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包裹活性成分的纳米脂质体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8542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包裹活性成分的纳米脂质体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包裹活性成分的纳米脂质体粒子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0.1~5份活性物、0.2~16份乳化剂、0.1~8份油脂、31~99.5份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纳米脂质体粒子的制备过程不使用高压均质,避免对活性物的破坏,提高活性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并能够提高它在配方中的配伍性能,可以对活性成分稳定高效包裹,可以将活性物完全封闭在脂质内腔,稳定性更好,可以保持活性成分在高温下更稳定,而且有更好的皮肤渗透性,并且在制备该纳米粒子的过程中加入溶剂(水相),提高了该纳米粒子在使用时的方便,容易添加进各种剂型中。容易添加进各种剂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包裹活性成分的纳米脂质体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妆品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包裹活性成分的纳米脂质体粒子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纳米脂质体技术是化妆品行业中用于封装、保存和控制释放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最广泛应用的输送系统之一。脂质体是球形的囊泡,由磷脂双层和水核组成,大小可从纳米级到微米级。尺寸小于1000nm的脂质体被称为纳米脂质体,与脂质体相比,纳米脂质体具有更大的表面积,从而增加了溶解度及生物利用度,并改善了控释效果。在经皮给药中,脂质体技术可以增加低渗透性和低水溶性药物在皮肤上的透过率,一方面是由于脂质体的磷脂双层膜具有类似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易于通过细胞间脂质到达深层皮肤,另一方面是由于脂质体表面带电荷可以与皮肤相互作用帮助药物提高渗透性。
[0003]传统的类脂纳米囊一般由油相、水相、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通常还加入助表面活性剂,一般为卵磷脂,该技术的弊端包括磷脂批次重复性较差,磷脂成本较高,另外高压均质方法对于能耗和技术要求较高等。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类脂纳米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包裹活性物的纳米脂质体粒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0.1~5份活性物、0.2~16份乳化剂、0.1~8份油脂、31~99.5份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包裹活性物的纳米脂质体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物为化妆品中可接受的活性成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包裹活性物的纳米脂质体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卵磷脂、卵磷脂衍生物、氢化磷脂酰胆碱、胆甾醇聚醚

10、聚甘油

10硬脂酸酯、PEG

20甘油三异硬脂酸酯、山梨坦硬脂酸酯、PEG

8甘油异硬脂酸酯、甘油硬脂酸酯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包裹活性物的纳米脂质体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包括甘油硬脂酸酯、氢化磷脂酰胆碱,所述甘油硬脂酸酯、氢化磷脂酰胆碱的质量比为2:0.5~2.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包裹活性物的纳米脂质体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为棕榈酸异丙酯、胆固醇、胆甾醇、植物甾醇、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异硬脂酸异丙酯、油醇聚醚

3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包裹活性物的纳米脂质体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包括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植物甾醇,所述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植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烨芝孙娟娟谢瑾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上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