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将异辛烷油中的正丁烷回收作为生产顺酐原料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5444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将异辛烷油中的正丁烷回收作为生产顺酐原料的方法,包括经烷基化反应后的产物进入脱丁烷塔进行分离,通过提高脱丁烷塔塔底的操作温度,使脱丁烷塔的上段采出混丁烷并进入丁烷分离塔进行分离,丁烷分离塔的下段采出正丁烷并送入顺酐反应装置;丁烷分离塔塔顶采出的异丁烷一部分返回至烷基化反应器,另一部分与脱丁烷塔塔底采出的异辛烷产品混合;丁烷分离塔塔底采出的异戊烷与脱丁烷塔塔底采出的异辛烷产品混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回收烷基化工艺异辛烷产品中的正丁烷作为顺酐工艺的原料,大幅度降低顺酐工艺生产成本;通过在异辛烷产品中掺炼顺酐工艺原料中富余的异丁烷C4和异戊烷C5,保证了拔出正丁烷后的异辛烷产品质量、产量。产量。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将异辛烷油中的正丁烷回收作为生产顺酐原料的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产品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将异辛烷油中的正丁烷回收作为生产顺酐原料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限塑令的大力推行,生物降解材料市场的争夺战一触即发,PBAT、PBS、PBST等生物降解塑料,正迎来市场发展新机遇。在政策驱动之下,可降解塑料制品一跃成为市场新宠,迎来井喷式增长。不少大型炼化企业也开始布局这一产业。
[0003]BDO(1,4

丁二醇)作为生物降解塑料的主要原料,目前国内成熟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即以顺酐为原料的顺酐法和以乙炔为主要原料的炔醛法。
[0004]炔醛法虽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但受制于原料,多与煤化工项目配套,目前广泛分布在西北部地区。东部地区煤化工匮乏,尤其对于炼化一体化企业,依托苯或液化气资源的顺酐路线明显更加现实。相比较而言,苯法顺酐技术虽更早且更为成熟,但苯价格在多数时间高于正丁烷价格,顺酐生产成本75%以上是原料费用,加之正丁烷法单位产量理论上大于苯法,再考虑到正丁烷法毒性和环境污染较小,显然后者更具优势。如何获取廉价的正丁烷资源,是正丁烷法生产顺酐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异辛烷油中的正丁烷回收作为生产顺酐原料的方法及装置,解决酐装置原料正丁烷短缺且价格高昂的问题。
[000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将异辛烷油中的正丁烷回收作为生产顺酐原料的方法,包括经烷基化反应后的产物进入脱丁烷塔进行分离,通过提高脱丁烷塔塔底的操作温度,使脱丁烷塔的上段采出混丁烷并进入丁烷分离塔进行分离,丁烷分离塔的下段采出正丁烷并送入顺酐反应装置;丁烷分离塔塔顶采出的异丁烷一部分返回至烷基化反应器,另一部分与脱丁烷塔塔底采出的异辛烷产品混合;丁烷分离塔塔底采出的异戊烷与脱丁烷塔塔底采出的异辛烷产品混合。
[0008]优选的,所述脱丁烷塔的塔底设置有物料混合器,所述物料混合器用于将丁烷分离塔塔顶采出的异丁烷、脱丁烷塔塔底采出的异辛烷产品以及丁烷分离塔塔底采出的异戊烷混合均匀。
[0009]优选的,所述脱丁烷塔塔顶操作压力为0.4

0.68MPa,塔底温度为160

200℃,回流比为1.6

2.4。
[0010]优选的,丁烷分离塔塔顶操作压力控制在0.38

0.58MPa,塔底温度控制在50

70℃,回流比控制在2

3.2。
[0011]一种将异辛烷油中的正丁烷回收作为生产顺酐原料的装置,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烷
基化反应器、脱丁烷塔、丁烷分离塔,其中:
[0012]经烷基化反应器反应后的产物经物料线进入脱丁烷塔;
[0013]脱丁烷塔的上段物料采出线与丁烷分离塔连接,顶部物料采出线返回至烷基化反应器,底部物料采出线与混合器连接;
[0014]丁烷分离塔的底部采出线与所述混合器连接,顶部采出线分别与烷基化反应器、混合器连接,下段采出线采出正丁烷。
[0015]优选的,所述混合器为SV+SK型混合器,其中,SV型单元是由一定规格的波纹板组装而成的圆柱体,最高分散程度为1

2μm,液液相及气气相不均匀度系数≤1

5%;SK型单元由单孔道左、右扭转的螺旋片组焊而成,用于对较小流量并拌有杂质或粘度≤106厘泊的高粘性介质。
[0016]优选的,所述丁烷分离塔的下段采出线与顺酐工艺连接。
[0017]综上所述,运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通过回收烷基化工艺异辛烷产品中的5

8%正丁烷,可作为顺酐工艺的原料,大幅度降低顺酐工艺生产成本。
[0019]2)通过将顺酐工艺原料中富余的异丁烷C4、异戊烷C5回收,用于异辛烷产品掺炼,既保证了异辛烷产品质量,同时保证了异辛烷产品产量无明显下降甚至有所上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烷基化工艺

顺酐工艺结构示意图及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2]一种将异辛烷油中的正丁烷回收作为生产顺酐原料的方法,包括先将原料混合C4送入烷基化反应器R101,混合C4中的异丁烷和丁烯在98%硫酸催化下发生烷基化反应器生成异辛烷。由于混合C4中正丁烷不参与烷基化反应,以及参与反应的异丁烷过量的,因此,烷基化油中含有正丁烷、过量的异丁烷以及反应副产物C5

C16组分,异辛烷产品组成如表1所示。将异辛烷产物从烷基化反应器R101下端采出送入脱丁烷塔T101分离。
[0023]表1异辛烷产品组成
[0024][0025]在脱丁烷塔T101中,异丁烷从脱丁烷塔T101塔顶采出;异辛烷产品从脱丁烷塔T101塔釜采出;混丁烷从脱丁烷塔T101测线采出,并送入顺酐工艺丁烷分离塔T102分离。由于正丁烷沸点低于异辛烷,若需要回收塔底正丁烷,则需要进一步提高塔底操作温度,将正丁烷蒸至塔的上段采出。优先地,控制脱丁烷塔T101塔顶操作压力为0.4

0.68MPa,塔底温度为160

200℃,回流比为1.6

2.4,可有效回收异辛烷产品中的5

8%正丁烷。
[0026]在丁烷分离塔T102中,正丁烷从丁烷分离塔T102的下段采出并送入顺酐反应装
置;异丁烷从丁烷分离塔T102塔顶采出;与脱丁烷塔T101塔顶采出的异丁烷混合,部分返回至烷基化反应器R101,另一部分与脱丁烷塔T101塔底采出的异辛烷产品混合;丁烷分离塔T102塔底采出的异戊烷与脱丁烷塔T101塔底采出的异辛烷产品混合。
[0027]优选的,丁烷分离塔T102塔顶操作压力控制在0.38

0.58MPa,塔底温度控制在50

70℃,回流比控制在2

3.2。
[0028]为保证混合效果,采用SV+SK型混合器M101提高异辛烷、异丁烷和异戊烷三种物料的混合效果,以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0029]SV型单元是由一定规格的波纹板组装而成的圆柱体,最高分散程度为1

2μm,液液相及气气相不均匀度系数≤1

5%。适用于粘度≤102厘泊的液—液、液—气、气—气的混合乳化,反应、吸收、萃取、强化传热过程。SK型单元由单孔道左、右扭转的螺旋片组焊而成,对较小流量并拌有杂质或粘度≤106厘泊的高粘性介质尤为适用。
[0030]异辛烷和C4/C5从SK型单元侧进入混合器M101,SK型单元通过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将异辛烷油中的正丁烷回收作为生产顺酐原料的方法,包括经烷基化反应后的产物进入脱丁烷塔进行分离,其特征在于:通过提高脱丁烷塔塔底的操作温度,使脱丁烷塔的上段采出混丁烷并进入丁烷分离塔进行分离,丁烷分离塔的下段采出正丁烷并送入顺酐反应装置;丁烷分离塔塔顶采出的异丁烷一部分返回至烷基化反应器,另一部分与脱丁烷塔塔底采出的异辛烷产品混合;丁烷分离塔塔底采出的异戊烷与脱丁烷塔塔底采出的异辛烷产品混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异辛烷油中的正丁烷回收作为生产顺酐原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丁烷塔的塔底设置有物料混合器,所述物料混合器用于将丁烷分离塔塔顶采出的异丁烷、脱丁烷塔塔底采出的异辛烷产品以及丁烷分离塔塔底采出的异戊烷混合均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异辛烷油中的正丁烷回收作为生产顺酐原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丁烷塔塔顶操作压力为0.4

0.68MPa,塔底温度为160

200℃,回流比为1.6

2.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异辛烷油中的正丁烷回收作为生产顺酐原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丁烷分离塔塔顶操作压力控制在0.3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波夏志强戴娟娟湛明胡先念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宇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