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智能建造塔架系统的底盘标准节传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4650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建造塔架系统的底盘标准节传送系统,包括:支撑塔架;设置在两支撑塔架之间的可折叠导轨,其由若干段工字钢导轨依次转动连接而成;安装在两段相邻的工字钢导轨之间并用于锁紧展开状态的工字钢导轨的锁紧卡扣结构;设置在安装在支撑塔架底部的可移动底盘装置;以及可在展开后的可折叠导轨上来回移动的运输小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标准节的自动化运输以及塔架底盘向地面的固定,大大提高施工效率,省时省力,且安全可靠。且安全可靠。且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建造塔架系统的底盘标准节传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传送系统
,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建造塔架系统的底盘标准节传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伴随智能建造学科与行业领域的兴起,以机器代替人的建造方式成为研究的热点。当前预制化房屋的装配式建造,依赖传统塔架的起吊和人工的配合,装配式建筑的外墙施工多采用组装脚手架或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安装过程多为工人手工操作,工作效率低,安全隐患大。
[0003]现有塔吊主体结构由一节节标准节组装而成。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将标准节吊到摆渡小车上,并将过渡节与塔身标准节相连的螺栓人为松开以安装新的标准节,顶升完毕之后需进一步使用人工安装螺栓加以联接,并拔出定位销,然后下降过渡节,使之与已接高的塔身联成整体。该过程中标准节的安装需要人工协助,没有实现完全的自动化,且标准节通过塔臂缆索自下而上吊装并运输至安装处,在原有高度的顶端实现安装与顶升,过程较为繁琐,且自下而上吊装的方式其效率和安全性较低,且占用空间大。此外,标准节的焊接钢结构也不利于过程完全自动化。中国专利CN216889760U提出了一种悬挂式工字钢运输小车,通过使用吊葫芦来带动工字钢进行高度调节和位移,并推动工字钢与运输轮相对运动来实现其运输。其目的是运输工字钢,且运输过程中难以避免由于高度变化引起的工字钢晃动,难以适用标准节的传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建造塔架系统的底盘标准节传送系统,以方便实现标准节的自动化稳定运输等。<br/>[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用于智能建造塔架系统的底盘标准节传送系统,包括:
[0007]支撑塔架;
[0008]设置在两支撑塔架之间的可折叠导轨,其由若干段工字钢导轨依次转动连接而成;
[0009]安装在两段相邻的工字钢导轨之间并用于锁紧展开状态的工字钢导轨的锁紧卡扣结构;
[0010]设置在安装在支撑塔架底部的可移动底盘装置;
[0011]以及可在展开后的可折叠导轨上来回移动的运输小车。
[0012]进一步的,相邻两段工字钢导轨之间通过合页机构转动连接,所述合页机构布置在所述锁紧卡扣结构的相对另一面。
[0013]进一步的,所述锁紧卡扣结构包括受力卡扣,以及分别安装在相邻两端工字钢导轨上的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所述受力卡扣呈工字型,所述受力卡扣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卡
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卡座包括平行于受力卡扣转动方向固定安装的两块间隔的三角板,以三角板朝向所述第一卡座方向的一条边为第一侧边,背向所述第一卡座方向的另一条边为第二侧边,当两端工字钢导轨相对展开时,所述受力卡扣的另一端沿所述三角板的第一侧边滑动,直至完全越过所述第一侧边,并倒扣住所述第二侧边,此时,所述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被所述受力卡扣锁紧。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受力卡扣与所述第一卡座之间还设有扭簧件,使得所述受力卡扣压向所述第二卡座。
[0015]更进一步的,在第二卡座上还设有方便扣住所述受力卡扣的卡扣槽。
[0016]进一步的,所述可移动底盘装置包括安装在支撑塔架底部的可行走底盘、安装在所述可行走底盘底端面的行走轮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可行走底盘上并用于与施工地面固定的螺栓自动固定结构。
[0017]更进一步的,所述螺栓自动固定结构包括驱动电机、螺栓座套筒、轨道套筒、支撑螺栓和滑块,其中,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可行走底盘上,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螺栓座套筒,所述轨道套筒围绕所述螺栓座套筒固定在所述可行走底盘上,在轨道套筒的内壁面加工有螺旋升降轨道,所述螺栓座套筒加工有沿竖直方向的导向孔,所述滑块置于所述螺栓座套筒内,在滑块的侧部还加工有伸出所述导向孔并匹配置入所述螺旋升降轨道内的凸起,所述连接螺栓的顶部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底部则伸出所述轨道套筒。
[0018]更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轮组件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由行走电机驱动转动,所述从动轮为万向轮,在从动轮与可行走底盘之间还设有避震弹簧。
[0019]进一步的,所述运输小车包括可包住工字钢导轨上部分的支撑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的运输轮和滚轮,所述运输轮位于滚轮的下方,并与所述滚轮配合夹住以滚动接触所述工字钢导轨。
[0020]更进一步的,所述滚轮与支撑架之间还设有夹紧弹簧。
[0021]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上还固定设有连接板,在连接板上加工有定位放置标准节的圆形定位块。
[0022]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平行间隔设置的两排连接座,在连接座上设置所述运输轮。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4](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标准节运输的可折叠轨道及其运输小车,可以实现标准节运输轨道的折叠与展开,大大减少施工设备的空间占用,其可行走底盘装置便于设备在各种复杂施工场景下的移动;
[0025](2)本申请提供的用于折叠轨道的锁紧机构,增加了整体设备的结构稳定性,避免了折叠轨道需要人力实现的问题,能够实现轨道折叠与展开的自动化;
[0026](3)本申请提供的螺栓自动固定结构,用于设备与地面的固定,避免了额外加装固定螺栓,且能实现连接螺栓的自动打入与旋出,省时省力,安全可靠;
[0027](4)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底盘标准节传送系统与塔架固定机构的运载施工方法,能够实现标准节在折叠轨道上的自动化运输,减少了标准节安装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0028](5)本申请提供的可折叠导轨,应用范围广,不仅适用于标准节运输的施工场景,
在需要节省空间的诸多工程领域均可适用。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底盘标准节传送系统在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底盘标准节传送系统在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图3的俯视示意图;
[0033]图5为可折叠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锁紧卡扣结构的示意图;
[0035]图7为螺栓自动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0036]图8为运输小车的示意图;
[0037]图中标记说明:
[0038]1‑
可折叠导轨,10

工字钢导轨,11

锁紧卡扣结构,111

受力卡扣,112

第一卡座,113

第二卡座,12

合页机构;
[0039]2‑
运输小车,20

支撑架,21

连接板,22

连接座,23

运输轮;24

滚轮;25

夹紧弹簧;
[0040]3‑
可移动底盘装置;3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建造塔架系统的底盘标准节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塔架;设置在两支撑塔架之间的可折叠导轨,其由若干段工字钢导轨依次转动连接而成;安装在两段相邻的工字钢导轨之间并用于锁紧展开状态的工字钢导轨的锁紧卡扣结构;设置在安装在支撑塔架底部的可移动底盘装置;以及可在展开后的可折叠导轨上来回移动的运输小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建造塔架系统的底盘标准节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段工字钢导轨之间通过合页机构转动连接,所述合页机构布置在所述锁紧卡扣结构的相对另一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建造塔架系统的底盘标准节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卡扣结构包括受力卡扣,以及分别安装在相邻两端工字钢导轨上的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所述受力卡扣呈工字型,所述受力卡扣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卡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卡座包括平行于受力卡扣转动方向固定安装的两块间隔的三角板,以三角板朝向所述第一卡座方向的一条边为第一侧边,背向所述第一卡座方向的另一条边为第二侧边,当两端工字钢导轨相对展开时,所述受力卡扣的另一端沿所述三角板的第一侧边滑动,直至完全越过所述第一侧边,并倒扣住所述第二侧边,此时,所述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被所述受力卡扣锁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建造塔架系统的底盘标准节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卡扣与所述第一卡座之间还设有扭簧件,使得所述受力卡扣压向所述第二卡座;在第二卡座上还设有方便扣住所述受力卡扣的卡扣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建造塔架系统的底盘标准节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底盘装置包括安装在支撑塔架底部的可行走底盘、安装在所述可行走底盘底端面的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亮张子哲王志鹏何斌蒋沛杰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