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群管理方法和电梯群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梯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群管理方法和电梯群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电梯的群管理系统通常是在接收到一个新的乘梯请求信号时,分别针对每台电梯计算某台电梯响应该新乘梯请求信号时电梯需要付出的代价,例如:移动距离、移动时间(即电梯响应该新乘梯请求信号的及时性或者乘客的候梯时间)、电梯能耗等,然后将该乘梯请求信号分配给最小代价对应的电梯。在这种调配策略中,对于不同电梯响应该新乘梯请求信号的评价,完全是考虑电梯对该新乘梯请求信号的响应评价,如:电梯运行效率、新乘梯请求信号乘客的候梯时间等。但实际上,当新乘梯请求信号位于已分配但尚未响应的其它乘梯请求信号前(如A电梯当前位于5楼上行,新乘梯请求信号为8楼上行,并且A电梯已被分配了18楼上行的乘梯请求信号)时,如果A电梯又被分配去响应新出现的8楼上行信号,必然会导致该电梯对18楼上行的乘梯请求信号的响应的及时性(即等候时间会被延长),因此对于新出现的8楼上行信号,在为其分配响应电梯时,除了要考虑电梯对该新乘梯请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步骤S1、接收新乘梯请求信号;步骤S2、针对每一台电梯,分别判断结果其是有影响电梯还是无影响电梯,所述有影响电梯是指因响应新乘梯请求信号而对已确定由该电梯服务的乘客乘梯产生不利影响的电梯,所述无影响电梯是指不会因响应新乘梯请求信号而对已确定由该电梯服务的乘客乘梯产生不利影响的电梯;步骤S3、统计所述无影响电梯的数量;步骤S4、根据所述无影响电梯的数量按照如下规则为新乘梯请求信号分配响应电梯:规则1、如果存在多台所述无影响电梯,将所述无影响电梯作为可选电梯,采用传统群管理算法为新乘梯请求信号从所述可选电梯中选择响应电梯;规则2、如果仅存一台所述无影响电梯,将所述无影响电梯作为新乘梯请求信号的响应电梯;规则3、如果不存在所述无影响电梯,则按照最小化对已确定由该电梯服务的乘客乘梯产生的不利影响原则为新乘梯请求信号从各台电梯中选择响应电梯;步骤S5、控制所述响应电梯服务新乘梯请求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已确定由该电梯服务的乘客包括第一乘客和第二乘客,所述第一乘客是指当前已被分配给该电梯且尚未被响应的乘梯请求信号对应的候梯乘客,所述第二乘客是指当前已处于该电梯轿厢内的乘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新乘梯请求信号的期望乘梯方向、电梯运行方向与当前已被分配给该电梯且尚未被响应的乘梯请求信号的期望乘梯方向一致时,如果下述任一条件成立,所述步骤S2将该电梯判定为有影响电梯,否则判定为无影响电梯:条件1、新乘梯请求信号的行程与至少一个当前已被分配给该电梯且尚未被响应的乘梯请求信号的行程间存在重叠;条件2、新乘梯请求信号的行程位于至少一个当前已被分配给该电梯且尚未被响应的乘梯请求信号的行程的前方;条件3、新乘梯请求信号乘客与至少一个第二乘客存在同乘阶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判定按照如下规律判断所述条件是否成立:规律1、如果新乘梯请求信号的目的楼层位于当前已被分配给该电梯且尚未被响应的乘梯请求信号的出发楼层的前方,且新乘梯请求信号的出发楼位于当前已被分配给该电梯且尚未被响应的乘梯请求信号的目的楼层的后方,则所述步骤S2判定所述条件1成立;规律2、以距离电梯轿厢最近的当前已被分配给该电梯且尚未被响应的乘梯请求信号的出发楼层为起点、以距离电梯轿厢最远的当前已被分配给该电梯且尚未被响应的乘梯请求信号的目的楼层为终点构成为当前已被分配给该电梯且尚未被响应的乘梯请求信号的最大行程,如果所述新乘梯请求信号的出发楼层或目的楼层位于该最大行程内,则所述步骤S2判定所述条件1成立;规律3、如果新乘梯请求信号的目的楼层位于当前已被分配给该电梯且尚未被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