过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尾接免疫活性分子修饰的有机化合物Bet

Bpy;或在惰性氛围下,将雷公藤红素、2

(7

氮杂苯并三氮唑)

N,N,N',N'

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N,N

二异丙基乙胺以及联吡啶配体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反应后将生成的粗产物通过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得到尾接免疫活性分子修饰的有机化合物Cel

Bpy;(2)在稀有气体氛围下,将芳基/茂基金属二聚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加入尾接免疫活
性分子的有机化合物Bet

Bpy或Cel

Bpy,回流搅拌,配位反应后的粗产物通过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芳基/茂基金属配合物;其中,有机化合物Bet

Bpy的结构式如下所示:有机化合物Cel

Bpy的结构式如下所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接免疫活性分子的金属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白桦脂醇、1

乙基

(3

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4

二甲氨基吡啶以及联吡啶配体的加入摩尔比为1:1:1:1~1.5;雷公藤红素、2

(7

氮杂苯并三氮唑)

N,N,N',N'

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N,N

二异丙基乙胺以及联吡啶配体的加入摩尔比为19:23:23:19~2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接免疫活性分子的金属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芳基金属二聚体和尾接免疫活性分子的有机化合物的加入摩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科吕梦迪薛旭玲郭冰莲胡国静黄元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