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性高的病人行走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行走辅助装置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安全性高的病人行走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腿脚不便的病人在进行康复治疗时需要使用一定的辅助行走装置,且辅助行走装置在康复使用时通常在平坦的地面进行行走。
[0003]现有的辅助行走装置朝着安全性方面发展,比如中国技术专利(CN215689625U)公开了一种骨科神经系统康复用助行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圆环形的置物板,使病人在置物板内行走,这样可以像小孩子学步车一样,四面都进行了保护,避免病人摔倒。该装置还设计了一些刹车和坐垫的功能,收放坐垫时,需要旋转转盘,而将滚轮进行固定时,需要旋转旋钮,使螺杆的底部与滚轮触接,达到对滚轮固定的效果。但是该设计,需要病人挨个将转盘和旋钮进行旋转,在实际操作时极为不便。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申请人设计了一种安全性高的病人行走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病人行走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在病人休息时,只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性高的病人行走辅助装置,包括环形挡板(1),所述环形挡板(1)的底部设有多个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底部设有滚动机构;其特征是:其中两个所述支撑杆(7)内设有固定机构;所述环形挡板(1)的底部固定设有两根固定杆(2);两个所述固定杆(2)内水平设有转轴二(4),所述转轴二(4)上套接有套环(3),所述套环(3)的侧壁上固定设有坐垫(10);所述转轴二(4)的端部设有旋转机构;所述环形挡板(1)内设有弧形腔室(14),所述弧形腔室(14)内设有将旋转机构和固定机构连接传动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把手(9)、转轴一(8)、锥形齿轮一(6)和锥形齿轮二(5);所述旋转把手(9)位于环形挡板(1)的正上方,所述旋转把手(9)的底部与转轴一(8)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一(8)的底部穿过环形挡板(1)与锥形齿轮一(6)的转轴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锥形齿轮一(6)和锥形齿轮二(5)啮合,所述锥形齿轮二(5)的转轴中心处与转轴二(4)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轴承一(27)、转轴三(26)、导向杆(24)、螺纹杆(25)和升降杆(23);所述轴承一(27)与弧形腔室(1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三(26)的底部穿过环形挡板(1)且位于支撑杆(7)内,所述螺纹杆(25)的顶部与转轴三(2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24)也位于支撑杆(7)内部,且所述导向杆(24)与环形挡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23)同时套接于螺纹杆(25)和导向杆(24)上,所述升降杆(23)贯穿设置于支撑杆(7)内,且所述升降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燕,胡毅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