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底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4977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粉底霜及其制备方法,该粉底霜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棕榈酸乙基己酯、C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底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
,特别是涉及一种粉底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粉底作为妆容最基础的部分,可以用来调整皮肤色调、修整皮肤表面质感、遮盖面部瑕疵,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对化妆品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0003]但是,目前市售的粉底产品大多数存在持妆效果不持久的问题,且保湿效果不理解,容易出现脱妆、脱粉现象;另外,控油效果不足,过多分泌的油脂会造成面部泛油光,同时妆容被皮脂润湿后容易变得暗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粉底霜及其制备方法。
[0005]一种粉底霜,包括A相、B相、C相、D相、E相、F相和G相,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A相包括5%~12%聚二甲基硅氧烷、3%~10%棕榈酸乙基己酯、1%~3%PEG

30二聚羟基硬脂酸酯、1%~3%聚甘油

3二异硬脂酸酯和0.2%~2%鲸蜡基PEG/PPG

10/1聚二甲基硅氧烷,
[0006]所述B相包括3%~10%C12

15醇苯甲酸酯和5%~20%着色剂,
[0007]所述C相包括1%~3%苯基聚三甲基硅氧烷、0.2%~2%二硬脂二甲铵锂蒙脱石和0.05%~0.5%碳酸丙二醇酯,
[0008]所述D相包括1%~3%聚甲基硅氧烷、0.5%~2%聚二甲基硅氧烷/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0.5%~2%硬脂酸镁、0.1%~1%乙基己基甘油、0.2%~1%蜂蜡、0.1%~0.5%辛甘醇、0.2%~1%聚羟基硬脂酸、0.1%~1%硅石和0.2%~0.5%生育酚乙酸酯,
[0009]所述E相包括1%~3%赤藓醇、0.005%~0.2%透明质酸钠、1%~3%硫酸镁和该粉底霜的余量水,
[0010]所述F相包括5%~15%甘油、3%~8%丙二醇和0.005%~0.2%黄原胶,
[0011]所述G相包括0.5%~2%北美金缕梅(HAMAMELIS VIRGINIANA)提取物、0.1%~0.5%苯氧乙醇和0.1%~0.5%香精。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着色剂为三乙氧基辛基硅烷、氢氧化铝、CI 77891、CI 77491、CI 77492、CI 77499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6%聚二甲基硅氧烷、3%棕榈酸乙基己酯、7%C12

15醇苯甲酸酯、2%苯基聚三甲基硅氧烷、0.75%二硬脂二甲铵锂蒙脱石、2%聚甲基硅氧烷、1%聚二甲基硅氧烷/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0.8%乙基己基甘油、0.5%蜂蜡、0.4%辛甘醇、0.01%黄原胶、1.8%PEG

30二聚羟基硬脂酸酯、1.2%聚甘油

3二异硬脂酸酯、0.8%鲸蜡基PEG/PPG

10/1聚二甲基硅氧烷、0.5%聚羟基硬脂酸、0.3%碳酸丙二醇酯、1%硅石、0.8%硬脂酸镁、0.35%生育酚乙酸酯、1.5%赤藓醇、0.01%
透明质酸钠、10%甘油、4%丙二醇、1%北美金缕梅(HAMAMELIS VIRGINIANA)提取物、1.2%硫酸镁、0.5%苯氧乙醇、10%着色剂、0.2%香精和余量水。
[0014]一种粉底霜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S1:称取A相中的组分,并依次加入搅拌锅中搅拌,并升温至80℃~90℃;
[0016]S2:称取B相中的组分并将其混合,然后用三辊研磨机研磨2遍,直至没有色点后,将B相加入到搅拌锅中与A相搅拌均匀;
[0017]S3:称取C相中的组分,将其混合搅拌成糊状后,加入搅拌锅中搅拌均匀;
[0018]S4:称取D相中的组分,并依次加入至搅拌锅中搅拌均匀,然后均质2min~3min;
[0019]S5:称取E相中的组分,并依次加入至水相锅中,升温至80℃~90℃后,搅拌溶解;
[0020]S6:称取F相中的组分,将其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至水相锅中搅拌溶解;
[0021]S7:将余量水分多次加入至搅拌锅中,每次添加量为5%,直至加完,然后继续均质,均质完成后,降温至30℃~40℃;
[0022]S8:称取G相中的组分,并依次加入至搅拌锅中,进行均质,均质完成即可得到所述粉底霜。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S1步骤中,所述搅拌锅的搅拌速度为30r/min~40r/min。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S4步骤中,所述搅拌锅的均质速度为1000r/min~1500r/min。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S7步骤中,均质速度1000r/min~1500r/min,均质时间为3min~5min。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S8步骤中,均质速度1000r/min~1500r/min,均质时间为1min~2min。
[002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棕榈酸乙基己酯、C12

15醇苯甲酸酯、苯基聚三甲基硅氧烷、二硬脂二甲铵锂蒙脱石、聚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乙基己基甘油、蜂蜡、辛甘醇、黄原胶作为润肤剂使用;所述PEG

30二聚羟基硬脂酸酯、聚甘油

3二异硬脂酸酯、鲸蜡基PEG/PPG

10/1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羟基硬脂酸作为乳化剂使用;所述赤藓醇、透明质酸钠、甘油、丙二醇、北美金缕梅(HAMAMELIS VIRGINIANA)提取物用作保湿剂。
[0028]上述一种粉底霜,富含甘油、丙二醇、透明质酸钠、赤藓醇以及北美金缕梅(HAMAMELIS VIRGINIANA)提取物等多种保湿成分,能够使产品呈水润质地,滋润效果更佳;同时使用硅处理色粉、硬脂酸镁、硅粉等细腻粉体原料,并在配方中添加棕榈酸乙基己酯和挥发性硅油等多种润肤剂,使制得的料体清透顺滑易涂抹,遮瑕效果较好,上色更均匀,更自然,可以更好地呵护肌肤表层,令肌肤呈现莹透光彩;另外,本专利技术还使用了蜂蜡及黄原胶等天然乳化稳定剂,能够使产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高温和低温的环境下,依然能保持较好的均匀性,不会出现分层、裂痕等现象。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粉底霜的暗沉效果测试图;
[0030]图2为仿珀莱雅粉底液的暗沉效果测试图;
[0031]图3为仿卡姿兰粉底液的暗沉效果测试图;
[0032]图4为仿红地球粉底液的暗沉效果测试图;
[0033]图5为卡姿兰昼夜锁妆粉底液的暗沉效果测试图;
[0034]图6为珀莱雅印彩巴哈透薄持妆粉底液的暗沉效果测试图;
[0035]图7为对比例1的暗沉效果测试图;
[0036]图8为对比例2的暗沉效果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底霜,包括A相、B相、C相、D相、E相、F相和G相,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A相包括5%~12%聚二甲基硅氧烷、3%~10%棕榈酸乙基己酯、1%~3%PEG

30二聚羟基硬脂酸酯、1%~3%聚甘油

3二异硬脂酸酯和0.2%~2%鲸蜡基PEG/PPG

10/1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B相包括3%~10%C12

15醇苯甲酸酯和5%~20%着色剂,所述C相包括1%~3%苯基聚三甲基硅氧烷、0.2%~2%二硬脂二甲铵锂蒙脱石和0.05%~0.5%碳酸丙二醇酯,所述D相包括1%~3%聚甲基硅氧烷、0.5%~2%聚二甲基硅氧烷/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0.5%~2%硬脂酸镁、0.1%~1%乙基己基甘油、0.2%~1%蜂蜡、0.1%~0.5%辛甘醇、0.2%~1%聚羟基硬脂酸、0.1%~1%硅石和0.2%~0.5%生育酚乙酸酯,所述E相包括1%~3%赤藓醇、0.005%~0.2%透明质酸钠、1%~3%硫酸镁和该粉底霜的余量水,所述F相包括5%~15%甘油、3%~8%丙二醇和0.005%~0.2%黄原胶,所述G相包括0.5%~2%北美金缕梅(HAMAMELIS VIRGINIANA)提取物、0.1%~0.5%苯氧乙醇和0.1%~0.5%香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底霜,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剂为三乙氧基辛基硅烷、氢氧化铝、CI 77891、CI 77491、CI 77492、CI 77499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底霜,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6%聚二甲基硅氧烷、3%棕榈酸乙基己酯、7%C12

15醇苯甲酸酯、2%苯基聚三甲基硅氧烷、0.75%二硬脂二甲铵锂蒙脱石、2%聚甲基硅氧烷、1%聚二甲基硅氧烷/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0.8%乙基己基甘油、0.5%蜂蜡、0.4%辛甘醇、0.01%黄原胶、1.8%PEG

30二聚羟基硬脂酸酯、1.2%聚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荣覃宇宁谭金水黄飘平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深同跃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