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以进专利>正文

一种助睡眠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5576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助睡眠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益生菌技术领域。采用超声波辅助低氧加热法催化黑豆、玉米发芽,然后在复合蛋白酶的作用下酶解,与碳源、维生素和矿物元素一同制备成发酵培养基,接种活化的酿酒酵母、红曲霉菌种种子液,发酵培养,然后与褪黑素、酪氨酸、益生菌剂制备成的缓释颗粒、辅酶Q10、羧甲基茯苓多糖混合后,包埋,制得助睡眠益生菌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助睡眠益生菌组合物具有镇静、催眠的效果,有效舒缓情绪,能够有效改善睡眠情况,升高脑组织中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睡眠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益生菌
,具体涉及一种助睡眠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国人生活习惯改变,生活压力增大,伴随着出现了一系列的焦虑、抑郁、失眠等健康问题,这些健康问题存在潜在的危害,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治疗和改善,将会给家庭社会带来极大的损失。
[0003]焦虑失眠症是指入睡困难和频繁觉醒,多梦易醒,醒后不易入睡以及梦中惊醒后出现恐惧感等,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失眠症类型。焦虑性失眠的病因多数由于精神紧张,工作或思想压力大、生气,环境变化等因素,表现为心烦意乱,坐立不安,心理紧张、睡眠不下、胡思乱想,并引发头痛失眠,困倦没力、多汗、心悸等现象。
[0004]现有的抗焦虑抑郁药物主要有阿米替林、多虑平、马普替林等,但大部门为神经药物,长期服用会破坏肠道有益菌落,导致肠道生态的失调,影响人体的健康和寿命。现有的减压助眠类产品主要有安慰剂及安眠药,但是服用安慰剂只能起到心理缓解作用,不能对患者身体带来任何功效,而长期服用安眠药会形成依赖或成瘾,产生耐药性,甚至影响反应能力和记忆力,引发精神异常及抑郁。
[0005]多个研究结果表明,多种神经递质如谷氨酸和γ

氨基丁酸等参与了中枢对睡眠的调节且发挥了相当关键的作用,但是长期使用谷氨酸会导致流涎、脸红、呕吐,长期使用γ

氨基丁酸会使得肠道受损,而且益生菌组合物必须通过低温冷藏保存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其中活性益生菌的数量,保质期一般在1个月内,保质期短,对保存条件要求高,虽然可以通过将益生菌制成凝胶颗粒延长保质期,但是却无法解决副作用的问题。
[0006]中国专利申请CN108653556A公开了一种清肠护胃、安神助眠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方制剂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益生菌粉、γ

氨基丁酸、香蕉果粉、玫瑰花、百合、针叶樱桃、低聚果糖、麦芽糊精、马兜铃、天仙藤、灯心草、秦艽、臭灵丹草、菥蓂和白鲜皮。其制备包括步骤:粉碎;将叶樱桃和粉碎后的玫瑰花、百合、马兜铃和白鲜皮进行水提取;将天仙藤、灯心草、秦艽、臭灵丹草和菥蓂进行丙酮提取,石油醚结晶;乙醇提取;浓缩至干,并与益生菌粉、γ

氨基丁酸、香蕉果粉、低聚果糖和麦芽糊精合并混合均匀,制成口服制剂;所述复方制剂具有清肠护胃、安神助眠的疗效,但是长期使用γ

氨基丁酸会导致肠道受损。
[0007]中国专利申请CN103393725A公开了枯草芽孢杆菌杆菌BS01在改善睡眠中的应用,但是所述枯草芽孢杆菌需要与玉米淀粉、微晶纤维素、甘露醇、柠檬酸、麦芽糊精、低聚果糖和甜味素等7种成分组合发挥作用。中国专利CN103361290B公开了枯草芽孢杆菌BS01与灵芝孢子粉的组合物在改善睡眠中的应用,所述药物包括枯草芽孢杆菌、灵芝孢子粉、玉米淀粉、微晶纤维素、甘露醇、柠檬酸、麦芽糊精、低聚果糖和甜味素共9种成分。以上的药物虽然具有改善睡眠的作用,但是成分众多较为复杂,容易引起过敏等副作用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助睡眠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有镇静、催眠的效果,有效舒缓情绪,能够有效改善睡眠情况,升高脑组织中γ

氨基丁酸与五羟色胺含量、降低多巴胺含量,能起到保护神经元作用,改善睡眠质量,还具有一定的降血压、预防糖尿病、免疫调节、减缓癫痫病、增强脑活力、改善肝肾功能等功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助睡眠益生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低氧加热法催化黑豆、玉米发芽,然后在复合蛋白酶的作用下酶解,与碳源、维生素和矿物元素一同制备成发酵培养基,接种活化的酿酒酵母、红曲霉菌种种子液,发酵培养,然后与褪黑素、酪氨酸、益生菌剂制备成的缓释颗粒、辅酶Q10、羧甲基茯苓多糖混合后,包埋,制得助睡眠益生菌组合物。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包括以下步骤:
[0012]S1.种子催化发芽:将黑豆种子、玉米种子漂洗干净,消毒,洗净,浸泡处理,通气培养,制得发芽黑豆和发芽玉米,然后将发芽黑豆和发芽玉米置于盐水中,低氧加热条件下,超声波处理,制得催芽种子;
[0013]S2.酶解:将步骤S1制得的催芽种子干燥,粉碎,制得发芽种子粉,与牛奶混合均匀,加入复合蛋白酶,酶解,灭酶,得到酶解产物;
[0014]S3.发酵培养基的制备:将酶解产物、碳源、维生素和矿物盐加入无菌水中,混合均匀,灭菌,制得发酵培养基;
[0015]S4.菌种的活化:将酿酒酵母、红曲霉分别接种至高氏培养基中,活化培养,制得菌种种子液;
[0016]S5.发酵:将步骤S4中的酿酒酵母、红曲霉菌种种子液接种至步骤S3中的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培养第一时间段,加入谷氨酸和维生素,发酵培养第二时间段,制得发酵产物;
[0017]S6.缓释颗粒的制备:将离子液体融解,加入纤维素加热混合均匀,通入惰性气体,加入引发剂,搅拌反应,然后加入丙烯酸,加热搅拌反应,然后加入褪黑素、酪氨酸,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益生菌剂,搅拌形成凝胶,洗涤,冷冻干燥,研细,制得缓释颗粒;
[0018]S7.助睡眠益生菌组合物的制备:将辅酶Q10、羧甲基茯苓多糖、步骤S5制得的发酵产物、步骤S6制得的缓释颗粒混合均匀,加入海藻酸钠溶液中,乳化,滴加金属离子溶液,常温固化,冷冻干燥,制得助睡眠益生菌组合物。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1中所述黑豆种子、玉米种子的质量比为5

7:3;所述消毒的方法为用0.5

1.5wt%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20

30min;所述浸泡处理的方法为将黑豆种子、玉米种子浸泡在水中2

3h,然后取出干燥15

20min,在浸泡2

3h;所述通气培养的方法为在30

34℃,通入0.5

1.5L/min的空气,培养20

30h;所述盐水为含有1

2wt%的NaCl和0.5

1wt%的CaCl2溶液;所述低氧加热条件为温度为40

45℃,氧气含量为3

5v/v%;所述超声波处理的功率为500

700W,时间为20

40min。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中所述发芽种子粉、牛奶、复合蛋白酶的质量比为10:15

22:2

3;所述复合蛋白酶选自木瓜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中的至少两种,优选地,为无花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的混合物,质量比为5

7:2;所述酶解条件为4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睡眠益生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超声波辅助低氧加热法催化黑豆、玉米发芽,然后在复合蛋白酶的作用下酶解,与碳源、维生素和矿物元素一同制备成发酵培养基,接种活化的酿酒酵母、红曲霉菌种种子液,发酵培养,然后与褪黑素、酪氨酸、益生菌剂制备成的缓释颗粒、辅酶Q10、羧甲基茯苓多糖混合后,包埋,制得助睡眠益生菌组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种子催化发芽:将黑豆种子、玉米种子漂洗干净,消毒,洗净,浸泡处理,通气培养,制得发芽黑豆和发芽玉米,然后将发芽黑豆和发芽玉米置于盐水中,低氧加热条件下,超声波处理,制得催芽种子;S2.酶解:将步骤S1制得的催芽种子干燥,粉碎,制得发芽种子粉,与牛奶混合均匀,加入复合蛋白酶,酶解,灭酶,得到酶解产物;S3.发酵培养基的制备:将酶解产物、碳源、维生素和矿物盐加入无菌水中,混合均匀,灭菌,制得发酵培养基;S4.菌种的活化:将酿酒酵母、红曲霉分别接种至高氏培养基中,活化培养,制得菌种种子液;S5.发酵:将步骤S4中的酿酒酵母、红曲霉菌种种子液接种至步骤S3中的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培养第一时间段,加入谷氨酸和维生素,发酵培养第二时间段,制得发酵产物;S6.缓释颗粒的制备:将离子液体融解,加入纤维素加热混合均匀,通入惰性气体,加入引发剂,搅拌反应,然后加入丙烯酸,加热搅拌反应,然后加入褪黑素、酪氨酸,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益生菌剂,搅拌形成凝胶,洗涤,冷冻干燥,研细,制得缓释颗粒;S7.助睡眠益生菌组合物的制备:将辅酶Q10、羧甲基茯苓多糖、步骤S5制得的发酵产物、步骤S6制得的缓释颗粒混合均匀,加入海藻酸钠溶液中,乳化,滴加金属离子溶液,常温固化,冷冻干燥,制得助睡眠益生菌组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黑豆种子、玉米种子的质量比为5

7:3;所述消毒的方法为用0.5

1.5wt%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20

30min;所述浸泡处理的方法为将黑豆种子、玉米种子浸泡在水中2

3h,然后取出干燥15

20min,在浸泡2

3h;所述通气培养的方法为在30

34℃,通入0.5

1.5L/min的空气,培养20

30h;所述盐水为含有1

2wt%的NaCl和0.5

1wt%的CaCl2溶液;所述低氧加热条件为温度为40

45℃,氧气含量为3

5v/v%;所述超声波处理的功率为500

700W,时间为20

40min。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发芽种子粉、牛奶、复合蛋白酶的质量比为10:15

22:2

3;所述复合蛋白酶选自木瓜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中的至少两种,优选地,为无花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的混合物,质量比为5

7:2;所述酶解条件为40

45℃,时间为2

3h;所述灭酶方法为紫外线灭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酶解产物、碳源、维生素、矿物盐和无菌水的质量比为10

15:12

20:0.5

1:0.7

1.2:500;所述碳源选自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果糖、可溶性淀粉、糖蜜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维生素选自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以进陈颖余昭军
申请(专利权)人:施以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