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以进专利>正文

一种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溶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355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溶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将罗伊乳杆菌、布拉酵母菌、乳酸杆菌加入含有中药提取物、可溶性碳源、氨基酸的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制得发酵益生菌组合物,并与乳香胶、泽兰黄酮、抗氧化维生素、铋剂、益生元、短链脂肪酸混合均匀,压片,得到活性组合物片,包衣,制得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溶缓释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各组分协同复配,起到很好的预防和减少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效果,并制成胃溶缓释片,进入人体后,可以在胃酸特定环境下缓慢释放活性组合物,起到长效调节,延长反应效果的作用。果的作用。果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溶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溶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pylori,幽门螺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螺旋形细菌,该菌专门定植于人类的胃上皮,是引起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和胃溃疡的主要病因,并且也是胃癌和胃淋巴瘤发生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世界上有超过50%的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但是只有约15%的人群会导致疾病的发生。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除了与宿主本身的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相关外还与所感染菌株的毒力相关。幽门螺杆菌具有5至6根类似动物尾巴的鞭毛作为运动器官,并且利用鞭毛直接穿过胃壁上的粘性黏液而附着在胃黏膜的表面上。尿素酶在个体之间在遗传上保存完好,这是在大多数幽门螺杆菌菌株中发现的共同特征。尿素酶将尿素水解为氨(NH3)和二氧化碳(CO2),使得细菌在具有细菌无法存活的低pH的胃黏膜中存活,以提高周围的pH并且中和胃酸,从而细菌存活。由产生的氨的影响引起胃黏膜中的细胞损坏和突变,从而失去胃酸防御作用,并且产生胃酸攻击胃黏膜的恶性循环,引起胃组织病变和炎症反应。因此,由幽门螺杆菌分泌的各种细胞毒素因子引起的胃黏膜炎症诱导各种炎症细胞如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化。据报道,炎症细胞在体内具有诸如组织损伤、细胞毒性等的不利影响,并且诱导炎症性诱导介质以使炎症恶化。
[0003]随着现代生物分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发现具有不同毒力的幽门螺杆菌菌株,而传统的3联或4联疗法(PPI加2或3种抗生素)对不同毒力的幽门螺杆菌的菌株根除率不同,有10%

25%的患者可能第一次根除失败。根除失败不仅对患者的生活和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极易产生耐药菌。目前广泛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前有所下降,但反复大量抗菌药物的使用可引起敏感菌数量的减少、耐药菌的繁殖以及菌群数量和种类的失衡,质子泵抑制剂会引起胃内pH升高,从而进一步导致菌群失调。同时,对很多感染低毒力菌株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来说,由于症状轻微,采用抗生素治疗带来的副作用还有可能超越因感染低毒力幽门螺杆菌菌株所造成的影响。对感染幽门螺杆菌菌株的患者来说,最好能提供一种几乎没有副作用、又能长期控制或者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新疗法具有很现实的意义。因此,“以菌治菌”的微生态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很多动物试验已经表明,幽门螺杆菌可以在无菌小鼠的胃内定植并引起胃粘膜炎症反应,而在喂养了益生菌的小鼠体内,幽门螺杆菌的定植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在另一项动物试验中,应用益生菌的培养上清液,也取得了类似的效果。另外,在人体试验中发现,如果在体外被证明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作用的乳酸菌培养上清液在体内也能部分长期抑制人类幽门螺杆菌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溶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添加益生菌制剂通过竞争作用减少幽门螺杆菌定植,产生细菌素(如乙酸、丙酸、
丁酸)具有直接抗菌作用;代谢产生大量有机酸(如乳酸),破坏幽门螺杆菌周围碱性环境,不利于幽门螺杆菌生长繁殖,通过添加益生元,促进益生菌生长繁殖,并添加其他抗氧化物和抗幽门螺旋杆菌物,有效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繁殖,起到很好的预防和减少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效果,经过快速膜乳化制备水包油乳液,进一步通过氯化钙和海藻酸钠反应形成壳层,从而制得胃溶缓释片,制得的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微胶囊胃溶缓释片进入人体后,可以在胃酸特定环境下缓慢释放活性组合物,从而起到长效调节,延长反应效果的作用。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溶缓释片的制备方法,将罗伊乳杆菌、布拉酵母菌、乳酸杆菌加入含有中药提取物、可溶性碳源、氨基酸的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制得发酵益生菌组合物,并与乳香胶、泽兰黄酮、抗氧化维生素、铋剂、益生元、短链脂肪酸混合均匀,得到活性组合物,用海藻酸钙包埋,制得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溶缓释片。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益生菌制剂的制备:将罗伊乳杆菌、布拉酵母菌、乳酸杆菌混合均匀,制得益生菌制剂;
[0009]S2.中药提取物的制备:将头花蓼、甘草、黄连分别洗净,混合,粉碎,加入水中,加热至沸腾提取,过滤,重复1

2次,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得到中药提取物;
[0010]S3.发酵培养基的制备:将步骤S2中的中药提取物、可溶性碳源、氨基酸加入水中,混匀后调节pH值,灭菌,得到发酵培养基;
[0011]S4.发酵益生菌组合物的制备:将步骤S1制得的益生菌制剂加入步骤S3制得的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冷冻干燥,得到发酵益生菌组合物;
[0012]S5.抗氧化维生素的制备:将维生素C、维生素E和维生素A混合均匀后粉碎,过筛,制得抗氧化维生素;
[0013]S6.铋剂的制备:将胶体次枸橼酸铋和碱式果胶酸铋钾混合均匀后粉碎,过筛,制得铋剂;
[0014]S7.益生元的制备:将异麦芽低聚糖、木寡糖和果寡糖混合均匀后粉碎,过筛,制得益生元;
[0015]S8.短链脂肪酸的制备:将α

硫辛酸、丁酸盐和异丁酸乙酯混合均匀后粉碎,过筛,制得短链脂肪酸;
[0016]S9.活性组合物的制备:将乳香胶、泽兰黄酮、步骤S4制得的发酵益生菌组合物、步骤S5制得的抗氧化维生素、步骤S6制得的铋剂、步骤S7制得的益生元、步骤S8制得的短链脂肪酸混合均匀,研细,过筛,压片,得到活性组合物片;
[0017]S10.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溶缓释片的制备:将Ⅳ号胃溶聚丙烯酸树脂加入乙醇溶液中浸泡溶解后,加入羧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

600、吐温

80和滑石粉,搅拌均匀,过筛,得到包衣液;将步骤S9制得的活性组合物片加入包衣锅中,预热均匀,然后将所述包衣液均匀喷雾于转动的活性组合物片上,喷雾完毕后,吹冷风,干燥,得到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溶缓释片。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1中所述罗伊乳杆菌、布拉酵母菌、乳酸杆菌的质
量比为(3

7):(1

3):(2

5);步骤S2中所述头花蓼、甘草、黄连的质量比为(5

10):(2

5):(3

7);所述沸腾提取时间为2

4h。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3中所述中药提取物、可溶性碳源、氨基酸、水的质量比为(7

12):(5

10):(2

4):100;用PBS缓冲溶液调节pH值至6.7

7.0;所述可溶性碳源选自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果糖、海藻糖、棉子糖和水溶性淀粉中的至少一种;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溶缓释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罗伊乳杆菌、布拉酵母菌、乳酸杆菌加入含有中药提取物、可溶性碳源、氨基酸的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制得发酵益生菌组合物,并与乳香胶、泽兰黄酮、抗氧化维生素、铋剂、益生元、短链脂肪酸混合均匀,压片,得到活性组合物片,包衣,制得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溶缓释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益生菌制剂的制备:将罗伊乳杆菌、布拉酵母菌、乳酸杆菌混合均匀,制得益生菌制剂;S2.中药提取物的制备:将头花蓼、甘草、黄连分别洗净,混合,粉碎,加入水中,加热至沸腾提取,过滤,重复1

2次,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得到中药提取物;S3.发酵培养基的制备:将步骤S2中的中药提取物、可溶性碳源、氨基酸加入水中,混匀后调节pH值,灭菌,得到发酵培养基;S4.发酵益生菌组合物的制备:将步骤S1制得的益生菌制剂加入步骤S3制得的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冷冻干燥,得到发酵益生菌组合物;S5.抗氧化维生素的制备:将维生素C、维生素E和维生素A混合均匀后粉碎,过筛,制得抗氧化维生素;S6.铋剂的制备:将胶体次枸橼酸铋和碱式果胶酸铋钾混合均匀后粉碎,过筛,制得铋剂;S7.益生元的制备:将异麦芽低聚糖、木寡糖和果寡糖混合均匀后粉碎,过筛,制得益生元;S8.短链脂肪酸的制备:将α

硫辛酸、丁酸盐和异丁酸乙酯混合均匀后粉碎,过筛,制得短链脂肪酸;S9.活性组合物的制备:将乳香胶、泽兰黄酮、步骤S4制得的发酵益生菌组合物、步骤S5制得的抗氧化维生素、步骤S6制得的铋剂、步骤S7制得的益生元、步骤S8制得的短链脂肪酸混合均匀,研细,过筛,压片,得到活性组合物片;S10.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溶缓释片的制备:将Ⅳ号胃溶聚丙烯酸树脂加入乙醇溶液中浸泡溶解后,加入羧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

600、吐温

80和滑石粉,搅拌均匀,过筛,得到包衣液;将步骤S9制得的活性组合物片加入包衣锅中,预热均匀,然后将所述包衣液均匀喷雾于转动的活性组合物片上,喷雾完毕后,吹冷风,干燥,得到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溶缓释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罗伊乳杆菌、布拉酵母菌、乳酸杆菌的质量比为(3

7):(1

3):(2

5);步骤S2中所述头花蓼、甘草、黄连的质量比为(5

10):(2

5):(3

7);所述沸腾提取时间为2

4h。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中药提取物、可溶性碳源、氨基酸、水的质量比为(7

12):(5

10):(2

4):100;用PBS缓冲溶液调节pH值至6.7

7.0;所述可溶性碳源选自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果糖、海藻糖、棉子糖和水溶性淀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氨基酸选自苯丙氨酸、甲硫氨酸、丝氨酸、赖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色氨酸、亮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和异亮氨酸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益生菌制剂和所述发酵
培养基的质量比为(4

7):(20

30);所述发酵条件为36

39℃,转速为300

500r/min,发酵48

72h。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维生素C、维生素E和维生素A的质量比为(5

10):(2

4):(1

3);步骤S6中所述胶体次枸橼酸铋和碱式果胶酸铋钾的质量比为(3

7):(2

5);步骤S7中所述异麦芽低聚糖、木寡糖和果寡糖的质量比为(3

5):(2

4):(5

7);步骤S8中所述α

硫辛酸、丁酸盐和异丁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

3):(5

7):(3

5);所述丁酸盐选自丁酸钠、丁酸钾、丁酸钙。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9中所述乳香胶、泽兰黄酮、发酵益生菌组合物、抗氧化维生素、铋剂、益生元、短链脂肪酸的质量比为(0.3

0.6):(0.2

0.5):(10

15):(3

5):(2

5):(5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以进陈颖余昭军
申请(专利权)人:施以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