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管井抽水作业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5855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4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力管井抽水作业车,包括:移动机构以及抽水机构,移动机构,用于进行移动;抽水机构,其设置于移动机构的上方,用于进行抽水;其中,抽水机构包括抽水组件,抽水组件的底端设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挡板,挡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板以及第二限位板,抽水组件的底端设有底座,第一限位板以及第二限位板的间距与底座的宽度相同,涉及电力管井排水技术领域,其中,在机箱的内部设有抽水组件,其包括抽水泵主体,需要对电力管井内部水源抽水时,将抽水管的一端和进水管连接,另一端放置在电力管井内部,之后打开抽水泵主体即可将电力管井内部的水源排出。可将电力管井内部的水源排出。可将电力管井内部的水源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管井抽水作业车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电力管井排水
,特别是关于一种电力管井抽水作业车。

技术介绍

[0002]电力通信线路是电力系统的血脉与神经,是保障居民、工业用电的基础,其分布广泛,尤其是位于城市管井等有限空间内的通信光缆,其施工作业时风险高,运维过程中人身随时可能会受到井内有毒有害气体的伤害。
[0003]随着城市的各种争创活动与市政美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原本架设于市内电杆上电力线路、通信光缆都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均面临着需要迁改至地下管井隧道内,大量的城市管井作业给施工人员无论从安全上还是从工作量上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0004]由于电力管井在雨后井内会存留大量的积水,不满足作业人员下井工作的要求,而传统的需要额外采用抽水装置进行排水,不利于快速排水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的电力管井在雨后井内会存留大量的积水,不满足作业人员下井工作的要求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力管井抽水作业车,在机箱的内部设有抽水组件,其包括抽水泵主体,需要对电力管井内部水源抽水时,将抽水管的一端和进水管连接,另一端放置在电力管井内部,之后打开抽水泵主体即可将电力管井内部的水源排出。
[0006]本申请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电力管井抽水作业车,包括:移动机构以及抽水机构,移动机构,由于履带内部分别由独立的电机搭配减速齿轮构成,驱动扭矩大,增大了接地面积,保证了恶劣路况下的行驶性能,使得移动小车需要移动时方便工作地点的转移,用于进行移动;抽水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移动机构的上方,将抽水管的一端和进水管连接,另一端放置在电力管井内部,之后打开抽水泵主体即可将电力管井内部的水源泵送到抽水泵主体内部,之后通过出水管将水源排出,用于进行抽水;
[0008]其中,所述抽水机构包括抽水组件,所述抽水组件的底端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板以及第二限位板,所述抽水组件的底端设有底座,所述第一限位板以及第二限位板的间距与底座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限位板以及第二限位板的长度大于底座的长度,所述第一限位板以及第二限位板的内部均设有连接螺栓,将抽水组件内底座置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内侧,推动抽水泵主体,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作用下可以对抽水组件进行限位,同时通过挡板的设置可以确定抽水组件是否安装到位,可以快速的对抽水组件进行定位,并且在底座内部设有连接螺栓,这样当底座的一端和挡板相互接触时,底座内部的连接螺栓和承接板上表面的螺纹孔相互对应。
[0009]优选的,所述抽水组件包括抽水泵主体,所述抽水泵主体的表壁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上方设有出水管,需要对电力管井内部水源抽水时,将抽水管的一端和进水管连
接,另一端放置在电力管井内部,之后打开抽水泵主体即可将电力管井内部的水源泵送到抽水泵主体内部,之后通过出水管将水源排出。
[0010]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的上方设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上方设有机箱,所述机箱为中空的结构,所述机箱的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机箱和承接板的连接方式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机箱的上方设有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机箱内部的抽水组件进行电能的提供,所述光伏组件和机箱的相交处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上方设有支杆,所述套管和支杆的连接方式为插接连接,所述套管的底端设有底板,所述支杆的上方设有顶板,所述底板的内部设有连接螺栓,通过底板内部的连接螺栓,可以将连接组件和机箱的上方连接,所述顶板内部开设有连接孔,在连接孔内部旋接螺杆,使得连接组件和光伏组件固定紧密,光伏组件通过连接组件固定在机箱的上方,当机箱运动产生震动时,在连接组件的作用下可以抵消光伏组件和机箱的震动,使得光伏组件和机箱不会出现松动的问题。
[0012]优选的,所述移动小车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履带,所述履带的内部设有电机以及传动齿轮,所述机架的一端设有避障组件,将移动小车内部的机架接通电源,由于履带内部分别由独立的电机搭配减速齿轮构成,驱动扭矩大,增大了接地面积,保证了恶劣路况下的行驶性能,使得移动小车需要移动时方便工作地点的转移。
[0013]本申请实施例的优点是:
[0014]1、本专利技术中在机箱的内部设有抽水组件,其包括抽水泵主体,需要对电力管井内部水源抽水时,将抽水管的一端和进水管连接,另一端放置在电力管井内部,之后打开抽水泵主体即可将电力管井内部的水源排出。
[0015]2、本专利技术中在抽水组件和机箱相交处设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以及挡板,当安装抽水组件时,将抽水组件内底座置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内侧,推动抽水泵主体,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作用下可以对抽水组件进行限位,同时通过挡板的设置可以确定抽水组件是否安装到位,可以快速的对抽水组件进行定位。
[0016]3、本专利技术中底部设有移动小车,其包括履带,履带内部分别由独立的电机搭配减速齿轮构成,驱动扭矩大,履带的设计增大了接地面积,保证了恶劣路况下的行驶性能,通过履带的设置可以使得移动小车需要移动时方便工作地点的转移。
[0017]4、本专利技术中在机箱上方设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的另一端设有光伏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套管以及支杆,光伏组件通过连接组件固定在机箱的上方,当机箱运动产生震动时,在连接组件的作用下可以抵消光伏组件和机箱的震动,使得光伏组件和机箱不会出现松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力管井抽水作业车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移动小车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抽水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定位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连接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4]1、移动小车;11、机架;12、履带;13、避障组件;2、承接板;3、机箱;4、抽水组件;41、抽水泵主体;42、进水管;43、出水管;44、底座;5、定位组件;51、第一限位板;52、挡板;53、第二限位板;6、连接组件;61、底板;62、顶板;63、套管;64、支杆;7、光伏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电力管井抽水作业车,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力管井在雨后井内会存留大量的积水,不满足作业人员下井工作的要求的问题,在机箱的内部设有抽水组件,其包括抽水泵主体,需要对电力管井内部水源抽水时,将抽水管的一端和进水管连接,另一端放置在电力管井内部,之后打开抽水泵主体即可将电力管井内部的水源排出。
[0026]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27]实施例1
[0028]本实施例给出一种电力管井抽水作业车的具体结构,如图1

5所示,包括:移动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管井抽水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机构,用于进行移动;抽水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移动机构的上方,用于进行抽水;其中,所述抽水机构包括抽水组件(4),所述抽水组件(4)的底端设有定位组件(5),所述定位组件(5)包括挡板(52),所述挡板(5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板(51)以及第二限位板(53),所述抽水组件(4)的底端设有底座(44),所述第一限位板(51)以及第二限位板(53)的间距与底座(44)的宽度相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管井抽水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组件(4)包括抽水泵主体(41),所述抽水泵主体(41)的表壁设有进水管(42),所述进水管(42)的上方设有出水管(4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管井抽水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小车(1),所述移动小车(1)的上方设有承接板(2),所述承接板(2)的上方设有机箱(3),所述机箱(3)和承接板(2)的连接方式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管井抽水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3)的上方设有光伏组件(7),所述光伏组件(7)和机箱(3)的相交处设有连接组件(6)。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李刘俊岭丁德永袁安徽柴守亮张娜牛飞鹏杨洋张铎何山王培田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