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噪声推断模型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5103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噪声推断模型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涉及电力技术与人工智能领域。该基于噪声推断模型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获取居民用电有功功率消耗数据;以滑动窗口法获取长度合适的功率数据序列;使用基于噪声弥散过程的训练算法进行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从服从高斯分布的随机噪声出发,使用噪声推断算法还原出目标负荷元件功率曲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非侵入式负荷分解处理为负荷元件功率曲线的条件生成任务,采用噪声推断模型对负荷元件功率数据的分布进行建模,相较于基于对抗生成网络的负荷分解算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更为稳定的训练结构。训练结构。训练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噪声推断模型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技术与人工智能
,具体为一种基于噪声推断模型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各领域电气化和数字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能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终端用能的主要形式,电力数据也在能源大数据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现有的电力负荷数据采集硬件系统只能提供用户的总用电量数据,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负荷预测、节能引导等需求侧管理措施。因此,研究人员及工程师提出了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技术(Non

Intrusive LoadMonitoring,NILM),依据总功率电表提供的信息分解出房屋内部各用电器的电能消耗情况。基于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详细用电监测方案具有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数据完整性好等优点,能够在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的情况下,获得高质量的详细用电信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0003]非侵入式负荷分解任务可看作以生成单个负荷元件的功率曲线为目标,因此多名学者研究了深度生成模型在负荷分解领域的应用。宾汉姆顿大学的研究者提出了一种基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噪声推断模型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居民用电有功功率消耗数据;获取目标有功功率数据序列;基于目标有功功率数据序列使用基于噪声弥散过程的训练算法进行深度学习模型参数的训练;从服从高斯分布的随机噪声出发,并结合参数训练后的深度学习模型,使用噪声推断算法还原出目标负荷元件的功率曲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噪声推断模型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居民用电有功功率消耗数据包括聚合有功功率数据和负荷元件的有功功率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噪声推断模型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有功功率数据序列长度至少为负荷元件单次运行时长的两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噪声推断模型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噪声推断算法包括前向过程与逆向过程;其中,前向过程是一个固定的马尔可夫链,向一段干净的目标负荷元件功率曲线添加高斯噪声直至曲线失去显著特征;逆向过程是从服从高斯分布的随机噪声一步步还原出初始分布的过程,逆向转移分布需要通过深度学习模型预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噪声推断模型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噪声弥散过程的训练算法包括:定义线性的噪声控制参数β
1:T
=[β1,β2,1/4,β
T
];从训练集中选取样本x0~q(x);在{1,2,

T}中随机选取时间步t值;取随机噪声ε~N(0,I);利用梯度下降法训练模型最小化实际噪声与模型预测噪声之间的距离其中α
t
=1

β
t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模型收敛;其中,所述噪声弥散过程步数为T,涉及T个隐变量,隐变量维数与原始功率数据维数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噪声推断模型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学习模型包括信息嵌入部分、核心分解部分和特征映射部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噪声推断模型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嵌入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剑锋董坤孙睿晨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