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装置及自动化物流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5791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及自动化物流设备,其中输送装置包括动力源、动力接收件、往复从动件、传动件以及机架,动力源连接动力接收件,动力接收件及/或往复从动件可拆卸安装于机架,且二者通过传动件连接并形成料件运输循环段。输循环段。输循环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装置及自动化物流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及自动化物流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输送装置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中,其作用是接收被处理料件并向预定目标工位运输被处理料件。当前的自动化生产线在制造前已经确定空间占用和场地布局,这意味着输送装置的结构设计和空间布局都是预先确定的。
[0003]显然,当前的输送装置仅满足特定生产规划的料件运输需求,难以在后期对其更改或调整结构设计和空间布局,以适应新生产工艺或者新的料件运输,通常只能作遗弃或报废处理,造成极大浪费,间接导致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调整外形结构以及空间布局的输送装置,以适应多样化的生产规划和生产工艺,从而提高输送装置以及应用该输送装置的自动化生产线的柔性化生产潜力。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包括动力源、动力接收件、往复从动件、传动件以及机架,动力源连接动力接收件,动力接收件及/或往复从动件可拆卸安装于机架,且二者通过传动件连接并形成料件运输循环段。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动力接收件与往复从动件均可拆卸连接传动件,且二者具有多个安装相对位置,以适配多种尺寸及/或多种安装位态的传动件,并分别形成多种尺寸及/或多种安装位态的料件运输循环段。
[0007]如此设置,传动件可以实现新件替换旧件,进而有利于延长输送装置的可使用寿命;形成多种尺寸及/或多种安装位态的料件运输循环段可以分别形成多种运输距离或者多种运输方向,从而满足不同生产规划以及不同生产工艺要求下的料件运输任务。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传动件为闭环结构的挠性传动件,动力接收件包括主动轮,往复从动件包括从动轮,挠性传动件套设主动轮与从动轮;在多个动力接收件与往复从动件的安装相对位置处,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分别形成多种中心距。
[0009]如此设置,可以通过改变挠性传动的中心距实现不同距离的料件运输。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主动轮包括第一主动轮以及第二主动轮,动力接收件还包括动力输入轴,动力输入轴的两端分别驱动连接第一主动轮与第二主动轮,动力源驱动连接动力输入轴两端之间的部位。
[0011]如此设置,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的瞬时转动速率更容易趋于一致,因而二者转动的同步性更高。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挠性传动件包括第一挠性传动件以及第二挠性传动件,第一挠性传动件套设第一主动轮与从动轮,第二挠性传动件套设第二主动轮与从动轮,动
力源设置于第一挠性传动件与第二挠性传动件之间。
[0013]如此设置,第一挠性传动件和第二挠性传动件可以分别从动力源的两侧拆除,可以使挠性传动件的拆卸移除更省时便捷。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动力源设置于动力接收件与往复从动件之间。
[0015]如此设置,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更紧凑规则、占用空间更少,动力源的设置位置可以使其免于外部物体或人员的意外干扰,也提高了包装、运输和仓储的便利性。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输送装置还包括传力件,动力源通过传力件驱动连接动力接收件,动力源及/或动力接收件可拆卸安装于输送装置中,且动力源与动力接收件均可拆卸连接传力件。
[0017]如此设置,传力件可以通过拆卸替换,实现新件替换旧件,从而延长输送装置的使用寿命;动力源和动力接收件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以实现动力源的新件替换旧件,由此可以通过更换不同负载能力的动力源改变输送装置的运输负荷、运输效率,扩大输送装置对不同生产规划和工艺的适应能力。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动力源与动力接收件具有多个安装相对位置,且二者在任意一个安装相对位置处可拆卸安装,以适配多种尺寸及/或多种安装位态的传力件。
[0019]如此设置,动力由动力源向动力接收件的传递路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也允许传力件的新件替换旧件,同时也可以根据动力源的负载能力变化有针对性地选取不同负载能力的传力件,以使传力件与动力源相协调。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动力源包括动力输出轴,动力接收件包括动力输入轴,传力件为闭环结构的挠性传力件,挠性传力件套设动力输入轴与动力输出轴;在多个动力源与动力接收件的安装相对位置处,动力输入轴与动力输出轴之间分别形成多种轴距。
[0021]如此设置,可以根据输送装置的整体外形结构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动力输入轴与动力输出轴之间的距离,以使二者间的轴距适应协调输送装置整体尺寸。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一锁紧机构,第一锁紧机构具有锁紧状态与解锁状态;在解锁状态下,动力源与机架或动力接收件滑动适配,且能够靠近或远离动力输入轴滑动;在锁紧状态下,第一锁紧机构固定连接动力源,动力源与动力输入轴相对固定。
[0023]如此设置,在解锁状态下动力源能够通过沿机架滑动而实现挠性传力件的张紧调节,在锁紧状态下挠性传力件的张紧度可以被限定,以使输送装置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动力接收件包括第一端部座体,往复从动件包括第二端部座体,机架包括载具架,第一端部座体与第二端部座体分别可拆卸连接载具架的两端,并且在多个安装相对位置处分别适配多种尺寸的载具架。
[0025]如此设置,本申请中的机架实现了模块化组装适配,动力接收件与往复从动件之间的安装相对位置可以通过调节第一端部座体和第二端部座体相对位置,同时替换载具架的方式实现。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二锁紧机构,第二锁紧机构具有锁紧状态与解锁状态;在解锁状态下,第一端部座体与载具架滑动适配,且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第二端部座体滑动,在锁紧状态下,第二锁紧机构与载具架固定连接第一端部座体;或者,在解锁状态下,第二端部座体与载具架滑动适配,且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第一端部座体滑
动,在锁紧状态下,第二锁紧机构与载具架分别固定连接第二端部座体。
[0027]如此设置,在解锁状态下,能够通过带动第一端部座体与第二端部座体中的一者沿载具架滑动,改变两个端部座体的相对位置,进而改变动力接收件与往复从动件之间的安装相对位置,实现挠性传动件的张紧调节;在锁定状态下,第一端部座体与第二端部座体的相对位置固定,进而实现了动力接收件与往复从动件之间的安装相对位置固定,从而维持挠性传动件的张紧度,以使输送装置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002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载具架开设有中空腔,传动件至少一部分容置于中空腔内,且不突出于载具架。
[0029]如此设置,可以获得更好的传动件保护,避免传动件受损。
[003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传动件为闭环结构的挠性传动件,载具架还设有导向托载部,导向托载部与挠性传动件的展平段滑动适配。
[0031]如此设置,导向托载部能够通过滑动接触方式承载挠性传动件,支撑挠性传动件展平段以及料件的重量,避免挠性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装置,包括动力源(10)、动力接收件(20)、往复从动件(30)、传动件(40)以及机架(50),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10)连接所述动力接收件(20),所述动力接收件(20)与所述往复从动件(30)通过所述传动件(40)连接并形成料件运输循环段,所述机架(50)包括载具架(53),所述动力接收件(20)与所述往复从动件(30)均可拆卸连接所述传动件(40),且二者具有多个安装相对位置,以适配多种传动件(40),并分别形成多种料件运输循环段;其中:所述动力接收件(20)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机架(50),所述动力接收件(20)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载具架(53)的第一端部座体(51),所述第一端部座体(51)与所述载具架(53)形成滑动配合,所述第一端部座体(51)能够沿所述载具架(53)滑动以使所述动力接收件(20)与所述往复从动件(30)的安装相对位置改变;及/或,所述往复从动件(30)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机架(50),所述往复从动件(30)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载具架(53)的第二端部座体(52),所述第二端部座体(52)与所述载具架(53)形成滑动配合,所述第二端部座体(52)能够沿所述载具架(53)滑动以使所述动力接收件(20)与所述往复从动件(30)的安装相对位置改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接收件(20)与所述往复从动件(30)均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机架(50);所述动力接收件(20)包括第一端部座体(51),所述第一端部座体(51)与所述载具架(53)形成滑动配合,所述第一端部座体(51)能够沿所述载具架(53)滑动以使所述动力接收件(20)与所述往复从动件(30)的安装相对位置改变;所述往复从动件(30)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机架(50),所述往复从动件(30)包括第二端部座体(52),所述第二端部座体(52)与所述载具架(53)形成滑动配合,所述第二端部座体(52)能够沿所述载具架(53)滑动以使所述动力接收件(20)与所述往复从动件(30)的安装相对位置改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40)为闭环结构的挠性传动件,所述动力接收件(20)包括主动轮(21),所述往复从动件(30)包括从动轮(31),所述挠性传动件套设所述主动轮(21)与所述从动轮(31);在多个所述动力接收件(20)与所述往复从动件(30)的安装相对位置处,所述主动轮(21)与所述从动轮(31)之间分别形成多种中心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21)包括第一主动轮(211)以及第二主动轮(212),所述动力接收件(20)还包括动力输入轴(22),所述动力输入轴(22)的两端分别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211)与所述第二主动轮(212),所述动力源(10)驱动连接所述动力输入轴(22)两端之间的部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传动件包括第一挠性传动件(41)以及第二挠性传动件(42),所述第一挠性传动件(41)套设所述第一主动轮(211)与所述从动轮(31),所述第二挠性传动件(42)套设所述第二主动轮(212)与所述从动轮(31),所述动力源(10)设置于所述第一挠性传动件(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会张晓瑞王解华安仰华蔡国钞彭浩王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智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